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空战十大明星武器之一——美国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
美军的B-29轰炸机是二战空战中最新的明星武器,其战略轰炸和战场支援还不如长期浴血奋战的B-17、B-24、B-25、B-26和兰开斯特轰炸机。但俗话说:会做不如会做,做得巧不如做得巧。B-29轰炸机以其娴熟的工作抢走了一群轰炸机的风头。当B-29轰炸机出现的时候,日本法西斯已经是强弩之末,B-29的雷火燃烧着躁动不安的东洋人民。最抢镜的是B-29轰炸机投下了人类战争史上最早也是唯一两颗实战原子弹,给日本军国主义致命一击,加速了二战胜利。有了这货,才有资格入选二战空战武器明星榜。这种著名的B-29轰炸机是美国波音飞机公司生产的。二战期间被称为“史上最强轰炸机”。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军用飞机,也是世界上第一种洲际重型战略轰炸机。
美国B-29A“超级太空堡垒”轰炸机基本参数为:机长30.18m,翼展43.36m,机高8.46m,空载重量32.3t,正常起飞重量54.4t,最大起飞重量61.2t,四台18缸风冷星形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服役升限10241m,最大速度574km/h,经济巡航速度354km/h,最大作战航程6436km,实用作战半径2896km,最大转场航程9654km,背、腹、尾各有五座炮塔。12.7mm M2重机枪10—12炮(每炮携带1000发),早期20mm机关炮1炮(携带100发),总载弹量9.072吨,乘员65438人。
说起轰炸机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1年意大利和奥斯曼帝国在北非进行意土战争的时候。11日,在利比亚艾因扎拉上空,意大利海军上尉·朱利奥·加沃蒂驾驶一架“鸽子”侦察机,向土耳其陆军阵地投下4只“鸽子”。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8月30日,德国飞机飞越巴黎,投下5枚炸弹,炸死1人,炸伤2人。这是航空史上第一次飞机轰炸并杀死人。在早期的空袭中,飞行员手动投掷手榴弹或迫击炮弹以及触发引信的弹片,既不安全也不方便,于是人们就想着设计专门的航空炸弹和带车辆的飞机。世界上第一种特种轰炸机是俄罗斯伊戈尔·伊万诺维奇·西科尔斯基在1913年底研制的“伊里亚·穆罗梅茨”四发轰炸机。首次使用箱式弹架、电动投弹瞄准器和投弹瞄准器,载弹量400-800公斤。1915 2月15该型轰炸机深入德国境内进行轰炸,轰炸机首次正式走上空中战场舞台(这架西科尔斯基也是世界上第一架生产型直升机的发明者,后来进入美国,西科尔斯基公司生产的直升机是美军的主要装备,销往世界各地,包括我军仍在使用的黑鹰直升机)。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主要参战国已经生产和装备了各种型号的轰炸机,广泛用于支援地面作战和攻击后方目标。于是,轰炸机部队成为空军(陆军航空兵)的重要兵种。
B-29轰炸机研制期间,正好赶上二战爆发,所有正常程序都被打乱了。经过太多的沟壑,很难抓到架子上的鸭子。B-29轰炸机最早的设计要求是美国陆军航空兵在1938年3月向波音公司提出的,即在波音B-17“空中堡垒”轰炸机的基础上,将B-29称为“超级空中堡垒”。但由于军方资金短缺,开发启动资金不给,需要波音公司自筹资金。好在波音之前有预研,也就是编号为“316”的轰炸机设计方案。之后波音公司的设计团队几经改进,在1940年5月,拿出了“345”轰炸机的一整套设计方案。美军给它的型号是XB-29,然后参与了军方组织的新型轰炸机设计方案竞标,与洛克希德XB-30、道格拉斯XB-31、联合美国陆军航空兵对XB-29非常满意,初步确定其为美军下一代轰炸机。1940年8月,向波音公司拨款360万美元建造两架XB-29试验原型机,之后又两次追加15 XB-29试验原型机。但美国军方还是留了下来,同时还拨款给联合公司建造两架XB-32轰炸机原型机,打算一旦波音公司的XB-29项目失败,就用在上面。
