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后。c,30年?去哪?B

新商业进化理论

2018被认为是产业互联网概念爆发的一年,各大互联网巨头纷纷向B领域布局。

2018年9月30日,腾讯以“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的成立,宣布了自2012年以来的首次组织架构调整。腾讯CEO马公开宣称将全面拥抱产业互联网,并表示腾讯将以此为契机,迈向下一个20年。

紧接着,阿里巴巴发布了龙飞工业互联网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帮助制造业变革,并将目光投向了To B市场。

随后,百度也宣布组织架构调整,将智能云事业部(ACU)升级为智能云事业群(ACG),承载AI to B的发展

除了BAT相继完成组织架构调整,向B端进发之外,事实上,JD.COM、美团、小米等几乎所有互联网巨头都在重新评估B端的价值。

1.c终端流量红利触底。

过去几十年,国内外互联网巨头基本都诞生在搜索、社交、电商、衣食住行等生活消费领域。那时候互联网还叫消费级互联网,也就是to C。

但近年来,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根据QuestMobile的研究,2019年,移动互联网月活用户数达到165438+3800万,进一步放缓。月活用户增速一直在下降,2017和12年同比增长6.3%。

到2065438+2009年3月,同比增速首次跌破4%;用户增长方面,2019第一季度,用户日均使用时长仅增长半小时,时长增速有所收窄。

这意味着消费互联网发展势头放缓,C端天花板隐约可见。

各行各业都在努力回归本质,向内成长,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从而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线上线下融合,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

“未来30年,世界不属于互联网公司,而是属于善用互联网的公司。”马云在多次演讲中强调。未来30年,实体经济只有拥抱互联网的潮流,把握时代的变化,才不会被时代淘汰。只有赋能实体经济,互联网才能找到出路。

在今年的两会上,马的提案中也频频出现“工业互联网”。他认为,随着数字化进程,移动互联网的主战场正在从上半场的消费互联网发展到下半场的产业互联网。

没有产业互联网6,消费互联网只会是空中楼阁。接下来,腾讯将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

产业互联网,顾名思义,是指传统产业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提高内部效率和外部服务能力。

事实上,某互联网公司创始人姚鑫(前PPTV创始人)、洪明慈(前宏碁高管、腾讯电商首席战略官)、华夏基石管理咨询董事长彭剑锋(著名管理学家、华为基本法起草人之一)。早在2016,这个词就已经从宏观角度提出来了。

姚鑫指出,由于计算、交互和连接,未来有机会实现更质的飞跃。有理由相信,未来十年,我们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

连接的本质是数据收集。云计算对数据进行处理,并通过交互将数据运算的结果反馈给我们的现实世界。

所以,姚鑫认同“数据是我们开启的未来”,未来商业机会的核心能力会发生变化。

2.B端是更广阔“蓝海”

行业数字化,它的服务对象是从C端到B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是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后互联网的第二次折叠,是消费数字化的延伸。在上半年互联网和用户群的加持下,服务于B端。

相比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规模更大。这从两者的连接量和需求就可以看出来。消费互联网的连接对象主要是人和PC、手机等终端。

工业互联网连接的对象包括人、设备、软件、工厂、产品和各种生产要素。

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来看,产业互联网的意义比消费互联网更显著。

从功能上看,消费互联网主要是通过连接消费者,帮助现有产品实现更高效的消费和流通。虽然也会促进生产过程,但总体来说,这种影响还是间接的,有限的。

相比之下,工业互联网对生产的影响更加直接和明显。

借力互联网,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传统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更有效地组织生产,更快速地实现产品的流通和销售,整体优化组织结构,提高生产效率。

事实上,近年来各行各业都在暗流涌动,悄然改变数字化驱动下的作战模式。

据第三方权威统计,到2020年,中国将有超过60%的企业将数字化转型作为重中之重或任务。

近3000万企业的巨额红利必将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如果说To C已经成为一片“红海”,那么产业互联网所在的B领域则是更广阔的“蓝海”。

