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业顾问的咨询报告怎么写?

物业管理企业经理

(1)充分体现了企业作为一种职业的管理;

(2)强调职业道德是职业经理人的生存准则;

(3)突出所有者、顾客和使用者是职业经理人永恒的直接对象;

(4)明确以企业利润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

(5)明确物业管理职业经理人的价格(收入)取决于市场、企业需求及其评价、职业经理人的个人能力、声望和影响力;

(6)物业管理职业经理人与用人单位采用合同形式,应明确责、权、利、效;按级别可分为物业管理企业管理和物业管理事务服务两类。如物业管理公司、管理处、项目经理的物业管理注册职业经理人;针对物业管理公司和小区物业管理处(服务中心)的职业经理人。职业道德应充分体现法制、敬业、诚信等重要内容。其培训课程包括:管理学概论、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资本运营、财政金融管理、企业竞争力、房地产法律法规、物业管理法律法规、经济法、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物业管理职业经理人的综合素质应体现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风险意识、客户意识、服务意识、领导力意识和全球意识。

在制定物业管理职业经理人资格评价标准时,应重点关注基本核心能力要素:

(1)战略控制能力;

②资本运作能力;

③管理决策能力;

④法律适用能力;

⑤有效学习能力;

⑥全面领导;

⑦控制国际市场的能力;

⑧创新思想观念的能力;

⑨培养企业文化的能力;

⑩建立管理团队和沟通技巧。同时,物业管理职业经理人的素质标准要与国际接轨,比如人格测量,了解个人的情绪稳定性、社会适应能力、性格倾向(内向和外向)、思维和领导力等综合情况。根据这些条件,我们可以了解和判断个人适合什么样的工作;个人兴趣测量可以了解测试者的心理需求,包括成就需求和表现需求,从而了解个人行为可能出现的情况。还有一个性取向评估,分析受试者的认知和偏好、职业动力和个人状态。

物业管理职业经理人的素质标准和核心能力的详细解构如下:

战略管理能力:

(1)分析企业生存环境的能力;

(2)综合处理情报信息的能力;

(3)阐明并传达企业愿景和使命能力;

(4)企业目标的规划能力;

(5)制定目标和策略的能力;

(6)组织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能力;

(7)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能力。

商业决策能力:

(1)市场的综合分析能力;

(2)制定商业计划的能力;

(3)选择商业计划的能力;

(4)创造和抓住市场机会的能力;

(5)整合社会资源和企业资源的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1)组织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能力;

(2)保持人力资源供求动态平衡的能力;

(3)识别、培养和合理使用人才的能力;

(4)授权和发展指导的能力;

(5)绩效评价能力。

创新能力:

(1)创新思维能力;

(2)概念创新的能力;

(3)组织创新能力;

(4)技术创新能力;

(5)制度创新能力;

(6)服务创新能力;

(7)文化创新能力;

(8)沟通和创新能力;

(9)市场创新能力。

市场开发能力:

(1)准确把握市场信息的能力;

(2)准确的市场定位能力;

(3)铸造和提升品牌能力;

(4)培育新兴市场的能力;

(5)开发潜在市场能力。

内部协作和沟通技巧:

(1)有说服力、影响力、号召力;

(2)激励、管理和约束下属的能力;

(3)管理职能的协调能力;

(4)沟通能力;

(5)表达能力;

(6)团队合作能力。

公关协调能力:

(1)与政府沟通合作能力;

(2)与媒体沟通合作的能力;

(3)与社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4)与股东沟通合作的能力;

(5)与客户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6)与合作机构的沟通协调能力。

应变和危机处理能力:

(1)环境适应性;

(2)对政策的适应性;

(3)对国际形势的适应性

(4)正确认识危机的能力;

(5)处理突发事件和解决危机的能力;

(6)寻求执行计划的可靠能力。

进取精神和风险意识:

(1)不断进取,勇于迎接挑战,能够承担风险;

(2)预测风险和消除风险;

(3)正确处理风险与收益的辩证关系;(4)把风险理解为发展机遇。

市场意识和市场导向:

(1)一切市场化;

(2)了解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特点,可以预测产业发展趋势;

(3)具有市场洞察力,善于利用市场机会;

(4)善于开发市场资源。

自我管理意识:

(1)自信和自我肯定;

(2)自律和自控能力;

(3)客观公正,坦诚待人,团结协作,尊重规则;

(4)有效的时间管理;

(5)合理分配智力和体能;

(6)建立和管理自己的良好心智模式;

(7)重视个人信用管理。

奉献和尽职调查:

(1)兢兢业业,忠于职业角色;

(2)以身作则,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

(3)保持积极热情的工作态度。

国际意识:

(1)擅长开发国际合作资源,设计组织国际战略联盟;

(2)具有国际竞争意识;

