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最著名的十大古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经过几千年的不断形成、发展、成熟和演变,已经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科学,是世界建筑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建筑风格具有不同的风格特点,可谓五花八门,千变万化,多姿多彩。
1,紫禁城,世界上最大的宫殿
故宫又称紫禁城,位于老北京城的中轴线上。是明清两代的皇族。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54.38+0.5万平方米,9999厅半。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也是中国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整个建筑群按中轴线对称布置,层次分明,主体突出。太和殿,又称“金銮殿”,是明清皇帝举行典礼的地方。它是紫禁城三大殿中最大的一座,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木制宫殿。故宫是中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收藏了90多万件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其中包括许多稀世珍宝。紫禁城里有无数的故事,其中费翔的故事是最著名的。据传闻,乾隆年中,清军回疆,定边将军赵辉俘虏了一位公主。这个女人天生丽质,更奇怪的是她的身上散发着奇怪的香味,她叫费翔。乾隆皇帝深爱着她,坚持要把她当公主。为了赢得她的好感,他在费翔居住的西苑修建了阿宝岳楼,并经常亲自去看望她,希望她能服从。然而,费翔性格坚强,誓死不渝,暗藏尖刀,显示出不屈的决心,经常因为思念家乡而痛哭流涕。慈禧太后得知此事后,召见费翔,问她:“如果你不肯放弃你的野心,你有什么打算?”费翔回答“只有死”,王太后说:“那我今天就给你死。”费翔鞠了一躬表示感谢,于是她下令绞死费翔,而乾隆皇帝独自留在斋宫。慈禧太后之所以处死费翔,不仅是为了成全自己的荣誉,也是因为慈禧太后担心自己的儿子会受到费翔的伤害。也有人说,由于费翔受到乾隆皇帝的宠爱,朱非受到向太的嫉妒和诽谤,太后听信谗言,害了费翔。费翔死后,乾隆皇帝非常悲伤,最后把他的棺材送到他的家乡安葬。
故宫的建筑体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因为中国古人信奉阴阳五行学说,所以可以分为两部分。南面是工作区,也就是外院,北面是生活区,也就是内院。皇朝之外的皇宫建筑都排列在中轴线上,对称有序。根据五行,南方跟火,代表成长。是阳刚之气,是适合从政的地方。北从水,属阴,含收藏之意。这是一个适合居住的地方。因此,巨大的城市分为两部分:外院和内院。前庭在南,后庭在北。南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是皇帝举行仪式、召集大臣、行使权力的主要场所。北方的皇宫,以干青宫、交泰宫、坤宁宫为中心,是皇帝及其嫔妃居住和皇帝处理日常事务的地方。李婷之后,皇帝居中,有六宫供嫔妃居住。五行学说也认为中间黄壤代表国家,所以故宫屋顶多为黄色;火能生土,火是红色的,所以宫殿的柱子都是红色的,以示繁荣。阴阳五行学说渗透在故宫的各个角落,在此基础上建造的故宫在方位、朝向、奇偶使用等方面都有其特定的含义。
紫禁城以其建筑艺术而闻名..当时的“策划者”聚集了所有的能工巧匠来建造紫禁城,这也是当时中国建筑的最高水平。建筑师们有条不紊地规划了规模巨大的建筑,用厚重的墙、门、院落,形成了宏伟的建筑。正殿金碧辉煌,气势磅礴,后宫女人味十足,各种屋顶小到殿前布景,门户墙上的每一处装饰都充满奇思妙想。真的很累人。据史料记载,修建紫禁城时,雇佣了10万工匠和数百万劳动力。所用材料从全国各地运来,远至千里之外的广东、云南,准备过程历时近10年。就拿故宫用的木材来说,大部分是从川、黔、鄂的丛林中,通过天然河道和人工开采的运河运到北京的。故宫保和殿后重达近300吨的大型石雕,是从几百里外几尺深的地方开采出来的。一位作家曾写道:故宫的造价可以和大城市媲美。如果不是一个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帝国,永远不可能建成一座打破世界纪录的帝都。甚至有人把故宫的建筑比作一场激动人心的乐章,有序曲、变奏、高潮、辉煌、压轴。
