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加速回归a股的背后|抢滩内地融资赛道

东风集团15年回归a股终于迎来曙光。

苗文-迪乔妹

8月28日吉利汽车完成上市辅导后,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489。HK,以下简称“东风集团”)也加快了回归a股的步伐。

日前,CICC发布了关于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辅导工作的备案报告。

报告指出,CICC将在辅导期内,在规范运作、内控管理、财务报告体系建设、募投项目等多方面给予东风集团相应支持,逐步落实和完善东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市问题和规划

这也被业内认为是东风集团回归a股IPO计划顺利推进的重要信号。同时也意味着东风集团15年的回归a股之路终于迎来了曙光。

今年7月27日,东风集团宣布重启a股上市计划,拟申请人民币普通股(a股)首次公开发行并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东风选择此时回归创业板,是几个因素促成的。一方面是企业自身发展需要。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全球汽车行业低迷与汽车行业智能化转型所需的巨额资金之间的矛盾,促使上市汽车公司寻求融资渠道;另一方面是政策驱动。今年4月,证监会出台政策,放宽境外上市公司回归a股市场的门槛。”9月13日,鉴于东风集团回归a股,有证券行业人士在接受智库君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今年4月底,证监会发布《关于创新试点红筹企业境内上市有关安排的公告》,调整了已在境外上市的红筹企业市值要求,满足以下两个标准之一:市值不低于2000亿元人民币;市值200亿元以上,具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技术、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同行业竞争中处于比较优势地位。

将境外上市红筹企业回归a股上市的市值门槛降低至200亿元,无疑为东风集团股票回归a股市场创造了有利的政策条件。

到9月14收盘时,2005年12登陆港交所的东风汽车市值约为443.73亿港元。

抢滩内地融资赛道

“有了有利的政策,回到a股市场融资,东风和吉利将能够有所作为。”9月10日,全联汽车经销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在接受智库君采访时表示。

其实早在吉利和东风之前,国内资本市场就有比亚迪、广汽集团、长城汽车三家“A+H”整车厂。

国泰君安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东风汽车在乘用车市场相对弱势,在自主品牌和法系品牌的拖累下,销量波动较大。产品线和竞争力薄弱是乘用车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

报告指出,a股发行基本有利于公司,因为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发展新能源汽车、新技术项目和数字化平台项目。此外,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汽车制造商一般从不同渠道筹集资金。因此,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进行的首次公开发行将补充其流动资金,并扩大其融资平台。

此前,东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公告中指出,本次发行a股数量不超过9.57亿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65,438+0元,发行价格另行确定。假设发行价与最后一个交易日(9月14)持平,a股回归将融资约43亿元。

关于募集资金的使用,东风公司表示,a股发行上市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全新高端新能源乘用车项目、新一代汽车及前瞻性技术开发项目、数字化平台及服务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在东风集团宣布回归a股三天后,东风汽车全新高端品牌蓝兔正式发布。

在业内看来,东风集团股份选择此时回归a股,有利于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补充蓝兔品牌转型和“新四化”所需的巨额资金。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东风回归创业板上市的意图只是为了打造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那么收益可能会被蓝兔项目的经营风险所对冲,不利于东风集团的长远发展,甚至会影响东风的整体发展进程。

“通过上市获得大笔资金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随着造车新势力何忠汽车、威马汽车准备今年下半年在科创板IPO,东风、吉利等传统汽车企业的机会可能不多了,一定要抓住政策红利,尽快回归。”曹和告诉智库君,“类似于IPO的路线,东风的回归也是通过推出一个与‘新四化’等前瞻性技术密切相关的新品牌来造势,更多的是为了吸引投资者的关注。"

“调兵遣将”加速企业复苏

“不确定、悲观、升级、洗牌,是东风对车市未来的四个判断。”8月14日,东风公司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唐腾在2020汽车论坛上表示。

在业内看来,面对新一轮汽车产业革命带来的挑战,是应对市场变化的重要举措,也有利于公司未来的成长和业务发展。

今年上半年,位于新冠肺炎疫情中心的东风集团业务遭受重大打击。其中,乘用车板块的销量和收入受到了较大影响。数据显示,东风集团上半年销售乘用车88.23万辆,同比下降22.2%;销售收入76.06亿元,同比下降43.9%。其中,神龙、东风刘琦、东风日产、东风本田等板块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东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中报中提到,一季度业绩下滑主要受疫情影响。在第二季度复苏后,还深化了与国外合资伙伴在技术、产品和服务、品牌形象、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合作,带来了品牌的强化和经营业绩的提升。公司将深化新能源汽车产品研发,抢占市场份额。

为了加快业务复苏,东风集团除了加快创业板IPO步伐外,还通过密集“编队”抢占乘用车市场份额。

面对东风自主乘用车众多的现状,东风乘用车已经意识到集中资源和力量发展自主的重要性。6月10日,东风集团对旗下业务板块进行整合,东风乘用车、东风刘琦、东风小康、东风启辰、东风H事业部(蓝兔品牌)五大业务板块组成“东风自主乘用车事业群”。

作为东风集团独立业务的关键,蓝兔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蓝兔在东风内部承担了双重使命。一个是东风品牌向上的使命,一个是探索国企如何打造真正面对市场竞争的灵活机制和体制。”9月8日,蓝兔汽车技术公司CEO & amp;首席技术官房鹿说。

根据计划,从2021开始,蓝兔品牌每年将至少推出一款新车。未来3-5年,产品线将覆盖轿车、SUV、MPV等众多新能源产品。

同时,上市辅导备案前后,东风在5天内发布了3条人事调动消息,涉及东风沈峰、神龙汽车、东风日产等乘用车核心板块。

其中,8月28日,东风集团宣布东风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闫宏斌调回集团,原商品开发部部长李金南接任副总经理;9月2日,神龙汽车宣布,李俊不再担任神龙汽车常务副总经理、党委书记,由陈彬接任。同样在9月2日,东风集团宣布,东风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周先鹏、东风日产副总经理陈豪被任命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在业内看来,此次人事调动不仅是管理干部的年轻化,东风集团也希望将强势板块的经验复制到各个乘用车公司,从而实现乘用车板块的恢复和发展。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