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是什么意思?

OSI是什么意思?

OSI是开放系统互连的缩写,意为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在OSI出现之前,计算机网络有很多架构,其中最著名的是IBM的SNA(系统网络架构)和DEC的DNA(数字网络架构)。为了解决不同体系结构网络的互连问题,ISO(不要和OSI混淆)在1981中制定了开放系统互连(OSI/RM)。该模型将网络通信分为七层,从低到高依次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第一层到第三层属于OSI参考模型的下三层,负责创建网络通信连接的链路;第四至第七层是OSI参考模型的上四层,负责端到端的数据通信。每一层都执行一定的功能,每一层都直接向其上层提供服务,各层之间相互支持,而网络通信可以自顶向下(在发送端)或自底向上(在接收端)进行。当然,并不是每一次通信都需要经过OSI的全部七层,有的甚至只需要一层对应双方。物理接口之间的传递和中继器之间的连接只需要在物理层进行;路由器之间的连接只需要经过网络层以下的三层。一般来说,双方的沟通是在对等的层面上进行的,不能在不对称的层面上进行。

OSI标准制定中采用的方法是将整个庞大复杂的问题分成几个容易处理的小问题,这就是分层架构法。在OSI中,采用了三个抽象层次,即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和协议规范。

ISO将整个通信功能分为七个等级,等级划分的原则是:

1,网络中的所有节点都具有相同的级别。

2.同一级别的不同节点具有相同的功能。

3.同一节点可以通过接口在相邻层之间进行通信。

4.每个楼层使用较低楼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较高楼层提供服务。

5.不同节点的对等层根据协议相互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