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科技率先突破科创板:抢先占领AI操作系统高地。
科技创新没有坦途,但中国必须也必将实现突破。
在火热的AI(人工智能)赛道上,独角兽的上市赛跑终于有了结果。7月20日,从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从云科技”)在科技创新板正式召开会议。
从云科技成立于2015。创始人周西出生于中国科学院。该公司由中科院人工智能研究团队孵化。发展至今,已成为提供高效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和行业解决方案的人工智能企业,致力于助推人工智能产业化进程和各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从云科技招股书显示,2021至1至6月,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05.70%。最近三年总收入近265438+亿元,收入从2018年的4.84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7510万元,客户数量从324家增长到1264家。
此外,两个利好数据显示,从云科技的资产负债率正在逐步下降,从2018的49.03%下降到2019的20.63%,2020年进一步下降到18.12%,而毛利率从2018。
招股书显示,云技术收入增长最快的是毛利率较高的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其收入占比从2018年的6.41%持续增长至2020年的31.50%。
海通国际研究报告指出,从云科技基于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实现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行、智慧商业等应用场景。公司通过与垂直领域重点客户的紧密合作,不断优化场景数据的算法,加深对行业智能需求的理解,实现高客户粘性。
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到2025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5万亿元。巨大的市场规模和稳定的行业增速无疑将为从云科技的商业化进程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有望继续推动公司的稳定增长。
从研究院到云从技术:如何更好地解决人机交互
周西本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硕士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硕士毕业于该校。他曾在IBM TJ沃森研究中心、微软雷蒙德总部研究所和NEC加州研究所工作。
2011在众多研究机构的支持下,周西创办了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和智能多媒体技术研究中心,专注于机器视觉和模式识别领域的理论和工业应用研究。这段经历为周西创建云科技奠定了基础。
2015,周西带领团队成立从云科技。在成立之初,周西就开始思考人与机器智能的关系,以及如何更好地解决人机交互的问题。最初的想法是,人类和机器必须建立相同的语言系统,人类和机器之间的相互变化可以成为导师。最后,人和机器之间有情感投射,人脸识别技术是目前人机交互的视觉入口。同时,从云科技还成为人脸识别远程开户国家标准的起草和制定单位,参与人工智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
早在2018,周西就指出,从一个AI平台企业,到带动整个行业,再到建立整个生态,需要经过学术研究、行业验证、商业落地、行业平台、智能生态五个步骤。云想从科技上布局的生态是能够闭环,能够实战,能够全面助推,解决全方位的问题。
自六年前成立以来,从云科技已逐步建立了两个关键业务部门。一个是人机协同操作系统,通过业务数据、硬件设备、软件应用的全面连接,把握人工智能生态的核心入口,为客户提供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人工智能服务;二是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基于人机协同操作系统,赋能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行、智慧商业等应用场景,为广泛的客户群体提供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行业解决方案。
其中,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中的智慧金融领域已覆盖包括六大国有银行在内的400多家金融机构,智慧治理领域已服务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政法、学校、景区等多种应用场景。智慧出行领域已在包括中国十大机场中的九个在内的数百个民用枢纽机场进行部署,智慧城市领域在广州、四川、湖南建设了“数字基座”标杆项目。
招股书显示,根据目前在手订单情况和对未来业务的谨慎预测,从云科技预计未来五年(2021 ~2025年)营业收入规模分别为1.201亿元、1.91亿元、25.42亿元和32.59亿元。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人工智能发展深度观察》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约为6543.8+0565亿美元,同比增长654.38+02%;其中,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约为310亿元,同比增长15%。预计2022年国内AI核心产业规模有望达到6543.8+0573亿元,复合增长率为58%,行业有望持续快速增长。
显而易见,人工智能近年来从基础支撑、技术驱动到场景应用已经成熟。业内普遍认为,在政策红利和产业成熟度的推动下,人工智能领域今年有望快速发展。
抢占人机协同操作系统高地,商业前景广阔。
为什么人机协同操作系统成为了云基础技术的重点方向?云从科学技术方面指出,所谓人机协作,是指人类通过视觉、听觉、语音和动作与机器进行交流,融合人类智能和机器智能完成特定任务的过程。云从人机协同操作系统,简称CWOS(Cloudwalk Operating System),是运行在通用操作系统或云操作系统上的底层软件系统,提供人机协同计算能力、算法、数据管理能力和应用接口。
简单来说,在ToC消费领域,微软Windows、苹果iOS、谷歌Android三家外资企业的操作系统占据全球市场。AI领域面向ToB业务,AI行业操作系统具有更高更强的专业特点和要求。因此,对于深耕行业操作系统赛道的公司来说,具有持续的成长活力和广阔的商业空间。
赛迪顾问指出,随着人工智能的深入发展,人工智能操作系统是AI生态大脑和能力输出的基础,将在AI生态体系建设中占据入口的核心价值,具有可观的商业价值和市场空间。随着云技术在人机协同操作系统上的不断投入,软件能力将进一步凸显,有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提升产品附加值,从而进一步加快商业化步伐。
在这个过程中,拥有优秀闭环技术和行业经验的人工智能企业将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AI行业也将经历三波发展趋势。第一波是基于人脸识别和语音识别的单点技术,第二波是基于多点技术闭环和AI工程,第三波是基于平台生态。
2020年,从云科技自主研发的首款人机协同操作系统亮相世界互联网大会。可以兼容传统操作系统和AI操作系统,硬件和软件分别解耦,占据第二波发展的技术先机。面向未来,从云科技将聚焦人机协作的核心人工智能落地战略,赋能全产业链生态发展。
从云科技认为,“可持续的人机交互、可靠的人机融合、最终可预期的人机创新”是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和目标。智能技术发展的目的是更好地辅助人类,而不是取代人类。
谈到竞争,从云科技表示,自IBIS(集成生物识别平台)以来,公司一直致力于占领行业入口,通过可扩展、可复制的商业模式深耕行业,占领金融、安防、出行、商业的入口,目前通过操作系统占领第二、第三波。入口,并通过操作系统打造开放的第三方生态。因此,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具有广阔的前景。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65438+2009年3月,国家相关会议就指出,“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 * *创新分析的智能经济形态。”人机协作正成为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云科技作为第一策划者,有望率先抢占AI市场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