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人口密度高吗?
人口密度:1402人/平方公里。
白水带景区龙光塔
白水带景区
江海区总面积107平方公里。总人口为654.38+50万(2003年)。
区人民政府驻头街,邮编:529000。代码:440704。区号:0750。拼音:曲。
基本概况
江海区是江门市的市辖区,位于江门市东南部。辖外海、李乐、江南、头、北碚五个街道办事处,面积107.4平方公里,人口约149万。
江海区是江门市新型制造业基地,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广东省电子信息材料专业区。江门高新技术开发区位于境内。目前,江海区工业已形成摩托车及其零部件、电子信息材料、五金电器、电机、化工包装材料五大主导产业。其中,摩托车和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去年分别增长45.6%和63.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21.89%和17.74%。
江海区地理位置独特,毗邻港澳,交通便利。水路距离澳门53海里,距离香港只有96海里。每天都有高速豪华客轮航班往返香港,单程仅需2小时。附近有广州、深圳、珠海、澳门等几大机场。区内货运口岸为国家一类口岸,广东省第二大内河港口、国家一类口岸新会港,距江海区仅12km。陆路交通四通八达,是姜钟、何江、朱江三条高速公路的交汇点。高速公路直达粤西、海南、广西、深圳等珠三角腹地,规划中的珠三角城际轻轨穿过境内。江海区已成为大珠三角西部粤港澳交通枢纽。
江海区环境优美,是辛亥革命先驱陈少白先生的故乡。该地区有许多旅游景点,如主要的灌溉河生态防护林、白水带风景区、体育公园和著名的佛教寺庙Cha _ Temple,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人与自然的最佳组合森林。
近年来,江海区着力打造“五优”环境,即优化的思想环境、优惠的政策环境、优良的法制环境、优良的服务环境、优美的城市环境,在全区形成了“欢迎投资、鼓励投资、服务投资、保护投资”的良好氛围。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江海区成立了招商局,为投资者提供政策咨询、选地选厂、项目推荐、寻找合作伙伴等服务。为提高政府部门办事效率,方便投资者,江海区还设立了“三个中心”——项目办理中心、企业投诉中心和人才劳务服务中心,为投资者提供工商登记、税务登记、报建申请、安装申请、水电通讯、劳务介绍等“一条龙”服务。承诺一般生产性投资项目15个工作日,贸易项目7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为了鼓励投资,江海区还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土地出让价格、水电、费税优惠等。特殊项目也可以具体情况具体处理,给予更多优惠。
经济概况
江海区大力发展经济特色园区经济,培育特色产业,园区经济初见成效。以发展特色产业为主的中宇摩托、江生机电、头化工包装材料、江海创业等发展如火如荼。中宇摩托车产业园在短时间内吸引了10多家配套厂商入驻,江生产业园也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充分显示了产业园的集聚效应。大型的江海创业工业园正在开发建设中。规划中的江海万亩产业园、北方玻璃加工产业园、离岸小家电产业园正以更大的魄力承接优势产业发展,为投资创业者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江海区充分利用优势产业,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了一大批支柱产业。形成了电子信息、摩托车及其配件制造、电机、小家电、化工包装材料、纺织化纤、家用电器、玻璃深加工等大型工业经济,形成了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工业区的战略效应表明工业经济已经进入快车道
2004年,江海区工业产品产销两旺,效益稳步增长。在优势产业的带动下,工业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据统计,去年全区工业总产值53.4亿元,同比增长21.5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3.47亿元,同比增长21.6%;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9.79亿元,同比增长21.74%;工业销售产值52.9亿元,同比增长23.31;工业品销售率98.88%;工业总产值和销售产值分别比2003年同期增长265438±0.90%和23.365438±0%。
摩托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
摩托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业是江海区的第一支柱产业。目前,行业主要由中宇摩托车集团、李青动力有限公司、中港宝田摩托车有限公司、沈强塑料有限公司、江门古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组成,在中宇摩托车、中港宝田、李青动力等骨干企业的带动下,摩托车行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占行业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提高。2004年,工业产值达到9.3亿元,同比增长62.31%,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65.438+07.08%。随着中宇工业园的建成投产,中宇集团的企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去年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出口总额达3000多万美元。产品畅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保持全省第一,位居全国前五。占地300亩,一期工程面积约654.38+0.4万平方米的广东大业摩托车有限公司厂房已竣工,企业于2005年正式投产,进一步壮大了南新区摩托车产业规模。同时,宝田项目二期也已开工建设。全区已形成年产654.38+0.5万辆汽车、654.38+0.5万台发动机的生产能力。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实力吸引了浙江、重庆等全国著名摩托车产区的大量企业前来投资办厂。摩托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业正在向国际化经营迈进,积极融入国际市场。中宇集团在泰国、柬埔寨等地设立了生产基地。据预测,在不久的将来,江海区将成为中国重要的摩托车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
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战略扩张
