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涪陵页岩气单井产量是多少?
今年以来,涪陵页岩气分公司按照“建示范、走在前列”和标准化设计、标准化采购、信息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四化”的要求,从生产组织、生产经营、生产管理等方面全方位努力,确保涪陵页岩气气田高效开发。
强化创新驱动,促进页岩气高效发展。涪陵分公司积极探索“井厂”建设新模式。通过优化钻井液体系,优选使用新型PDC钻头和耐油螺杆,加快了钻井和压裂施工的整体速度。利用国内第一台轮轨钻机在角冶30平台进行“井厂”钻井试验,取得了初步成效,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高危作业环节,提高了生产效率,取得了经济效益。4月中旬,中国石化页岩气开发首个“井厂”模式交叉压裂施工完美落幕,创造了连续7天每天压裂4段、缩短工期40%、减少压裂车使用35%等8项施工纪录。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数十家中央媒体在现场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同时,不断优化试坑地面流程,解决了井喷、测试过程中大量页岩气燃烧的问题,形成了“边生产边测试”的试气流程;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5口井,单井减少页岩气排放量30万立方米。按投产100口井计算,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8万吨,增加页岩气产量3000万立方米,增效近6543.8+0亿元。积极探索定产和定压两种生产方式的适应性,初步认识到定产优于大压差生产,通过定产气井的长期稳产,可以提高气井的可采储量;胶业1HF井固定产量6万m3/天,已生产5.2天以上,累计产气量3400万m3。该井计算可采储量达到6543.8+2亿m3。
加强组织运作,确保高效生产建设。针对年度施工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不确定因素多的实际,涪陵分公司从预钻工程、设备队伍、工期、进度等方面安排工作进度,狠抓起点、时间、节点的控制。各部门要协调生产指挥到现场,执行标准规范到现场,解决矛盾,消除突发险情,处理复杂事故到现场,检查验收整改到现场,加强对生产单位、生产环节、生产过程的现场指导、监督和配合,协调解决生产运行中遇到的问题,确保生产建设工作按计划运行和部分超计划运行。按照“四口井、六口井、单钻机、双钻机”的模式,推进标准化井场建设,完成18双钻机平台和23个单钻机平台。平均钻井完井工期65天,比2065,438+03年缩短65,438+08天。有65,438+065,438+0口井的钻完井周期小于70天。最短钻井周期47天,缩短14天。平均完工工期为71天,缩短了24天。最短完工工期57天,缩短16天。
加强严格管理,调动施工单位的内在动力。涪陵分公司根据总部和油田“严管年”活动的部署和要求,以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环保、基础管理等为重点,制定了《服务队绩效考核评价办法》及相关奖惩规定。,并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对服务团队进行严格考核和硬兑现。3月底,分公司对涪陵工区钻井速度和钻井完井周期第一名的钻井队奖励53万元,授予“提速增效优秀钻井队”称号。同时,继续开展立功“六比六竞赛”,大力总结表彰优秀施工队伍的典型经验,营造学先进、赶先进、被先进的浓厚氛围,有效激发各单位抢建热情。胶业16-1HF井钻深3960米,47天完成。胶业8-1HF井钻深4498米,用59天完成,创造了4000米以上井最短完井周期的记录。胶业13-1HF井钻深4300m,51天完钻,实现了一个螺杆一个钻头一次进尺1560m水平段,创造了工区3D井最短钻井周期记录。目前,涪陵页岩气田已钻井79口,完井46口,试采27口,累计产气量4.3亿立方米,销量4.27亿立方米。建成产能超过654.38+065.438+0亿立方米/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