2.世界屋脊上的明珠——布达拉宫
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矗立在西藏拉萨红山之上,海拔3700多米,总占地面积36万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万多平方米。主体建筑高117米,* * 13层,包括宫殿、灵塔殿、佛堂、净堂殿、寺院。“布达拉”是舟岛,梵文音译,也译作“普陀罗”或“普陀”,原指观世音菩萨居住的岛屿。拉萨布达拉宫俗称第二普陀罗山。
布达拉宫依山而建,建筑重叠,殿堂雄伟,气势磅礴,厚实的花岗岩墙,厚实的墩柱,松茸白草墙领,金碧辉煌的穹顶,巨大的镀金花瓶,装饰效果极强的建筑和红色条幅,相映成趣。布达拉宫是藏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华。布达拉宫是建筑创作的杰作。它是由石头和木头构成的整体结构。宫殿的墙壁全部用花岗岩建造,最厚的地方有5米。墙体基础深入岩石,外墙灌注铁汁,增强建筑的整体性和抗震能力。同时配以金顶、金楼装饰,巧妙地解决了古代高层建筑的防雷电问题。数百年来,布达拉宫经受住了雷电轰击和地震的考验,依然巍然屹立。布达拉宫主要由东边的白宫、中间的红宫和西边的白僧房组成。红宫前有一面白色高耸的晾佛墙,用于佛事节日悬挂大型佛教挂毯。虽然许多建筑建于不同时期,但它们都巧妙地利用了山区地形,使整个宫殿和寺庙建筑看起来非常宏伟和谐,在建筑艺术的美学成就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红宫是整个建筑群的主体,是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和各种佛寺。布达拉宫是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加措灵塔殿中最精美的。灵塔高近15米,基座圆顶方形,分为塔基、塔瓶、塔顶三部分。五世达赖喇嘛的遗体被保存在装有香料和红花的塔瓶中。塔身用金箔包裹,黄金3724公斤,还有15000多颗珍贵的钻石、红宝石、祖母绿、珍珠、玛瑙等。塔基上装有各种器具和祭祀用的器皿。西殿是五世达赖喇嘛灵塔殿的享受殿,是红宫中最大的宫殿。它由48根大木柱组成,有6米多高。建筑采用汉代建筑常用的斗拱结构,并有大量木雕佛像、狮子、大象等动物。在17世纪布达拉宫的新建和扩建过程中,西藏优秀的画家创作了数万幅精美的壁画,在大殿、走廊、回廊等处绘有壁画。这些壁画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既有历史人物的历史故事,也有佛教故事,还有建筑、民俗、体育、娱乐等生活内容。它们是布达拉宫极其珍贵的艺术品。
3.颐和园,慈禧太后的卧室
颐和园是清代的皇家园林和宫殿。乾隆继位前,北京西郊已建有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的四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之间没有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翁山波”成了空区。乾隆决定在翁山用巨大的银子修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连接两侧的四园,形成从清华校园到香山长20公里的皇家园林区。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15年落成。是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园”(香山景逸园、玉泉山景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圆明园、长春园)中的最后一座。咸丰十年(1860),被英法侵略者焚毁。光绪十二年(1886)开始重建,光绪十四年改名颐和园。光绪二十一年工程结束,由慈禧太后出资海军修建。光绪二十六年,又被八国联军破坏,次年恢复。整个公园可分为宫殿区和园林林区。