1941年,波音公司全力投入XB-29模型试验和样机的研制。此时欧战已经成了一锅粥,美军在1941年5月匆忙订购了第一批仍在图纸上的250架B-29。5438+0942+10月6月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军又订购了250架B-29,3月又订购了500架。这份1017 B-29的大订单就像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把忙于样机的波音公司砸晕了。在世界航空工业史上,还没有大飞机还在图纸上就被军方大量订购的先例。这在当时被称为“30亿美元的豪赌”,是一场无情的战争,将波音公司和美国军方推上了赌桌。
波音不得不硬着头皮打破常规,提前投入生产线建设、原材料采购、员工培训等准备工作。如果B-29的样机失败,波音公司将血本无归,甚至破产。经过1942 9月21日,波音公司的第一架XB-29原型机终于进行了首次试飞。此时美军对B-29的订单已经突然增加到1664,但XB-29的试飞过程并不顺利——发动机过热起火,机翼脱落,2号原型机坠毁..大小问题不断,最终敲定。美国军方对此极为焦虑,波音公司甚至压力很大,甚至引起了罗斯福总统的不满,因为按照他的时间表,B-29应该在1943年底投入对日本的战略轰炸。幸运的是,美国陆军的陆军航空兵并没有放弃B-29。幸运的是,B-29的基本设计非常出色。波音公司更换了新发动机,将3叶螺旋桨改为4叶变距螺旋桨后,问题逐一解决。到9月1943,B-29终于定型,投入量产。以波音公司为主,贝尔公司、马丁公司被授权加入,三家总装厂火力全开投入生产。这不是几吨重的战斗机,而是空重30多吨的庞然大物。到1945年9月,B-29基本停产,短短两年,* * *生产了19型3970架B-29轰炸机(因为二战胜利,美军取消了5092架B-29总订单的后续部分),可见美国强大的军事制造能力。
时任美国陆军航空兵司令的亨利·哈雷·阿诺德将军(1886—1950)对B-29轰炸机的问世贡献巨大。阿诺德是美国陆军航空兵创始人威廉·米切尔将军(1879—1936)的坚定追随者。米切尔首先提出了“战略轰炸”的思想。他认为,只有大规模轰炸敌后重点目标,摧毁其作战基础和意志,才能减少战术杀戮,减轻平民伤亡。一战中,美国远征军驻法空军司令米切尔上校组织英法美等盟国1500余架战机对德奥等盟国进行大规模轰炸,加速了盟军的投降。这是航空作战史上最早的战略轰炸。二战爆发后,阿诺德将军敏锐地感觉到,美军必须拥有真正的“空中战舰”。他认为,新型战略轰炸机的最大飞行速度应达到640公里/小时,最大航程应超过8500公里,载弹量不应小于7吨。这是当时美国陆军航空兵提出的超级轰炸机设计招标要求。在B-29研制困难的情况下,阿诺德说服国会增加对B-29的拨款,并协调政府增加B-29的生产线。虽然联合公司研制的XB-32轰炸机比B-29早了两周首飞,但阿诺仍然没有动摇,认定B-29是陆航。可以说,没有阿诺德将军的肯定、支持和坚持,就没有B-29的辉煌。因此,人们称阿诺德为“B-29轰炸机之父”。
B-29轰炸机最大的优势是航程远,载弹量大,以今天的标准来看似乎微不足道。美制F-15E战斗机的载弹量已经超过B-29很多年了,但是航空技术水平在1930年代末还相当幼稚,B-29的性能相当惊人,尤其是无人能超越的航程。对比一下同样是航空强国的英国最好的“兰卡斯特”四发重型轰炸机。其载弹量与B-29相近,但飞行速度和高度远不及B-29,航程近2000公里。德、日、意、法的重型轰炸机和B-29比起来基本就是小儿科,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究其原因,除了实力差距之外,欧洲国家距离较近,对远程轰炸机的需求并不迫切,而美国并不迫切。二战中,美军两面夹击,不仅在遥远的欧洲和北非,也在浩瀚的太平洋和中国、印度等广大远东国家。所以美国发展远程轰炸机、战斗机、运输机的需求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强烈,才产生了世界上航程最远的B-29轰炸机、P-51战斗机、C-46运输机。
B-29轰炸机的设计和制造采用了许多新技术,如富勒襟翼、整体式翼梁、密封增压舱、遥控球形炮塔、中央火控系统、电动轰炸机、X波段搜索轰炸雷达、远程导航系统等。,这在当时都是领先世界的。特别是遥控炮塔技术首次在轰炸机上使用。8至10重机枪,机身有4个炮塔,可以通过自动中央火控对同一个空中目标进行精确射击,使B-29具有很强的自卫能力。此外,B-29配备了机载雷达,可以引导射击目标,空战能力尤其是夜间作战能力大大超过普通战斗机(部分B-29改装为夜间截击机)。在对日战略轰炸中,经常出现B-29轰炸机群击落最多的日军拦截战斗机,不是护航战斗机,而是B-29轰炸机。因此,日本战斗机飞行员甚至比护航战斗机更害怕B-29。
