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能汉明里

献给河曲——记河曲发电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韩

鲁能的事业发展到今天,书写辉煌篇章、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的关键在于拥有一支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拼搏、勇于奉献的员工队伍。他们正以对鲁能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创业的激情,扎扎实实地推进自己的职业发展。他们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和吞山河的壮志,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他们以不计个人得失的崇高追求,以关爱每一个人的决心和信念,诠释了鲁能精神和鲁能文化的深刻内涵...即日起,本报将开设专栏,深入挖掘报道为鲁能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一线干部职工的先进事迹和感人事迹,展示鲁能员工良好的精神风貌,为读者提供娱乐。

河曲位于山西、陕西、蒙古三省交界处。在这个偏僻的小镇上,曾经西进的溪口古渡原址记录着它的沧桑,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从解放一直戴到21世纪。然而,随着一支精英队伍的到来,河曲发电公司以一种强势的姿态屹立在黄土高坡上。

走在这支精英队伍前面的是一个中年人,他已经不年轻了。昔日红润刚毅的脸庞镌刻着岁月的痕迹,曾经洪亮高亢的声音有些沙哑沧桑。大家都说他在河曲老去,他为河曲老去。他熟悉企业的每一个角落,他和每一个员工都有联系。他就是韩,河曲发电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

攻坚克难,建设优质工程

公司一期工程是国家“西电东送”重点工程,也是鲁能集团在省外投资建设的第一个煤电一体化项目。从上任的第一天起,就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他三天行程7000公里,协调三家主机厂提前供货。他策划协调神华、中铁、地铁,打破铁路建设瓶颈。他和建筑工人住在一起抗击非典。他和技术骨干彻夜未眠,优化设计方案...

实现高速度、高质量是韩的不懈追求。在韩的带领下,公司创造了国内同类型新建电厂建设投产最短纪录,“曲径通幽的速度”一时成为同行业亮点。两台机组投产以来,运行状况良好,技术指标先进。同时,项目也力求成本最低。河曲发电公司一期工程计划投资42.7亿元,实际投资约38亿元,单位成本不到3200元/千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追求卓越打造河曲品牌

2005年投产之初,河曲发电公司面临诸多困难,生产经营不容乐观:

新装置不确定因素多,安全生产是个难题。

煤价飙升、煤质差、运输困难、配套煤矿生产滞后导致生产成本大幅上升,给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带来了较大压力;

辅机裕量大、循环水系统设计不合理等先天不足,难以使机组经济指标达到一流水平。

公司维护运行技术力量薄弱,经验丰富、技术熟练、能独立工作的工人严重缺乏;

……

面对困难,韩彻夜未眠。但他没有退缩,而是给自己施压,明确提出全年四大工作目标:一是保持安全生产无事故;二要完成既定的生产发电;第三,我们必须达到良好的效率水平;第四,机组指标要达到一流水平。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目标。但是,对于一个刚刚投产的公司来说,要实现上述目标,争创一流企业,是很难的!

过了海,就原形毕露了。韩带领员工开展了以提高管理效率、争创一流、岗位成才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号召全公司争分夺秒用电,分分钟降成本。

“要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必须抓住发电这个牛鼻子。”这是韩常说的一句话。对内,他以调动员工积极性为目的,成立了用电工作组,并加大了用电完成的奖惩力度。对外,他积极改善外部环境,努力开拓市场。2005年底,韩到济南参加集团公司效益目标动员会,开车返回。他本可以直接赶回河曲,但经过太原时,韩摆摆手说:“先去调度中心。”从调度中心回到河曲,已是凌晨,疲惫的韩揉了揉红肿的眼睛,开始了又一天的工作。近年来,每次经过太原,韩都要去一趟调度中心。

“把钱用在刀刃上。”韩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无论是去济南汇报工作,去北京跟进工作,还是去太原与当地沟通,出差在外,他都是事事节俭。为了节省住宿费用,他已经走了无数个晚上。

正是在韩成本控制理念和先进设备管理经验的指导下,两台机组以优异的经济指标和安全可靠的稳定性赢得了全国大机组竞赛评委的一致肯定,连续两年上榜;到2007年6月30日,两台机组已实现安全生产1776天,累计发电量超过203亿千瓦时。河曲发电公司也为集团公司赢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蜿蜒的速度、模式、体验、效益,为鲁能精神注入了新的活力。

不谈桃李,建精神丰碑。

韩是一个热爱事业、无私奉献的人。

员工们说:“像韩先生这么努力工作的领导,我们还是第一次遇到。”韩的日历上没有星期天,他也记不清自己花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批阅文件。办公室成了他的“家”。

只要韩不出差,他每天至少要去生产现场两次,泡在工地上两个多小时。仅他个人就发现了成千上万的缺陷。一次,他发现凝结水冷却系统设计不合理,脱盐水浪费严重,立即组织生产部进行研究,对闭式水进行了改造。改造后,日除盐水供应量从2400吨锐减到400多吨。

2007年春节后,2号机组进行了首次大修。韩每天花在现场的时间超过12小时。他已经患有高血压并病倒了。然而,韩担心小组协调不好会影响检修,他不得不在办公室工作。每个人都拒绝听他的,所以他不得不在办公室工作。员工们看到这一幕,不禁为之动容,眼圈一个个红了。河曲县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丁荣感慨地说:“现在我终于明白河曲发电公司为什么能有今天的成就了。有这样的领导,什么工作做不了!”

韩曾经说过,“我对得起我的岁月,我的奉献,我的群体的期望,但是我的家庭。”

公元5438年6+10月,韩的妻子积劳成疾。此时曲流正逢持续降雪,购买的煤炭无法运输。而且当时洗煤厂运转也不顺利。一旦出现问题,机组将面临停机的尴尬。为了组织技术力量进攻,韩不顾妻子的病情,日夜在现场工作。妻子在济南手术期间,直到手术后第三天,他才陪着。妻子虽然在病床上埋怨他,但更多的是理解和心疼丈夫。看着韩在病房里踱来踱去,妻子知道他放不下企业的工作,第二天就把他“踢”回了公司。在妻子生病的几个月里,韩陪伴在妻子身边的时间不超过10天。三十年风雨同舟的妻子,此刻正饱受病痛的折磨,他不想在床边照顾她,承担起丈夫的责任,分担家庭的重担。但此时,韩已经是河曲发电、动力煤、内蒙风电、广宇热电四家公司的掌门人。他肩负着集团公司的重托,更肩负着员工们热切的目光,当地政府和人民的殷切希望。韩只能咬咬牙,把对妻子的愧疚埋在心里,急着上班。

在韩的带领下,河曲发电公司的生产经营正沿着既定的轨道突飞猛进地发展。河曲,一个历经沧桑的小城,因为河曲发电公司的崛起,因为奇妙的隐古坡,因为沉睡的黄河失语的呼唤,都从generate中走了出来。韩对从来没有停止过。他微笑着看着企业的健康发展,看着企业效益的提升,看着员工的快速进步,带领着员工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