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堆高端电动车市场是否明智?

虽然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售表现不尽如人意,但这并不妨碍各车企布局纯电动车市场的决心。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长城汽车计划成立一个全新的高端智能纯电动品牌,定位高于长城现有的所有车型。据悉,该项目内部代号为“SL项目”,已命名为“沙龙之星”。项目主体上海沙龙之星实业有限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册,法人代表为长城汽车数码中心执行总裁李鹏。未来该平台可能生产轿车、SUV等高端产品。

今年7月长城发布三大科技品牌时,李鹏作为长城汽车数字中心执行总裁,发布了咖啡车内智能平台。当时他说:“潮水来了,我们这一代人要弯腰入局!”这句话也被称为“双关语”,预示着“SL项目”即将启动。

在长城之前,我们已经看到包括SAIC、长安、广汽和东风在内的公司推出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

其中,今年7月,东风正式发布致力于零焦虑的高端智能电动品牌蓝兔,不到半年就下线了首款SUV车型?蓝兔自由行,该车将于65438+2月65438+8月在深市首发。

值得一提的是,蓝兔发展高端新能源的路径也很巧妙,选择了从纯电和增程式进入新能源市场,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众所周知,增程式电动车在发展初期存在成本高、技术研发难等问题。但同时,增程式电动车的技术优势也很明显。相比纯电动车,续航焦虑的问题完全可以解决。

在李一号推出之前,说实话,增程路线并不被看好。但市场给予了积极的反馈,李ONE月销量突破4000辆。作为李唯一的竞品之一,自由行也是备受期待。

支撑蓝兔实现上述优势的“法宝”是蓝兔汽车研发的新一代智能电气架构——Essa架构。架构核心集中在三个方面:多场景动态解决方案、可OTA迭代的智能技术、全场景安全。

除了支持纯电动、增程式电动等多种动力模式外,还能提供先进的智能网络架构,应用5G技术和高计算中央计算平台,实现汽车与智能云的协同,满足用户多场景智能交互和自动驾驶功能的需求。同时,通过ESSA智能网联架构的OTA功能,可以对车辆进行升级、优化和“可生长”,不断完善相应功能,提升用车体验。

而且,除了主被动安全,蓝兔还构建了全景安全体系,包括三项电动安全,并专门制定了多项安全保障。首创TRB+贴片复合结构热成型a柱,B柱采用TRB铝硅涂层热成型材料,还首次将2000MPa铝硅涂层材料用于车门防撞梁。高强度钢在整个白车身中的比例为75%,其中1500MPa以上的热成型比例高达31%,安全性能远超同级。

可以说,依托东风公司在“新五化”方面的技术积累,蓝兔有着诸多天然优势。更重要的是,为了让蓝兔更具竞争力,蓝兔采用了“成熟车企+新势力造车”的一体化发展模式,拥有全新的组织架构和商业模式,被称为“新势力造车”。

其实短时间内很难分出胜负。只要能活下来,就有可能赢。

就像去年,李斌被评为“年度最差人物”;今年年初,蔚来的股价跌至65,438+0美元以上,公司的生命危在旦夕。但在合肥市政府的帮助下,其销量逐月增长,蔚来股价一度攀升至55美元。即使以目前的42美元计算,其市值仍高达768亿美元,超过了奔驰、宝马等百年巨头。

这也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最大的魅力。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也没有太多既定的排名。谁得到用户的青睐,谁就能获得资本市场的巨大回报。类似的还有Xpeng Motors和李,这两个品牌也分别凭借一个P7和一个李,股价飙升,士气高涨。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品牌主打30万元以上的高端市场。因此,作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后来者”,包括长城、SAIC、长安、广汽、东风等公司也将新能源汽车品牌定位为高端市场。

长城汽车已经明确“沙龙之星”的首款产品是一款高端电动SUV,将用于标配蔚来ES8。

今年是长城汽车全力以赴的一年。无论是四大品牌数十款产品的集中发力,还是全新三大科技品牌的发布、组织架构的调整,抑或是在创新营销领域的探索,可以说长城都向外界展示了其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所以“沙龙知行”项目曝光后,外界普遍表示期待。有专家表示:“沙龙智行很可能成为长城汽车品牌的突破点,因为它将受益于长城汽车在电动化和高端化的双重尝试。”