大批B-29轰炸机进入美军后,经过复杂的训练,在1944年春天形成战斗力,正是时候。此时,欧洲战场的德军已经陷入低迷,盟军加大了对日作战的力度。B-29轰炸机似乎是专门用来收拾小日本的,所以B-29没有在欧洲战场上使用过。早在1943年8月,为了完成罗斯福总统轰炸日本的要求,美国陆军航空兵司令阿诺德和美军参谋长马歇尔制定了1944年春使用陆基远程B-29轰炸机对日本、东北、台湾省等地实施空袭的计划,从根本上打击和动摇了日本的战争潜力。
4月至5月,美国陆军航空兵第20轰炸机兵团新装备的1944、130 B-29轰炸机相继进驻印度加尔各答和中国成都。此前,中国在成都周边新建了新津、广汉、邛崃、彭山4个B-29轰炸机机场,太平寺、双桂寺、马家寺、彭真、凤凰山5个战斗机机场(供美军14空军6个中队进驻P-47雷电战斗机和P-51。这种远程轰炸机是有的,但中国通往外国陆海的通道基本被日军封锁。成都的美军B-29所需的大量油料、弹药和零配件,不得不通过中印之间的“驼峰”航线空运。由于空运能力不足,数十架B-29轰炸机也加入了空运行列。这条航线不仅路途遥远,而且一架B-29要飞6次才能聚集足够的油弹执行一次战略轰炸任务。它还得飞到海拔更高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和横断山脉。飞行十分艰难险阻,日军空中骚扰代价极高(“驼峰”航线* * *损失飞机1500多架,美、英、中飞行员近3000人牺牲。4月26日,一架满载燃油的B-29(弹舱临时改为油舱)在空中运输中被6架日军“中岛”战斗机拦截。这架B-29在用自卫火力击落一架日本飞机后安全逃脱。这是B-29轰炸机的首次实战。6月5日,98架美军B-29从印度起飞,轰炸被日军占领的泰国曼谷铁路枢纽站等目标。这是B-29轰炸机的第一次实际轰炸。6月15日,75架美军B-29从成都起飞,轰炸了日本九州八幡帝国制铁所(其钢产量占日本总量的24%)、小仓兵工厂等地。这是1942年4月杜利特尔旅的B-25攻击东京后,美军第一次轰炸日本,开启了对日本的战略轰炸。之后,驻扎在成都的B-29轰炸机多次轰炸日军、沈阳、鞍山、台湾省等战略目标。美国B-29轰炸机上一次从中国起飞攻击日本是1945 65438+10月6日,49架B-29轰炸九州。之后,美国第20轰炸机兵团转移到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在整个“马特宏峰行动”中,B-29机队出击49次,3058架次,投下10000吨炸弹,沉重打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为日后大规模战略轰炸日本积累了宝贵经验。
驻成都美军第20轰炸机团在执行轰炸任务时,多架B-29被日军击落或因事故坠毁在中国沦陷区。我们在敌后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地方游击队,积极营救遇险的美国飞行员。为此牺牲500多人,在日伪军的围剿中救出了第20轰炸机兵团和14空军(飞虎队)的80多名飞行员。比如1944年2月7日,美军一架B-29在空袭沈阳返航途中坠毁在山西平顺县石城镇山区,11机组人员跳伞逃生。日伪军闻讯后,派出1000余人前往坠机地点搜寻美国飞行员,附近的八路军部队迅速出击,抢在日伪军之前占领了数个据点。为了找到所有跳伞的美国飞行员,八路军连夜发动群众,举着火把在茫茫森林中搜寻,终于找到了所有的美国飞行员,并给予了适当的保护。为了尽快将美军机组人员送回成都基地,八路军在太行山基地长宁川修建了专用飞机跑道,美军派出运输机将他们安全接回成都。与这些幸运儿相比,大部分获救的美国飞行员都是在我军军民的护送下,徒步数百甚至数千公里,穿越层层封锁线,历经千难万险才回到基地。比如1945年2月2日,美军一架B-29-F13侦察机(由B-29轰炸机改装而成)被日军击中,坠毁在北平郊区平谷县。冀东八路军游击队迅速救出10多名美军部队成员,然后派出300多名官兵秘密护送到延安,徒步跋涉了65438。