去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工业产值7.75亿元,同比增长69.91%,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65.438+05.53%,是全区第二大产业。目前,该行业有20多家企业,主要包括江门市陶建层压板有限公司、江门市荣信电路板有限公司、江门市诺华电子有限公司、江海迅科电子有限公司、江门市天华科技电子有限公司、江门市全和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迪恩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主要产品有覆铜板、电路板和电子器件。这些企业增长和扩张势头强劲。江门陶建覆铜板有限公司由香港大型上市公司香港陶建化学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引进德、日先进设备,是国内同行业覆铜板产量最大的企业之一。去年公司增资2.5亿港元,扩大原有规模。扩建后,陶建层压板公司的产值可达8亿元。荣鑫线路板有限公司也是由香港陶建化学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生产多层线路板的企业,2004年产值3亿元。融信二期工程,投资3亿元,也完成了主厂房的基建工程。预计明年6月投产,产能将是现在的5倍。此外,由陶建投资有限公司计划投资20.8亿港元的1000亩陶建工业园即将开工建设。随着一批电子项目的陆续投产,江海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将在未来几年内迅速发展,成为我市的重要产业部门。
化工包装材料产业呈现集聚效应。
化学包装材料的业主应重点关注里尔和Tou街道办事处。今年预计该行业工业总产值5.2亿元,同比增长12.35%,为该地区第三大产业。产业聚集了龙优化、、新时代、科恒等大型企业。其中,新时代胶粘剂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生产的OPP密封胶带在国内同行业销量中位居前列。去年产值达2.2亿元,出口创汇500多万美元。科恒实业是以生产精细化工产品为主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生产的纺织浆料产品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荧光粉产量居全国销量首位。去年产值超过1亿元。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行业集聚效应日益显现,吸引了一批化工企业集聚发展。由于行业龙头企业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行业发展前景良好。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主要分布在里尔街道办事处,经过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该地区的第四大支柱产业。去年,该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13亿元(其中电机产品3.3亿元,同比增长14.3%)。江生电机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在行业内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其生产的Y系列电机销量居省内同行业前列,综合实力居全国同行业前十。2002年,经市政府批准,建立了以江生机电为核心的机电工业园。目前,江生机电产业园已聚集了江生机电、江盈空压机、江盈机电、江盈泵业、华辉模具、福新机电、精诚压缩机、胡阿祥机电、高宝特种电机等19家同类企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玻璃深加工行业更是如虎添翼。
玻璃深加工业主要重点关注离岸和_北街道办事处。其中,金英华刚玻璃厂、新迎玻璃有限公司、特能特种玻璃有限公司是离岸区的龙头,共有玻璃生产加工企业25家,去年销售收入近3亿元。随着属地经济管辖制度的实施,江门市浮法玻璃企业(集团)公司、江门市信江玻璃制品厂、江门市亿盛浮法玻璃有限公司等一批大型企业,使离岸玻璃深加工产业如虎添翼。同时,外海街道办事处引进投资2500万元的金鹰玻璃工业有限公司,项目预计今年年中正式投产。_北区街道办事处还充分利用市政府的优惠政策,以银辉安全玻璃公司和福田玻璃厂为龙头,发展玻璃深加工产业。目前“仙山露”项目置换的300亩土地已经认购完毕。
行政区划
江海区辖五个街道(江南、_北、_头、外海和李乐)。
历史的发展
江门市原来分29家保险公司,345家保险公司,人口6.7万多人。1950 10将市区划分为六个片区,每个片区成立XX片区防冬委员会,下10至30户成立防冬治安队,每个片区由江门镇防冬委员会领导。冬防组织暂时取代了旧的保甲制度,成为团结好人、控制坏人、传达上级指示的群众组织。
1952年3月,在民主改革的基础上相继建立了人民政权,并设立了街道办事处。根据人口和当地情况,分为九个办事处,即水上、河南、北街、堤东、太平、围顶、仓后、杨桥和沙仔围(北街围原为石崇乡,现属市区)。办事处下设6-7个居委会,每个居委会300-600户。居委会下设17至22个居民小组,每个居民小组管理13至15户居民。
1957下半年,办事处合并,由9个改为5个,堤东为太平,仓尾为仓尾,沙仔尾和杨洋桥为沙仔,河南在水上,北街不动,* * *为5个办事处。1958到10期间,仓库在水上合并,之后成为仓库后台。
1960人民公社时期,五六月份四个街道办事处改为四个支部,分别是北街支部、东堤东支部、仓后中心支部、沙中沙仔支部,居委会和居民小组不变。
4月,1961,四个支部合并为两个公社,北街、堤东合并为东公社,仓后、沙仔合并为西公社,行政区划有9至11,但居委会、居民小组不变。
1963年3月左右,两个公社合并为街道人民公社,行政区划全部撤销,恢复1957五个办事处,即北街、堤东、水上、仓后、沙仔围五个办事处,下设43个居委会。
1969年3月8日,江门市民阵由市革委会民政组成立,变更为江门市民阵革命委员会。前线下设的五个办事处改为“XX区革命委员会”,居委会改为“XX居民委员会革命领导小组”。1969下半年,撤销公民阵线,恢复街道五区革命委员会为江门街道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领导。
1975年初,撤销街道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街道五区革命委员会由江门市委街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3月中旬,1978,“江门市革委会办公室街道管理科”成立,领导五个区的革委会,而不是“江门市委街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1979、11个月后,街道5个区的革命委员会改为××街道办事处,即北街、堤东、水上、仓后、沙仔围街道办事处,居委会革命领导小组再次更名为××居委会。4月1983,革委会办公室街道管理科改为江门街道工作办公室,领导5个街道办事处。
1994,10年8月,民政部批复(中国人民银行批复[1994]第119号)江门市更名为江海区,郊区更名为蓬江区。
2000年,江海区辖3街2镇。总人口189024其中:江南街道37610角头街道17366焦北街9911外海镇59471里尔镇64666(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2年,江海区辖3个街道(江南_北_头)和2个镇(外海李乐)。
截至2005年6月5438+2月31,江海区辖五个街道(_头、江南、_北、外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