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水面占全园的四分之三。浓缩了民族园林艺术的精髓,最具匠心和特色的设计是她长达728米的长廊,长廊和长廊中的画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此外,她还起到了将园内各景点有机联系起来的作用,烘托了园林的整体之美。昆明湖是清代皇家园林中最大的湖泊。湖中有一条长堤——西递,自西北向南。西大堤及其支堤将湖分成大小不一的三个水域,每个水域的湖中央都有一个岛。这三座岛屿矗立在湖面上,象征着中国古代传说中东海的三座圣山——蓬莱、方丈和瀛洲。由于岛堤分隔,湖水有层次,避免了单调。西堤不是宽堤,没有实际作用。但设计者执意人为断开平堤,在堤上修建“西堤六桥”,形成美丽的“烟柳六桥”。景色不亚于杭州西湖的苏堤,玉带桥是六桥中最美的。昆明湖的南面是建园时特意保留下来的一个岛。人们也叫它龙王庙,用一座十七孔桥把它和湖东岸连接起来。十七孔桥、龙王庙、西递装点昆明湖,巧妙运用中国园林艺术的借景手法,将远处的西山、玉泉山峰带入游客的视线。湖光山色相得益彰,美不胜收。万寿山南坡(即千山)毗邻昆明湖,与群山相连,形成了极为愉悦的自然环境。这里的湖、山、岛、堤及其建筑,与园外的景色相协调,构成了一幅连绵不断、刺绣般的山水画卷。千山离公园正门和皇帝皇后的生活区很近,游览和返回都很方便,南面可以俯瞰昆明湖地区,所以公园的主要建筑都聚集在这里。园丁们相应地在千山的建筑布局中使用了突出重点的方法。中间建有一组体量大、形象丰富的中心建筑。从湖岸到山顶,一座座宏伟的大殿和平台覆盖山坡,形成贯穿前山的纵向中轴线。这组大型建筑包括公园的主要建筑-皇帝和皇后举行庆祝活动的排云殿和佛教寺庙佛香阁。
后湖的河流蜿蜒在万寿山北坡,也就是后山脚下。园丁巧妙地利用河北岸与宫墙的局促环境,在北岸筑起假山屏障,与南岸真实的山脉相配合,营造出两山一水的地貌。河的水面有宽有窄,收割的时候放出来。泛舟之后,湖水给人以返山归水的情趣,成为公园内绝佳的静水景。后山的景观和前山大不相同。是一个充满野趣的自然环境,树木葱郁,山路蜿蜒,景色幽静。除了中间的佛寺“须弥灵界”,大部分建筑都集中在几个自成一体的地方,与周围环境形成精致的小花园。它们可以根据地形灵活布置,或在山顶,或靠山坡,或靠近水面。后湖中部两侧,是乾隆年间仿江南河道集市而建的“买卖街”遗址。后山的建筑除了谐趣园和纪清轩在光绪年间完全重建外,其余都是残缺不全的,当年的规模只能从残破的墙壁中依稀辨认出来。
4.道教宫观——永乐宫
永乐宫始建于元代,前后用了***110多年的工期才建成这座宏大的道教宫殿式建筑群。特别是宫殿内部的墙壁上布满了精心绘制的壁画,其艺术价值之高、数量之多,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来到山西,一定不能放过在永乐宫欣赏元代壁画的机会。永乐宫是典型的元代建筑风格,厚重的斗拱层层交错,周围雕刻很少。与明清建筑相比,更加简洁明了。几个大厅的南、北为中轴线,依次排列。
永乐宫建于元代,原址在永吉县永乐镇,故名。相传,这里是吕洞宾的故乡。20世纪50年代末,由于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修建,永乐镇成为水库所在地。为了不藏匿这些文物,经过精心策划,将宫内960多平方米的壁画全部拆除,运到芮城新址,也就是现在的永乐宫。永乐宫布局稀疏,中轴线从南到北分别为山门、龙虎殿、三清殿、春阳殿、重阳殿。永乐宫是现存最早的道观之一,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元代建筑群。宫内保存着举世闻名的壁画艺术,尤其是三清殿和春阳殿。
三清殿又称无极殿,是永乐宫的主体建筑,供奉有三清(上清、太清、玉清)雕像,故名。寺庙和神龛的四面墙上挂满了彩色的画。画家们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流畅的线条,绘制了近300幅元代值班神灵的画像,即供奉道教始祖元始天尊的神灵形象。以八帝主像为中心,金童、玉女、天鼎、力士、帝君、苏星、左夫、幽碧等雕像环绕,雕像上布满祥云、祥瑞头像,一派仙境气氛。如此众多的人物,错落有致,表情各异,构图极其多变,艺术效果统一完整,被专家认为是现存最精彩的壁画。
