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江丰实业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公司拥有原种场、祖代场、父母代场、商品肉鸡场完整的养殖体系,年产江村黄鸡600万只。每年可生产32万套祖代鸡;父母代苗200万套,江村黄商品鸡4000万套;年产20万吨粤江丰牌全价配合饲料(主要设备从德国、意大利进口);年产江丰牌复合维生素1000吨,预处理矿物元素3000吨,饲料级硫酸铜4000吨。年屠宰加工肉鸡900万只(设备从荷兰进口);动物营养研究所和兽医检测中心(拥有高效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ELISA禽病检测仪等国内先进仪器);该公司还在香港、河北、广西和北京开设了分公司、联营公司和联络处。目前已形成综合性外向型企业,重点推动农户发展养鸡业和食品加工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公司生产的“江村黄鸡”、“粤江丰”饲料、“江丰”复合维生素荣获广东省名牌产品、中国国际农博会名牌产品等多项大奖。江村黄鸡JH-2、JH-3配套系通过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国家级品种。

江丰实业成立于1975,位于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原名“广州江村养鸡场”。起初只有几个“知青”和两个简陋的茅草棚,几年后逐渐扩大。按照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战略,到1983,江村养鸡场开始产生带动效应。他们把鸡卖给农民,并派专业人员教他们现代养鸡技术,周围农民的养鸡业发展很快。这种专业化、规模化的经营策略,不仅打破了千百年来一家养几只鸡的传统方式,而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江村养鸡场的经验也在广州白云区得到了推广。

1985全面开放市场后,养鸡场遍地开花,鸡肉产品供大于求,江村养鸡场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这个时候,我们及时调整了经营思路,决定尝试走外向型发展的道路。我们主动联系外贸部门,大量出口成鸡到香港。由于江村黄鸡风味独特,供不应求,很快打开了香港市场。”江丰实业董事长谭吉田说,“然后,我们开始扩大规模。起初,我们买了几个养鸡场,但新的问题出现了——饲料供应告急,于是我们成立了饲料厂。江村养鸡场当时农业产业化已经初具规模。”

由于白云区江村养鸡场的成功经验,提高了全区农业综合效益:全区畜牧业比重占农业比重的65%。国家畜牧水产局看好这一规模生产的前景,拟与当地4家养殖户合伙建立养殖场,向香港供应肉鸡及其产品。当时这种多种经济成分的联合实体,既有国家股,也有农民个人股,比现在的国企股份制改革早了近20年。

1986江村养鸡场一年生产400万只黄鸡,养鸡户赚钱了,拆茅草房,建洋房。江枫产业的产业化模式不仅影响和推动了白云区,还辐射到了天河区、芳村区、增城市和佛山市,等等。

1987期间,国家体改委在江村养鸡场召开现场会,将这种以养鸡场为主导带动农户发展养殖业的方式命名为“江高制”(江丰养鸡场在江高镇)。广东省农村政策研究室称之为“江高模式”...

1991年,在原养鸡场的基础上成立了广州江村家禽企业发展公司。1999公司由村办集体企业改制为股份制企业——江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江丰实业已通过广州市政府审批,进入上市辅导期,并更名为江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