为什么不是马和狼,而是鹿?

争天下是出自司马迁的《史记》。争夺鹿的原因是鹿代表猎物,象征权力。大家一起追逐,一起争夺猎物,这其实就是世界的力量。马是人们饲养的战斗狩猎工具,而虎狼是象征军队实力的猛兽,自然与猎物无关。

姜子牙是第一个用鹿作为世界象征的人,姜子牙是军事家的鼻祖,也是周闻国王姬昌的首席智囊。他在《六韬》一书中提到“取天下野鹿,天下共享其肉”,意思是要争取天下大势,就像追鹿一样,天下有才之人共享权力。

“争天下”一词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描述的是秦末楚汉之争。当时的大秦帝国人气尽失,以刘邦、项羽为首的各路势力开始争夺天下。其中刘邦的手下有一位非常厉害的将军,就是“兵仙”韩信。他帮助刘邦立下汗马功劳,深受刘邦器重。

但韩信中的谋士kuǎi (ku m: i)认为韩信应该自立为王,和刘邦在一起肯定不会有好下场。他站出来劝韩信,让韩信靠自己赢得天下,是最好的选择。被信任的韩信不听蒯通的劝说,最后被刘邦和吕后杀死。结果很悲惨。韩信临死前悔恨地哭道:“我后悔没有听蒯通的话!”

刘邦听到这些话,马上把蒯通抓起来审问。他为什么劝韩信造反?蒯通答:“秦国失天下之势。这时候群雄并起,共享天下,就像秦国丢了一头鹿,天下人都会去追。谁强大谁就能得到鹿。以前和韩信共事,只认识韩信,所以劝他去追鹿。”

这就是“争天下”的由来。在史记的强大影响下,这个词被广泛传播,为人们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