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股份制企业管理办法简介
国有股份制企业管理办法一、国有股份制企业国有资产的立法管理:首先要尽快有法可依,即建立一套国有资产的法律法规,依法治理生产,使国有资产的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特别是要尽快立法查处国有资产流失。
2、对于内部股份制企业,应每年定期进行国有资产清查,核实国有资产的分布、经营效益、增减情况;盘点是对日常资产的检查、验收和评估,建立能够落实责任、分清奖惩的管理机制。
3、规范产权转让,强化产权交易中心的功能。明确国有股份制企业中的国有资产产权属于国家,只有国家授权的机构才有资格进行产权转让。还要规范转让中介机构,在信息充分、场所合法、交易公开公平、监管公正的前提下,依法管理。对交易进行统一管理,确保产权交易的规范性、合理性和权威性。
国企出现的原因是1。因为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国有资产遍布各行各业,资产存量巨大。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重组需要一个过程。这样,很多行业长期拥有一定数量的国有股是很常见的。
2.为了增加国有资产的收入,为国家上缴更多的财政收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还可以投资一些经济效益好的竞争性行业,与其他经济部门公平竞争。在国有企业中,国有产权代表依法进入董事会和监事会,参与企业重大生产经营决策,选举董事长,选择企业经营者,维护国有产权合法收益。
国有股份制企业中的国有资产监管对国有股份制企业中的国有资产进行监管,首先要充分发挥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作用,同时要充分发挥国资、税务、工商和各种社会监督力量的威慑作用,在企业内外形成强有力的监管体系,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其次,要理顺关系,强化国有资产部门的管理职能。国有资产管理是财政工作的延伸和发展。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加强宏观调控的形式下,国资部门要积极与相关综合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理顺关系,取得各方面支持,强化管理职能,提高宏观调控能力。
l、对于国有股份制企业,要成立代表国家的产权管理监督机构,授予其管理权限,制定监督措施,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2、搞好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引导国有资产向高效率领域流动。
3、审计部门要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监察、财政和国有股份制企业监督机构密切配合,加大对国有资产流失的落实力度,地狱般地付出代价。
中国国有资产审计新思路1 .建立企业审计制度。对于国有企业,审计机关不仅要进行重点财务审计,还要根据宏观管理的需要,进行行业审计和审计调查。
2.随着企业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审计监督的形式也应多样化。审计机关应主要监督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考核企业资产保值增值,主要应该维护国有所有者权益。企业审计也应与国际接轨,构建新形式的审计监督体系。
3.建立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新型关系。审计权限的划分应以国有资产的管理关系为基础。
4.审计机关要制定一套科学全面的量化考核指标,保证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加强对股份制企业经营业绩的考核,严格执行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制定科学合理的业绩评价指标,准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
猜你喜欢:
1.国有资产管理规定
2.国有股权管理办法全文
3.最新国有股管理办法2017
4.龙头企业管理办法
5.股权投资企业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