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经济技术开发区配套设施
供水:城市供水充足,水质优良。该地区日供水量为65438+万吨。
供电:已建成6座110KV变电站,总容量75万KVA。
供气:陕北天然气管道在区域内设有门站,可满足项目进入区域的生产生活需求。
供热:采用集中供热方式,已建80吨供热站1座,300吨供热站1座。排水:污水排放顺畅,污水处理能力25万吨,远期50万吨。
通讯:光纤、数字微波、卫星、程控交换、数据、多媒体等各种通讯网络覆盖全区。中国四大互联网中心节点之一的西部数据中心,位于经开区东西两侧,区域内铁路(Xi安国际港务区)、航空(Xi安空港产业园)物流基地。Xi安规划的8个物流中心中,有4个紧邻经开区,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出口加工区成为中国出口加工区首批保税物流区,大批物流企业陆续入驻,大幅降低了运输和通关结算成本,运营效率显著提高;
有大型机电、轻工、建材、家具产品批发市场,有港商物流、丰树物流(新加坡淡马锡控股)、邮政物流、华通物流等多家知名物流企业。到2015年,全区技工贸总收入超过4200亿元,工业总产值超过250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30亿美元,地方财政收入超过25亿元;新增投资1亿元以上企业300家,世界500强投资企业50家,新增固定资产投资6543.8+0255亿元,逐步成为中西部经济强区。
Xi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2000年9月,2000年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2年6月,中国西北第一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陕西xi安出口加工区成立;2006年6月5438+2月,成为全国首批开展保税物流功能试点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2010年2月被工信部批准为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11年3月,Xi市行政中心整体迁入,使其“Xi城市枢纽+新兴产业高地”的复合优势得到集中体现。
Xi安经济开发区由中心区、经纬新城、出口加工区和草滩生态工业园四个功能园区组成。中心区是未来Xi安国际大都市建设的核心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工业设计、R&D实验、金融保险、商务咨询、评估代理、餐饮娱乐、体育健身等城市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打造与国际接轨的行政商务办公区和城市经济聚集地;出口加工区(A区)是中国西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也是陕西周边口岸功能最完善的经济特区。综合实力居国家级出口加工区第七位,实行“境内通关”管理体制,以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出口加工制造为主。经纬新城已形成商用车、重型机械、新材料等主导产业,重点培育发展军民融合型先进制造业和精细化工,打造Xi安渭北先进制造业基地,打造产业集聚功能完善、服务优良的产业新城;草滩生态工业园重点发展绿色食品加工、生物制药、高科技、文化教育等产业,将成为Xi生产性服务业的高地和具有生态园林特色的滨江新城区。
目前,Xi安经济开发区共有企业9200多家,其中外资企业100多家,吸引了英国石油、ABB、博世、可口可乐、西门子、三菱、日立、阿尔斯通、劳斯莱斯等38家世界500强投资项目,中国兵器、中国北车、中国电子、中钢、中交集团、AVIC集团、中电集团等23家企业。台湾丁鑫、香港金威、陕西重汽、江苏雨润、金风科技、西部超导等60多家国内龙头企业,形成了商用汽车、电力电子、食品饮料、新材料等四大支柱产业和太阳能光伏、风电设备等两大新兴产业。
作为关中天水经济区规模最大、技术先进、资金密集型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2011年,Xi安经开区继续保持规模扩张、结构优化、质量提升、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成为陕西省首家产值超千亿元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年Xi安经济开发区技工贸总收入2026亿元。工业总产值6543.8+02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7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43.8+085.5亿元。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30%的高速增长,成为中国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
面对西部大开发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深入实施的战略机遇,Xi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努力实现“总量翻番、质量提升、方式转变”,力争“十二五”期间主要经济指标三年翻一番、五年翻两番。到2015年,全区技工贸总收入超过7000亿元,工业总产值4500亿元,工业增加值1500亿元,财政总收入1470亿元。引进50家世界500强企业,企业总数超过15000家,初步建成并体现关中天水经济区核心产业区。
主导产业-商用汽车产业【国内一流重卡生产基地】
以陕汽集团为龙头,康明斯发动机、汉德车桥、德士古零部件、CIMC专用车等骨干企业为支撑,形成了涵盖关键技术研发、重卡总成、发动机、车桥、车架、变速箱等零部件以及专用车改装生产的较为完整的商用车产业链。
依托陕汽集团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研究中心,形成了国内领先、国际领先的汽车产业技术研发平台,被工信部批准为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产业。
主导产业——电力电子产业【世界500强企业在本省投资最密集的产业】
积极承接国内外知名电力企业产业转移、升级和重组,聚集了博世、西门子、ABB、日立、三菱等十余家世界500强投资企业和西航集团、西电集团、北车永吉、泰富司马、启元装备、天水华天等6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形成了具有竞争力的电力装备、通用装备、高端装备产业单元。
主导产业——食品饮料行业【产业链完整,产品品类齐全】
可口可乐、康师傅、金威啤酒、乐百氏、维维乳业、银荣饮料、田明顶食品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云集,将按照绿色标准和生态要求,打造技术装备先进、产业链完整、产品门类齐全的食品饮料产业集群。
主导产业-新材料产业[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
充分发挥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兵工集团、西部超导国家超导材料制备工程实验室、陕西航空材料工程实验室等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化基地和经济开发区稀有技术成果转化基地的平台优势,初步形成覆盖R&D、中试、产业化各环节的整体科技资源和成果转化机制。以西部超导为龙头,以田丽金属、西部金属、西部钛业、宝钛美特法诺、海美美特镁业为骨干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主导产业-光伏半导体产业[外向型太阳能光伏产业集群]
集聚BP普瑞、BP嘉阳为核心,形成以碧普瑞为龙头、碧波光伏为骨干的光伏组件生产、以启创太阳能为核心的省级重点光伏应用、以碧瑞祥物流为核心的全省首个光伏产业物流中心三大主要环节组成的产业形态;
BP公司与陕西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5年在经开区建设年产值25亿美元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
主导产业——风电设备产业【西部重要的风电设备制造基地】
以金风科技、杜南电气、永电电气、李杰电子、久和能源等骨干企业为基础的风电设备制造基地,从久和能源的风电整机和发电机的R&D和设计、迪雅在雷区的风力发电机芯,到永电电气的风电逆变器和发电机控制装置、李杰电气的风力发电机定子、杜南电气的风力发电机,再到金风科技的兆瓦级直驱和双馈发电机组,产业链上下游息息相关。
新兴产业——兵器科技产业[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区]
吸纳整合Xi和全国兵器工业科技资源,建设以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光电信息、精密控制、新材料、精细化工等相关产业为支撑的军民融合型产业示范区,形成突出兵器优势和特色的产业集群。
总投资6543.8+0.5亿元的Xi安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于2009年6月开工建设。2015年预计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
新兴产业-服务外包产业[中西部生产性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区]
依托经开区先进制造业的规模优势,围绕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主题,以Xi安工业设计园和服务外包产业园为支撑,形成中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区、数据及灾备服务基地和城市知识型服务业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