(3)促进企业国际化;

(4)善于捕捉国际商机。

物业管理职业经理人道德诚信体系

在构建物业管理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同时,还应努力构建物业管理职业经理人的诚信机制和体系。作为物业管理的职业经理人,首先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个人信用,对股东和业主负责,对企业忠诚,严守企业商业秘密等。这些都是一个物业管理职业经理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和个人信用。

在中国,职业经理人刚刚兴起,还缺乏像发达国家那样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和业绩跟踪体系。企业一方面需要引进职业经理人,尤其是负责整体管理的高级职业经理人,另一方面又担心用人不当,尤其是在关键岗位上,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其中,社会中介组织可以在职业经理人信用评价体系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比如,社会中介机构可以为职业经理人提供培训指导、推荐和跟踪记录,从而建立相对完整的职业经理人信用档案和绩效跟踪体系,对职业经理人有全面客观的评价,为企业用人单位和职业经理人职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在国外,职业经理人行业协会一方面代表会员利益开展大量工作,另一方面约束会员行为,实行严格的行业自律。例如,加州最大的行业组织加州会计师协会拥有3万名会员,其“杰出服务奖”每年颁发一次,授予那些为企业提供长期卓越服务的杰出人士。同时,如果协会发现有会员违反行业规范,会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比如取消会员资格,禁止从业人员从事本行业工作。这种惩罚非常有效,不合规的会员将很难在这个行业立足。我国物业管理职业经理人诚信机制和制度的建立可以借鉴。

当然,对于个人物业管理职业经理人来说,再好的信用机制和制度也不一定管用,核心还是要看物业管理职业经理人的个人修养。因为人不一样,同样是人,道德品质也不一样。无论外力如何向职业经理人灌输道德品质和个人修养,仍然不能完全解决每个物业管理职业经理人的道德问题。所以股东或者企业在选择职业经理人的时候要注意道德品质的问题,要真正用道德水准高的人,而不仅仅是有能力的人。中国不缺企业家,不缺想当老板的人,但不缺愿意忠实为老板服务的有道德的职业经理人。我国的物业管理行业和物业管理企业能否发展,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职业物业管理管理者的道德水平和职业素养。

浅析物业管理中职业经理人的制度推广

与发达国家职业经理人100年的发展历程相比,中国的职业经理人只能说是处于起步阶段。是真正经理人的出现,是在1978改革开放之后;对经理职业化的第一次呼吁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1994《公司法》正式实施,为管理者职业化提供了法律依据。中国加入WTO后,呼唤职业经理人的呼声空前高涨。而将职业经理人引入物业管理行业的想法,是在2002年以后,报刊上的相关研究文章才在行业内发表的。因此,有必要对物业管理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推广进行分析。

1.政府要制定物业管理职业经理人标准和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制定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管理办法,倡导推行物业管理职业经理人注册制度,支持建立规范的职业经理人市场。国家和各省市成立了物业管理职业经理人考评督导委员会,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经过严格的考核和考评,颁发了物业管理职业经理人执业证书。

2.目前国内还没有权威的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中介机构。虽然国家有关部委已经认识到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标准的重要性,甚至一些部门已经把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标准列入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但总体上看,仍然缺乏符合市场经济和企业要求的相关职业标准体系和职业资格认证晋升制度。从发展趋势和长远来看,这项工作不应该是政府的职能。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建立真正符合我国企业需求的职业经理人标准体系,才能促进我国职业经理人阶层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政府应引导和支持物业管理职业经理人的社会中介组织。社会中介组织通过学习研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探索建立职业经理人培训体系和成长机制,争取项目立项。

3.政府应鼓励部分高校设立专业物业管理经理,以培训课程培养专业物业管理经理。同时,支持物业管理成熟、具备条件的省市建立物业管理职业经理人培训学院和基地。根据高校、培训学院、基地的师资队伍和教学水平,包括学习时间的长短和政府批准的培训培训类别,授予物业管理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

4.明确注册物业管理职业经理人的权利,使其具有极高的含金量。使其能够受聘于物业管理公司开展物业管理相关业务,包括物业管理专职看护服务、物业管理顾问咨询服务、参与物业管理项目投标等;受聘于业主委员会开展物业管理相关业务,包括物业管理咨询;设立物业管理企业和物业管理经理室,开展与物业管理相关的业务,包括专职看护服务、咨询服务、教育培训服务,参与物业管理项目投标,策划物业管理企业和物业管理项目,作为第三方见证物业管理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业主委员会之间的物业管理活动;对物业管理专业管理人员所在单位的物业管理项目进行管理服务指导和监督;

5.对于物业管理企业来说,要把物业管理职业经理人的招聘和培养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把职业经理人的培养列入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管理的规划;创新开展职业经理人理论和能力培训,提高职业经理人自我学习的终身培训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