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狂人”乔颖的别样创业人生
“从1994下海开始,我就做了一件事——红高粱。”乔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他的人生充满了坎坷。
那是2009年65438+10月11,郑州的大街上寒风凛冽。这位已经“知天命”的儒商,虽然他“挑战麦当劳”、“吸引国内外200多家媒体关注”的“历史”已经渐行渐远,却依然意气风发。
“我们的第二家红高粱快餐店最近在郑州市经三路的繁华地段开业了,另外四家店正在筹备中。”乔颖告诉记者,这是红高粱的二次创业。
“重整旧河山”
乔颖缺的是资本。
1996年,乔颖在郑州成功创办了“红高粱”快餐店。后来他又吹嘘要“挑战麦当劳”,“2000年要在全球开2万家连锁店,70%在国内,30%在国外”,还安排北京王府井在麦当劳旁边安营扎寨...
然而,急于扩张地盘的乔颖很快就感受到了资金困难。为了实现其“战略目标”,乔颖开始非法集资。从5438年6月到2000年10月,83名利益受损的投资者上书公安机关,乔颖被定罪入狱,“红高粱”的根基崩塌。
乔颖不缺的是“故事”。
自从“挑战麦当劳”吸引了国内外200多家媒体之后,这个“儒商”就再也没有从媒体的视线中消失过。2003年4月,提前获释、仍拥有“红高粱”品牌的乔颖决定再次种植“红高粱”,但未果。
2004年初,围绕着乔颖的“复出”,有一个故事,美国ADM集团亚洲公司和河南双汇集团计划在一年内投资2000万元开播《红高粱》。2005年3月,上述计划刚被当事人否定,乔颖就推出了“红高粱”的子品牌“乔氏烩面”。然而没过多久,郑州的三家加盟商都因经营业绩不佳而倒闭,“红高粱”公司也被加盟商告上法庭。
当年6月,上述风波并未停止。乔英被公认为“虎将军”、号称资产过亿的河南三农产业生态有限公司再次进入“红高粱”,最终出局。2007年2月,乔颖携手中成科技、嘉富城国际资本有限公司宣布“红高粱”进军网络快餐——“康酷快餐”浮出水面,但仅仅4个月后,“康酷快餐”也倒闭了。
“这条路不好走。”乔颖坦言,“一开始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到,但我知道我必须有抗风险的能力,有坚定的信心,能吃苦。”
就这样,乔颖在“屡败”与“屡败”之间行进,故事中的角色也在不断变化。2008年8月,北京新华投资有限公司、河南阿庆嫂集团再次与其结盟,“红高粱”的生命力再次萌发。
"目前,资金已达6700万元."乔颖表示,投资方首期将投资3000万元,支持《红高粱》东山再起。据乔颖介绍,这次开业的红高粱“融合了快餐和茶餐厅的特点”。“准备了几百个品种,推出了36种...包括各种米、面、汤、菜,传统小吃如番薯泥,以及新开发的南瓜酱、各种花茶、冰点等等”。
但关于《红高粱》目前的经营状况,乔胜在回避现实,称之为“还行”。
“我们正按计划稳步有序推进。”乔颖说,“红高粱”将为消费者“带来快乐的心情和健康的饮食”。
“中式快餐”梦
乔颖想谈的是他的中式快餐的复兴。
“中式快餐是一个方向,但是中式快餐没有真正的名牌。中式快餐是最有可能产生一个世界品牌的领域之一,这也是我和很多创业者一直专注中式快餐行业的最大原因。”乔颖说。
前大学讲师乔颖谈到“下海”的由来。他承认,正是在他谈论“麦当劳”这个企业案例时,一些学生问到了中国。餐饮文化那么丰富,他为什么没有自己的快餐巨头?这是“红高粱”发芽的土壤。
“经过思考,我发现这里面隐藏着巨大的商机。”乔颖充满激情。“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和新生活方式的改变,快餐业一定会繁荣起来。”
从此,乔颖与《红高粱》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为梦想而生——“红高粱”CEO,65,438+05岁参军,65,438+09岁被选拔到解放军坦克学院和南京大学学习,26岁成为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现在总是在说“自己认定的事情一定要做”。
“我从小就有韧劲。我六七岁的时候喜欢音乐,家里没有条件。我还是通过各种手段得到了一把二胡;我十岁的时候,一个艺术团去我们的家乡河南许昌演出。我一大早就去看他们排练,坚持了三天,直到师傅收我为徒。”乔颖说。
然而,也有很多人对《红高粱》的前景感到担忧。
“快餐的内涵是方便,而中国的餐饮讲究色、香、烹饪艺术,这是很难做到的。”河南省餐饮行业协会的一位人士坦言,“徽面是跳不出碗,走不出店的。很难像麦当劳一样方便。”
“中式快餐的短板,源于两道难以破解的命门。第一,产品难以标准化。第二,缺乏主宰世界的君王。目前还处于诸侯纷争阶段。”上述人士坦言,中式快餐的发展仍面临诸多考验。
是炒作还是创业?
在作为英雄的成败愿景中,乔英背负着“悲情”、“娱乐”,甚至“商业骗子”等诸多色彩。
“他是一个典型的傲慢的理想主义者。所谓的中式快餐梦,说白了就是一个带有新闻色彩的符号。”河南商业经济学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说,“所谓高举国旗的民族情结,只是一种获取噱头的手段。”
“他是一个超脱于社会边缘的人。他无论成败都不甘寂寞,因为他很有投机的天赋,善于制造‘卖点’,这使得它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成分。”一位关注乔颖多年的河南商人这样解读乔颖的“不甘落后”。“乔颖和红高粱的意义在于它们的商业品牌价值。一些投资人的真实动机很多是在利用自己的知名度炒作,乔颖延续了他的中式快餐梦。”
对于外界的说法,乔是不会认同的,认为这些苦“不过是一笔财富而已。”
“一个人的心态很重要。当你拥有很多财富和幸福时,你不必激动,当你遇到挫折时,你不必气馁。”乔颖说,“当然,有时候遇到特殊困难,不理解的时候,我也会很沮丧,甚至想放弃。我也会觉得,如果我在大学里当过老师,那该多好,但这种想法只是在我脑海里一闪而过。”
乔颖想的是“资本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任何行业的龙头企业,背后都有强大的金融资本支持。没有资本的支持,企业很难生存。”乔颖显然没有忘记过去的教训。“这次有了风险投资的支持,我会更科学合理地更好地利用资金。”
其实,乔颖的梦想也有现实支撑——纵观国内餐饮形势,“真功夫”、“大娘水饺”、“永和豆浆”等一大批中式快餐企业犹如过河拆桥,“挑战洋快餐”。而洋快餐也纷纷进军中式快餐领域——2008年3月3日,美国百胜集团的中式快餐品牌“东方白”!品牌集团落户北京首都机场...
“未来还是未知,只能摸索发展。”如今的乔颖已经失去了“挑战麦当劳”的肆意汪洋。
外人眼中的“快餐狂人”乔颖,对得失一定有着不同的感受和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