随着1944年美军在西太平洋的“越级反击”,美军在6月至7月先后攻占了马里亚纳群岛的主要岛屿塞班岛、关岛和天宁岛。这些岛屿距离日本东京约2400公里,完全在B-29的作战半径内。关键是海上交通便利,物流供应远比中国成都丰富。而且成都的B-29由于航程有限只能攻击日本南部的九州,所以美军把战略轰炸日本的前进基地从中国移到了这些岛屿。为此,美国陆军航空兵成立了21轰炸机兵团。在扩建日本原有机场或新建机场后,大量美军B-29轰炸机进驻三岛。1944 165438+10月24日,11 B-29轰炸机首次从塞班岛起飞轰炸日本东京。这是杜立特尔空袭东京吓坏日本天皇以来,美军首次轰炸东京。之后,马里亚纳群岛的美军B-29轰炸机群开始密集轰炸日本各大城市,空袭目标也变成了“无差别轰炸”,不分军民姓。
虽然美军空袭日本的频率和力度加大,但轰炸效果一时并不理想,尤其是每次行动至少损失四五架B-29,这引起了陆军航空兵司令阿诺德将军的不满。1945年6月,阿诺德将第20轰炸机兵团司令柯蒂斯·勒梅将军调任21轰炸机兵团司令,接替原司令汉瑟尔将军。前来“灭火”的李梅将军是一名战斗机和轰炸机飞行员。在此之前,他曾长期转战欧洲、中国和印度指挥轰炸机部队,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出色的指挥能力。李梅上台后,一改B-29白天用高爆弹轰炸日本的套路,转向夜间低空轰炸并大规模使用凝固汽油弹燃烧弹。由于日军战斗机在夜间没有机载雷达,类似于盲人,高射炮也失去了可视目标,美军B-29的损失明显减少,而燃烧弹却使日本的大量木质建筑被烧毁,伤亡呈几何级数增长,史称“李梅火袭”。因为B-29改为夜袭后与日军战机的交火减少,李梅下令拆除B-29的四个炮塔,节省炮塔和炮手的重量,装载更多的燃烧弹。
在美军陆基B-29轰炸机袭击日本的同时,1945二月16,12美军航母驶入日本近海,数千架舰载机狂轰滥炸东京和关东工业区。1942年4月第一次空袭东京后,美国海军舰载机再次轰炸日本。1945年3月,美军攻占了距离日本东京只有1080公里的日本硫磺岛,大量B-29轰炸机随后驻扎在这个轰炸日本的岛屿。3月1945,10日夜,美军334架B-29轰炸机飞临东京上空,轮番实施地毯式轰炸,投下2000多吨燃烧弹,夷平东京市区41平方公里,烧毁建筑26.7万栋。东京,当晚死了84000人,10。随后一周,B-29连续攻击名古屋、大阪、神户,一度用尽所有燃烧弹。这就是因果循环。当年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战争。现在是引火烧身,自焚。
从6月1944,6月165438+10月到8月1945,美军对日本的战略轰炸一直保持着大规模、大范围、高密度的态势,直到日本完全瘫痪。日本投降前几个月,B-29在P-51战斗机的伴随下,频繁组成500多架飞机,在日本各地实施连续空袭。轰炸目标也从工业区和大城市扩大到中等城市、港口和海上运输线(包括空投水雷),日本有98个城市遭到轰炸。海外运输线几乎被美军封锁。比如4月7日1945和4月2日146架次的B-29空袭中岛和名古屋的航空发动机工厂,基本停止了日军战斗机的生产。5月9日,327架B-29再次袭击东京,5月26日,500架B-29第三次袭击东京,将东京烧成一片废墟中的“死城”,之后再无轰炸价值。6月至7月,美军B-29轰炸机群彻底摧毁了日本各大石油化工厂,使日本石油供应捉襟见肘。
B-29轰炸机“一生”最震撼的时刻来了——1945 8月6日和9日,两架美国B-29轰炸机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几乎将这两座城市夷为平地。8月14日,仍有804架B-29被派往日本各地投弹。直到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第二天,空中的大批B-29才被基地指挥官下令返航。美国B-29轰炸机对日本出动了34000次空袭,投下了170000多吨常规炸弹。B-29轰炸机的一系列常规战略轰炸和核轰炸,对摧毁日本的军事工业基础,瓦解军民士气,加速日本投降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最终美军常规轰炸给日本造成的损失远远超过了核轰炸。常规轰炸不包括士兵,造成50多万平民死亡,70多万人受伤(两次核爆炸造成654.38+03万平民死亡,654.38+02万人受伤),日本24%的房屋成为废墟,900多万人流离失所,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基本被毁。东京是被常规炸弹破坏最严重的城市,也是世界上被常规炸弹炸死人数最多的城市。仅1945三次大爆炸就造成1400多人死亡,城市50%以上的房屋被烧毁。