5.中国第一座皇家陵园-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位于Xi东30公里的骊山北麓,南临骊山,北靠渭水。巍峨的群峰环绕,高大的陵墓与骊山融为一体,风景秀丽,环境独特。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当时秦始皇即位。历时38年,动用徭役和俘虏72万余人。这位全能的君主不仅给后人留下了丰功伟绩,也留下了这片神秘的皇家墓地。陵园的建制与都城相似,陵寝四周呈之字形,内外双壁。目前已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筑有寝殿、方便殿和园寺官邸的基址。秦陵所在地还有一个风水传说,骊山以其独特的温泉和风景而闻名。西周末年,周幽王和他的妃子贾琮曾在这里上演了一出历史悲剧,导致烽火戏中一方诸侯崛起,从而葬送了西周。相传秦始皇生前在骊山遇到女神,想在游览中扮演女神。一怒之下,女神朝他脸上啐了一口,秦始皇很快就长了疮。虽然这是一个童话,但隐约可以看出秦始皇和骊山似乎有些缘分。他的墓地也在骊山旁边。
秦始皇陵是古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墓地。自秦始皇即位后,建骊山为陵,六国后又招募了70多万民夫治理骊山,并将其挖成一个又大又深的地宫。宫中珍宝无数,工匠制作防盗器,以水银为河海,上有天文,下有地理,以人鱼膏为长明灯。秦始皇陵的修建继承和发展了前代帝王陵园制度,奠定了我国封建帝王陵园的建筑格局。它地上的王国是模拟地下的,它视死如生,是封建王权至上的象征。秦始皇陵封土夯筑,形成斗叠底方的三级阶梯,面积25万平方米,高115米。但经过2000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存封土底面积120000平方米,高87米,陵区总面积56.25平方公里。秦始皇陵周围有许多墓葬坑,内涵丰富,规模空前。除了众所周知的兵马俑和青铜车马的埋葬坑,最近还发现了600多个大型石盔甲坑,数百个俑坑和墓葬。几十年来,秦陵考古工作共出土文物65438多万件。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肯定会有更大的、意想不到的发现。秦始皇陵的地面建筑主要分布在围墙北侧和西北侧的内外城墙之间。现在围场北侧有三座地面建筑,其中靠近围场的一座规模较大,造型精美,似乎是墓地祭祀用的寝殿。睡堂北面有两组规模较大的建筑,也是睡堂。在丰土西北的内外城墙之间也发现了一个地面复合体。根据目前清理的三组房屋来看,似乎是宫殿建筑。在宫殿建筑遗址的南北两侧和西侧有几组未勘探的地面建筑,这一地区似乎是一个新的建筑群。在围墙的东侧发现了两个埋葬坑和一个墓葬。这些埋葬坑和墓葬位于外城墙的东部。外城墙400米,西距外城墙1225米处是著名的三大兵马俑埋葬坑。
陵墓地宫的中心是放置秦始皇棺椁的地方,陵墓周围有400多个葬坑和墓葬。主要埋葬坑有青铜车、马坑、珍禽异兽坑、马厩坑和兵马俑坑。1980出土的一组彩绘青铜车马高车、车安,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华丽、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青铜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秦始皇陵是中国第一座皇家陵园。它是中国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它是历史和文化的宝库。在中国近百座帝王陵中,以规模宏大、墓葬丰富著称。1961年被中国人民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全人类的财富。
更多工程/服务/采购招标信息,提高中标率,可点击官网客服底部免费咨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