和长城一样,长安今年也像“开门红”一样,迎来了产品、品牌、口碑、股价、市值的同步提升。

今年广州车展前夕,长安汽车宣布将与华为、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 * *,共同打造全新高端新能源品牌,包括全球领先、自主可控的智能电动车平台、一系列智能汽车产品以及超级智能生活和智能能源生态。

在此背景下,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描述了汽车的未来形态:移动多功能空间、大型智能终端、数据采集载体、储能单元。同时,长安的智能架构——方舟架构也首次对外公布。

此消息一公布,长安汽车股价连续几天涨停。由此可见外界对长安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期待。

同样在广汽车展上,SAIC乘用车的R品牌正式从荣威品牌中独立出来,在产品、营销、销售等方面采用全新的模式,专注于1.5-0.3万元的高端新能源市场。

几乎与此同时,SAIC高端车L项目浮出水面,由SAIC、浦东新区、阿里共同投资的高端纯电动汽车品牌“智极汽车”正式签约。据悉,这是一次集团层面的合作,SAIC和阿里将成立一家新公司,而斑马将提供车联网业务支持。

为什么SAIC要在拥有自主R品牌的基础上,再成立一个高端纯电动汽车品牌?这表明SAIC决心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力。更重要的是,与其他所有品牌不同,“智机汽车”是一家真正的三方合资公司。在这一全新合资模式的赋能下,SAIC将加速智造汽车的产品迭代、品牌建设乃至资本化进程。

正如SAIC副总裁、SAIC乘用车总经理杨晓东所说:“新势力有互联网基因,有新的商业模式,是个人IP;传统车企有匠心造车的基因,有制度保障的能力,这就是团队IP。用户需要的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双优生’。”

如果说以上品牌都还处于起步阶段,那么同样在广州车展上宣布独立的广汽阿亚恩就是不折不扣的“前辈”。早在2065438+2007年7月,广汽新能源品牌正式成立。2019年4月,爱安首款产品——爱安S正式上市。目前这个系列有Aion?s、Aion?v和Aion?三款LX产品在售,第四款爱安Y也在广州车展全球首发。

不同于其他自主品牌车企的新能源,爱安一开始就专注于中高端市场,获得了市场和用户的认可。最新数据显示,广汽爱安116车型月销量达7216辆,同比增长20%,今年累计销量已突破5万辆。

独立后,广汽阿亚恩将与广汽传祺并列为广汽自主乘用车的“双子星”。广汽爱安总经理顾惠南表示,广汽爱安将以高端品牌为主,计划2025年产销35万辆。“广汽爱安是一家创新型科技公司,未来将在体制机制创新、营销创新、行业整合等方面做出改变。"

一个个都咄咄逼人,野心勃勃,但如此整齐划一地集群高端电动车市场是否明智?值得注意的是,从明年开始,包括奔驰、宝马、奥迪、大众、本田在内的豪华和合资品牌也将推出众多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但自古以来,华山就是一条路。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能不能登顶?

可以预见,这么多品牌必然会脱颖而出,默默无闻。但相对于“新生力量”始终面临的生死问题,“新生力量”因为背靠大树,不需要考虑生存问题,但正因为如此,可能会制约其效率。

从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表现来看,政策的支持和企业的积极性并没有在终端市场激起多大的火花。统计显示,今年前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10.9万辆,同比增长3.9%。不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明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达到654.38+0.8万辆,同比增长40%。

一汽-大众销售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大众品牌执行董事马振山也认为,“随着2021主流合资车企的正式进入,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新的增长动力。”

可见市场的大门已经逐渐打开,所以现在比拼的是谁跑得更快,谁的耐力更强。任何市场,总有人一起跑,但这个全新的赛道,机会更加平等。我们可以大胆判断,在汽车工业电动化、数字化的进程中,中国汽车企业一定会脱颖而出,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

至于是哪一个,谁也不敢保证。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洗鸭子!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