制造业、医疗、交通都是工业数字化的起点。法律、金融、办公OA、会计、企业制造流程管理,都在数字力量的帮助下变得更加高效、准确、便捷。

未来是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通过数字化实现平等对话和高度融合的时代,也是消费需求驱动整个制造业需求运作的时代。

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是从连接人的时代到万物互联的时代。

未来的经济是涉及N B's的平台和生态,2C涉及复杂服务的交付,涉及N B's,从而提供价值的飞跃。“未来作为王者,一定是直接提供2C服务的人。他们是数据服务提供商。”湖畔大学的曾鸣说。未来的2B打法和原来完全不同,以2C为指导思想。

曾鸣说,未来,只做2B的公司没有多少空间了。更极端的是,中国的SaaS(注:SaaS是软件即服务的简称)也不会有太大发展,应该会以类似S2B2C的方式来做。

什么是S2B2C?

曾鸣解释:S指大供应商,B指渠道商,C指终端消费者。s和B,S2B2C模式的核心,要一起为C服务。s和很多小B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而不是传统的B2B的简单业务关系或者B2C的管理关系。

比如大搜从最浅的SAAS起家,经过SaaS,就是数字汽车流通行业。然后我们会和b开始联合品牌,有了品牌之后,我们会有服务的承诺,然后我们会把S2BC做的更厚。

曾鸣说,复杂网络的特点是提供异构连接,这带来了同构节点的崩溃和异构节点的出现。

S2B2C是一种创新的商业模式,可以带来比传统模式大得多的价值创新,当然也比传统的B2B或者B2C更复杂。但由于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这种复杂的模式有了实践基础。

S2B2C的意义在于,它是智能商业时代的第一次突破和创新商业模式,有可能实现网络协同和数据智能化,发展潜力巨大。

S2B2C模式,一方面进一步以C为中心,因为小B需要实现与C的实时交互,以显示他的价值。

同时,通过S平台的不断发展,实际上重构了原有线性供应链中的不同环节,形成上游协作网络,因此有可能在此基础上进化出更具创新性的C2B模式。

对此,猎豹移动CEO、牛子基金创始人傅盛根据自己在2B的经历给出了反馈。他赞同曾鸣教授对2B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的看法。

因为互联网的本质是一切以用户为中心。也正是因为一切以用户为中心,才诞生了阿里、腾讯这样的庞然大物。

腾讯专家产品经理、腾讯企业IT部产品运营组组长何晓近日在直播间分享了三个C端产品思路:

1.关联思维

互联思维是互联网产品前期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知道,一个产品,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在用户之间是有粘性的。

随着用户粘性的增加,平台会促进内容的生产。内容的产生会吸引更多的用户,实现良性循环,让平台不断壮大。

这种to c的思维对今天的to b还是有借鉴意义的,我们可以在一个项目的方案中使用过去只需要说明某个问题的产品,然后在更长的链条中看到客户的挑战。

在整个链条中,腾讯的产品可以把过去分散在链条中的用户、生态伙伴、管理运营、制造连接起来,这时候就会发生新的化学反应。

到底连接了什么,怎么连接的?两个方面:

A.目标潜在用户是谁,他们的时间花在什么平台上,从事什么职业,兴趣在哪里,发生了什么变化,背后的经济文化走向是什么?这些用户特征、经济特征、社会特征都会给出反馈,从而帮助企业做出合适的选择。

B.我们的数字生态伙伴,他们目前的数字化水平如何,在数字平台上积累了哪些数据,哪些数据可以为我所用,哪些可以合作,互利互补。这些是我们连接的资本。

企业内部的生产流程和营销流程,可以让我们的数字化方法论、思维和理念在企业内部相互衔接,从而实现心、内、外齐心的统一。能够和生态形成广泛的连接,这样我们提供给用户的服务会更有效,对用户更有吸引力。

比如广东数字政府,就是用连接思维获取用户:

如果你用过“广东省事”这个小程序,你会发现数字政府在这个小程序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务服务集合。

