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创业命题?
-公司有资金或技术,或两者都有;
——我们没有大资本,也没有现成的技术克敌制胜;
——那么我们生存发展的唯一空间就是用最少的成本创造公司自己的关键技术和产品;
——所以公司只有技术创新的“华山之路”!
我毕业于武汉大学,专业是半导体物理。在通信行业,半路出家。记得上世纪70年代末,我从德国留学归来,当时我学习和从事研究的德国亨利·赫兹研究所(HHl)史无前例地放假一天为我送行。我的老师,世界著名的光通信科学家巴克教授说:“易老师来找我们是一场误会(因为他们事先不知道我的专业与通信无关),但这场误会的结果却是一个奇迹。他和我们一起在柏林创造了世界纪录,我希望易先生回来后能为他的国家做点什么。”他也给了我一些世界上未解决的问题。几十年来我一直不敢忘记老师的教导和期望。如今,我们韦波光电科技公司在自主科技创新中选择的突破口之一,是一个世界百年难题。
之所以选择百年难题作为突破口,是基于以下考虑:一是科技门槛高,竞争对手短时间内难以达到和超越,创新者容易垄断原始创新技术成果;其次,百年难题一旦被打破,将会取得巨大成果,产生相应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外,我们之前做了大量的理论推导和演算,其可行性有充分的理论依据。
在信息产业乃至当今社会的流行语言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信息化”、“数字化”这样的词汇。事实上,这两个术语正在悄悄地改变我们的社会,甚至我们的生活。比如今天的互联网,IP电话,数字家电等等,都是信息化和数字化的结果。在很多人看来,数字信息技术似乎已经成熟,但在很多科技工作者看来,还没有成熟。例如,“FTTH。h”,我们等了很多年,始终没有实现。
我公司以“光纤到户”技术为目标,进行了长期艰苦的自主创新研发工作。事实上,在数字通信领域一直存在一个“世界百年难题”,即“任意数字序列的传输问题”或“随机数字序列的传输问题”。根据目前为止的数字通信理论,数字信号流需要经过复杂的数字处理使信号均匀化(伪随机化)后才能传输,只适合点对点传输。整个网络都很贵。但是“光纤到户”如果按照现在的理论和技术,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网络的运营成本和消费价格之间没有平衡。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突发数字接收机”,并以此为基础发明了一种点到多点的“无源光网络系统”,简称PON系统,于是全球开始了“光纤到户”工程技术行动。
然而,贝尔实验室的发明存在许多理论和技术缺陷。首先,美国的这个发明还是基于传统的传输理论,数字信号流是分段的,每个信号流(也就是不同点发送的信号)必须还是均匀的(伪随机)。因此,两个数字信号流之间的过渡区间成为信号识别的“盲区”,盲区内的所有信号都会丢失。其次,这种分段跳变的处理方式是不可能精确的,所以这种接收机的灵敏度很低,很难充分利用信号的发射功率,也很难达到2.5Gbps以上的速率。
由于PON系统实际上是一种具有双向通信和交换功能的广播系统,因此原则上具有更低的网络成本和更低的消费者价格。但目前基于美国发明原理的PON系统存在上述理论和技术缺陷,广播覆盖面小。当上行速率为155Mbps时,其广播覆盖(分流比)仅为1: 16至1: 32,因此其消费价格仍不够低,难以普及。
针对上述理论和技术难题,在国家863计划和上海市、浦东新区相关科技发展规划的支持下,我公司坚持自主创新,立志攻克世界百年难题。
首先,我公司科技工作者推导了基于任意数字序列的突发接收机的传递函数,从理论上把现有的伪随机信号流传输理论推广到随机信号流的传输。
其次,我们公司根据自己的理论设计制造了一种新型的数字突发接收机。接收机接收灵敏度极高,无信号识别盲区(无信号丢失)。与现有接收机相比,灵敏度可提高10dB(即十倍)。使用该技术,当PON系统在155Mbps上行时,广播分流比可以达到1: 256,网络成本可以降低十倍,消费者价格也将降低十倍。
可以预见,我们的成果不仅将用于“光纤到户”,而且必将取代世界上所有的传统数字光接收机。我们在数字光接收机领域取得的革命性进展比过去20年世界进步的总和还要高5倍(10dB),这将足以解决当前通信技术和网络发展的瓶颈问题。在许多情况下,可以省去昂贵的雪崩光电器件和光放大器,使自动交换光网络成为可能,在国家安全和军事应用方面有着光明的前景。此外,我们还有一系列其他相应的突破性创新,并申请了十多项发明专利,其中包括两项美国发明专利。
我们的上述项目已经通过了国家和地方权威部门的验收,这些部门在理论和技术上都是严谨的。根据我20多年从事光通信研究、生产和工程建设的经验,上述成果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