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运营分析》包括哪些方面?
分析企业的运营情况:
首先,我们应该为分析提供内部和外部信息。最重要的内部资料是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它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包括主要的会计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附表、会计报表附注等。外部信息是从企业外部获得的信息,包括行业数据和其他竞争对手的数据。
二、按财务报告:按分析目的分为:财务效益分析、资产运营分析、偿债能力分析和发展能力分析;根据分析对象的不同,分为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和现金流量表分析。
(一)根据分析目的进行内容分析
1,理财收益。即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资产盈利能力是会计信息使用者关心的重要问题,对资产盈利能力的分析为投资者、债权人和企业管理者提供了决策依据。分析指标主要包括:净资产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主营业务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成本费用利润率等。
2.资产的经营状况。指企业资产的周转率,反映企业所占用的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主要指标有: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不良资产率等。
3.偿债能力。企业偿还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的能力是其经济实力和财务状况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企业是否稳健经营和财务风险大小的重要尺度。分析的主要指标有:资产负债率、赚取利息倍数、现金流动负债率、速动比率等。
4.开发能力。发展能力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生存,也关系到投资者的未来收益和债权人长期债权的风险。分析企业发展能力的指标有:销售增长率、资本积累率、三年平均资本增长率、三年平均销售增长率、技术投入比例等。
(二)根据分析对象的不同。
1,资产负债表分析。主要从资产项目、负债结构、所有者权益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
资产的主要分析项目包括:现金比例、应收账款比例、存货比例、无形资产比例等。债务结构分析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分析等等。所有者权益结构是一种分析:每种权益占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例,表示投资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和所有者权益的构成。
2.损益表分析。主要从盈利能力、经营业绩等方面进行分析。主要分析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销售增长率等。
3.现金流量表分析。主要从现金支付能力、资本支出与投资比率、现金流收入比率等方面进行分析。分析指标主要包括:现金比率、流动负债现金比率、负债现金比率、股利现金比率、资本购买比率、销售现金比率等。
扩展数据:
企业经营状况的效益分析方法
企业不仅关心投资回报,还关心高回报率的可持续性。因此,企业获取高额利润的可持续性分析成为人们关注的另一点。当企业的产品成本、宏观经济条件、各种政策法规都相同时,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只有提高效率才能赚取更多的利润。
企业效益是指企业生产经营中投入的劳动、资源、设备、材料等经营要素,被经营者和职工有效利用,产生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贡献。它用于衡量劳动力和资产的有效利用率。具体指标是:
1.附加值率
投资者在选择投资项目时,最关心的是能否产生高附加值。增加值是企业生产活动过程中创造的增加值。表示为:
附加值=税前净利润+人工成本+资本化利息+租金+费用税。
增加值可以通过查利润表、管理费用明细表、制造费用明细表来计算。
增加值率是增加值与销售收入的比率。它反映了每一美元销售收入的附加值。一般来说,越是资本密集型的行业,其产品附加值越高,净利润也越高。相反,资本密集度相对较低的行业,产品附加值低,净利润低。
2.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增加值占总人数的比率。体现的是一个人创造的附加值。
计算公式为:
劳动生产率=增加值/总人数
指数越高,劳动利用效率越高,创造的附加值越多,因此成为衡量同行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3.增加值对总资本的比率(总资本投资收益)
该指标反映了一年内总投资资本所创造的增加值。指数高说明资本的有效利用率高,创造的附加值和净利润多。
百度百科-企业管理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