用户只需要完成简单的人脸识别认证,就可以绑定30多种电子证照,并在上面使用上百种政务服务。而不是像往常一样必须亲自去政府办一切事情。

比如一个老人在家里对着屏幕眨眨眼就可以得到政府的补贴。这大大提高了政府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人民的幸福指数。

这背后是连接思维的具体应用。通过连接,从微信和小程序连接用户,通过系统连接政府,通过过去分散的应用系统连接所有合作伙伴,实现数据的打通和服务的整合,最终实现用户价值的提升和整个业务的发展。

2.中台思维

连接只是表面现象,背后有看不见的技术平台。

在技术平台建设上,有必要引入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思维。中台思维,一方面帮助组织变革,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技术平台升级。

在组织变革方面,可以借鉴互联网公司的组织方式。

以腾讯为例。腾讯的组织架构很大一部分是提供公共平台支持,运营亚洲最大的网络、机房和海量存储,全方位保障用户的隐私和安全。

平台里有公开的用户数据和画像,在不同的产品里提供给不同的用户享用,孵化出很多产品给用户使用。达到千人千面的效果,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这说明,上层的扁平化小团队组织依赖于中下层公共组织的支持。只有这些组织建立起来了,下一个技术体系才会跟上。

通过组织变革,将企业战略变成资源池,将基层变成柔性前端。然后,商业的进化会更快地对市场做出反应。

广州数字政府中心站是什么样的?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广州数字政府有哪些组织变革。

以前政府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很相似,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信息中心。他们建立自己的信息系统为人民提供服务。

广东省数字政务机制改革后,成立了统一的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统一评估和规划各部门的信息化需求。

同时成立统一数字广东公司,承担整个建设运营的责任,整个系统围绕管运分离的责任进行设计。

过去分散在各个领域的信息公司,会和广东数字公司一起完成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的整体规划设计。

在这个过程中,因为统一规划建设,过去分散在各个领域的信息将前所未有地连接在一起。整个数据被享用,系统被连接,用户体验被整合。

3.数据思维

如果把to c思维比作一个人,那么人的基本生理基础就是有一个神经在驱动,大脑能够快速收集身体各个部位的反馈,然后控制全身。这就是关联思维。

中台思维更多的是把过去的教育经验和社会经验沉淀到人们的观念和思想中。

过去的教育经验和社会经验可以帮助我们面对不断变化的挑战,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仍然需要不断学习,而学习就是数据思维。

数据驱动运营,运营就是改变一个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而在这个过程中,数据会变得非常重要。连接思维把很多系统连接起来,数据思维就是把这些系统重新收集统一起来。

数据操作怎么破?

用户方面,有大量的消费数据,用户画像,浏览数据等。业务方面,有业务销售数据,口碑传播数据,活动推广数据。在整个社会中,有宏观经济数据和媒体热点数据,而在合作伙伴上有渠道来源数据、渠道运营数据和竞争对手数据。

当这些数据相互交叉时,我们就会发现员工效率的哪些方面可以提升,合作伙伴的哪些方面可以加强,用户的哪些需求急需满足,这就找到了新的机会。

数据驱动是智能产业的基础。

以智慧零售为例:

智慧零售是一个数字化驱动决策和运营升级的过程。我们知道腾讯在零售行业深耕多年,在选址、店铺布局、营销合作等方面已经能够给用户一些驱动。

那么,如何让C端用户更早更及时地了解企业的定位、战略、优势,吸引用户,形成转化?

这就需要一个用户全生命周期的全数据画像,一个店铺运营的画像,然后指导后端制造。通过运营升级,在门店场景中,门店销售和后端制造可以换取收据,线上线下* * *联动。

同时,这些数据可以与整个产业链共享,从而实现数字化的产业升级。

当然,这些思路并不是To c思维的全部,也不适合所有To B项目的操作。相反,To B项目可以从整体和联系的角度帮助B找到突破点。无论是软件公司、集成商还是生态伙伴,都会得到新的认识,从而发现新的机会,实现用户和收入的增长。

未来30年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但不要用过去的思维模式去应对未来的挑战,去做商务会议,去迎接比过去更多的挑战。正如曾鸣所说,下一个2C 2B需要一点点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