虽然B-29轰炸机参战时间不长,但由于日本防空力量强大,又是日军的重要目标区域,加上1944年6月以来日军发动的有组织的“神风特攻”,部分日军战斗机飞行员直接命中B-29,B-29轰炸机损失严重,* * *因事故被击落坠毁。由于B-29机组人员众多(高达14),一旦被击中,伤亡远大于战斗机,而且由于美军的“狂轰滥炸”,坠毁的美军轰炸机飞行员如果被日军抓住,当场死伤,空中跳伞的飞行员也被日军战斗机扫射。日内瓦公约没有效果,美国B-29轰炸机机组人员死亡2982人。
美国B-29轰炸机的先进性能一度让苏联人民眼红。斯大林根据租借法案向美国请求B-29支援,被美国断然拒绝。美国必须保持对苏联战略力量的优势。怎么会在其他女生的婚纱上呢?然而人不如天。从1944年7月到10月165438+,美军在东北和日本攻击的三架B-29轰炸机因损坏迫降苏联,苏军如获至宝全部扣留。斯大林命令苏联飞机设计师图波列夫负责仿制B-29轰炸机。这是对“大卸八块”的逆向映射模仿。虽然困难重重,但聪明的俄罗斯人终于在1947年5月完成仿制并成功首飞,并将其命名为图-4轰炸机(北约称之为“公牛”)。1948进入量产,累计生产65438。B-29的仿制也极大地促进了苏联航空工业。之后苏联很多飞机上的飞行仪表、传感器、电子、电气等精密设备都与B-29有关。
1953年2月28日,新中国在石家庄机场接收了苏联赠送的12架图-4轰炸机,建立了中国乃至亚洲第一支战略轰炸机部队——空军轰炸第4独立航空团,形成了让周围流氓不敢轻举妄动的战略威慑力量。1962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期间,印度空军一直不敢用战斗机攻击解放军,就是怕印度空军用图-4轰炸新德里报复。中国空军第一架空中预警机“空警1”是上世纪60年代末由图-4轰炸机改装而成,现保存在北京中国航空博物馆。虽然1950的已经进入喷气式时代,但是图-4轰炸机就像一匹老马,一直为中国的空防安全发光发热,直到1988。虽然解放军用的是山寨版的B-29,但是干掉了正版的B-29。6月1952日夜,志愿军炮兵第62师团在守卫朝鲜平安北道郭珊火车站的防空作战中,用85毫米高射炮击落了3架美军B-29轰炸机。当晚,志愿军空军的米格-15战斗机也在新义州上空击落了两架B-29。1952年9月20日,美军一架RB-29侦察机(改进型B-29轰炸机)在对中国和上海进行空中侦察时,在长江口被空二师两架米格-15战斗机击落,这是新中国防空作战中被击落的第一架外国入侵军机。1953 65438+10月12日,又一架美军RB-29侦察机在东北安东(今丹东)凤城县上空被我空军击落。14船员3人遇难,11被俘,1955。
二战结束时,美军仍有3000多架B-29轰炸机。美国宁愿把大量的B-29送进“飞机坟场”,也不愿把它们作为“战争剩余物资”卖了换银子,因为它们是不能传播的战略武器。后来只借给英国87架B-29。朝鲜战争中,又有近千架B-29轰炸机投入战斗,以日本为基地,不仅执行战术轰炸任务,还是“空中绞杀战”的主力,出动21000余架次,投下155438+0500吨炸弹(接近二战对日投弹量),B-29损失65438。毕竟经典的B-29轰炸机是活塞机时代的产物。朝鲜战争后,逐渐被B-47和B-52喷气式轰炸机取代。到21,65438,6960年6月,美国最后一架B-29轰炸机退役,“超级空中堡垒”时代结束。
今天,在美国各地的航空博物馆里仍然可以看到十几架B-29轰炸机,其中两架保养得很好,仍然可以飞行。在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的B-29轰炸机“艾诺拉·盖伊”被复原,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尚蒂伊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分馆展出。另一架B-29轰炸机,在长崎投下原子弹的伯克的汽车,一直在俄亥俄州代顿市的美国空军博物馆展出。日本官方和右翼对此充满不满,频频向老美施压,要么撤展,要么同时展示日军伤亡内容。据说老美的回答也挺独特的——你还多想想为什么会有原子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