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委员会第一批三次会议!上海市委关注什么?

今晚,从首批进入科创板上市审核程序的三家公司传来好消息:全部通过!

据官网消息,上海证券交易所6月5日,上海市委科技创新板发布公告,首次在市委审议会上审议的天准科技、安吉科技、微芯生物三家企业全部到会。根据科技创新板上市流程,上交所下一步将向证监会提交审核意见。三家公司距离最终成功上市仅一箭之遥。

本次参会的三家公司分别来自专用设备制造、半导体和生物医药行业。伴随审计结果的,还有上海市委提出的审计意见和主要问题,包括未来亏损的可能性是否较大、R&D费用计算的合理性、公司对主要客户的依赖程度等。

在2019年6月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科技创新板股票上市委员会第1次审议会上,上交所给出了两条审核意见:

1.报告期内,发行人2016至2018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502.6万元、11.30万元、1.897、1.00万元。请发行人结合2019年度生产经营情况、未来产品开发销售预测、R&D项目及在建项目预计完工情况、深圳坪山生产基地土地使用权收购成本、代理建设成本预测等情况,对未来是否存在较大亏损可能性进行补充披露如果有,相关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是否充分。请保荐人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这也是上海市委会议提出的主要问题。

2.请发行人补充《深圳市坪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微芯生物制药厂的说明》的相关内容。

聚焦创新抗肿瘤药物领域

“公司自主研发新药上市销售并实现盈利,值得称道。”一位早期参与微芯生物的创投机构人士说。

招股书显示,贝达药业、格力药业、百济神州、华灵药业、信达生物、君实生物、基石药业7家公司为国内创新型医药企业,业务特征与微芯生物相似。这7家可比公司的最新营业收入中位数为5450万元,而微芯为6543.8+0.48亿元。7家公司最新净利润中值为-654.38+0.745亿元,微芯生物科技为365.438+0.28万元。

从财务情况看,2016年至2018年,微生物营业收入分别为8536.44万元、1.1.0亿元和654.38+0.4.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9.92万元、2590.54万元、3127.62万元。

对于收入快速增长的原因,公司表示主要原因是奇达美薄膜自2015上市以来销售额快速增长。值得一提的是,历经12年的R&D奇达美,其上市创下了多项纪录。招股书显示,奇达胺是微芯独家发现的新型分子实体药物,是国内唯一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的药物,是海外首个亚型选择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也是国内首个基于II期临床试验结果批准上市的药物。

在先发优势的基础上,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微芯指出,创新和研发一直被视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2016年至2018年,R&D投资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0.52%、62.01%和55.85%。这个数据是申请在科创板上市的前七大医药制造企业之一。

此次,微芯生物科技拟募集8.04亿元投资创新药物研发中心、区域总部项目等6个项目。

安吉科技从验收到上会用了68天。本次会议上,科技创新板上市委员会对安吉科技无审核意见,市委会议上提出的主要问题有:

1.报告期内,发行人的R&D费用分别为4,288万元、5,060万元、5,36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20%以上,主要由人工成本、材料消耗、折旧和摊销构成,其中R&D费用中的折旧和摊销占发行人总折旧和摊销的70%左右。截至2018、12、31,发行人及其子公司拥有190项授权发明专利,但均于2014日或之前取得。

请发行人代表进一步解释:

(1)R&D费用中折旧摊销占公司总折旧摊销比例较高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实际生产设备折旧计入R&D费用,导致毛利率虚增的情况?

(2)R&D费用加计扣除与实际收取的R&D费用差异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请保荐代表人发表明确意见。

2.请发行人说明光刻胶去除剂与CMP抛光液产品的相关性,是否存在副产品,若有,发行人财务报表中反映的信息,发行人现有项目是否已获得相关环保部门的批准。请保荐代表人发表明确意见。

半导体材料行业的潜力股

安吉科技的主营业务是关键半导体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目前,其产品包括不同系列的化学机械抛光液和光刻胶去除剂,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制造和先进封装领域。其中,2016年至2018年集成电路领域化学机械抛光液全球市场份额分别为2.42%、2.57%和2.44%。

2016年至2018年,安吉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65438+9700万元、2.32亿元、2.4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3709.85万元、3973.91万元、4496.24万元;R&D投资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65,438+0.865,438+0%,265,438+0.77%,265,438+0.64%。

其中,2018年,安吉科技在中国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省、中国其他地区分别实现88.77%、10.34%、0.89%,化学机械抛光液、光刻胶去除剂等业务收入分别为2.05亿元、4205万元、25.79万元,占比分别为82.78%、6.79万元。

在R&D投资方面,截至2012月318日,安吉科技拥有190项授权发明专利,覆盖中国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省、美国、新加坡、南韩等国家和地区。

拟募集资金及投向方面,安吉科技本次拟募集资金3.03亿元,投向安吉微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MP抛光液生产线扩建项目、安吉集成电路材料基地项目、安吉微电子集成电路材料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安吉微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信息系统升级项目等四个项目,其他与主营业务相关的流动资金投资未披露。

天准科技从受理到过会用了64天,是三家公司中最短的。对苹果的依赖成为上海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调查的重点内容。发审会上,上海市委要求天准科技表说明从苹果公司及其供应商处获得订单的稳定性,发行人产品是否存在需求上限,发行人玻璃等结构检测设备是否存在其他供应商,发行人产品是否存在被替代的风险,上述产品的后续研发能力。

上海市委还要求天准科技说明:公司自主研发的视觉传感器产业化生产存在哪些困难和不利因素,未来是否仍将采用核心零部件外包的商业模式;行业分类和产业链定位的准确性,相关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技术基础是否与可比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技术基础有显著差异。

力机器视觉的工业应用

天准科技成立于2009年,总部位于苏州。公司以机器视觉为核心技术,专注于服务工业领域的客户,为他们提供领先的工业视觉设备产品。主要产品包括精密测量仪器、智能检测设备、智能制造系统、无人物流车等。2015年8月,公司挂牌新三板,后于2018年6月退市。

4月2日,天准科技披露招股书草案,公司拟募集资金6543.8+0亿元,主要用于机器视觉及智能制造装备建设项目、R&D基地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5月5日和5月20日,公司分别披露了两轮问询和回复。

从R&D投资来看,2016年至2018年,天准科技投入的R&D费用分别为474216万元、5956.22万元和7959.89万元,分别占同期营业收入的26.22%、18.66%和65448。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已获得63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33项,软件著作权68项。

从业绩来看,2016年至2018年,天准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1.81亿元、31.9亿元和5.0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7.6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163.59万元、5158.07万元和9447.33万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28654.38+0%。

但是天准科技也有客户集中度高的风险,主要是针对苹果。2016年至2018年,来自苹果及其供应商的总收入占比分别为41.99%、58.49%和68.55%。

推荐阅读

?全完了,微芯,安吉微电子,天准科技!科技创新板指日可待!

?大放权!中央企业批准混改方案和股权激励计划纳入国资委授权下放清单。央企:很渴!

?外资正在大举买入这类资产!揭秘中国经济密码的三大理由

?高净值人群揭秘!不到千分之二的人拥有三分之一的财富,资产超过1.97万。

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