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总结:非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分析

实施前的思考:

推行员工持股计划首先需要明确的几个重要问题:

1为什么要进行员工持股?目的决定作用的规则和机制。员工持股一般分为投资型、激励型和福利型。所以也会设计不同的持股方案来达到目的。

2长期股权假设,员工持股会改变股权结构,应考虑长期股权假设,包括未来上市计划;还要考虑股份比例对员工激励的作用。比如比例太小不能起到激励作用,比例太大使公司失去控制。

4谁来进入持股计划:股权过于分散、均匀或集中,就难以激励和留住核心人才。

4员工出资方式/股权定价:现金出资或劳务出资应充分考虑候选员工的出资能力及其预期。还要考虑股票定价对员工和公司利益的影响。

5股权流动的设计和管理规则定义:如果股权授予、股权流动、股权退出等管理规则没有前瞻性的安排,会导致后续问题,如激励约束无效、股权外流、回购成本高等。需要平衡员工激励和决策效率。

6成本承受能力:实施员工持股会产生长期成本,会增加劳动力成本和税收水平。一般建议以资金或资源为主要竞争力的企业不需要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以人才为竞争来源的企业适合实施员工持股计划。

员工持股的好处:

1激励:员工持股计划使员工具有劳动者和公司所有者的双重角色,可以分享公司发展的成果,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和积极性;

2风险共担:通过员工持股计划,让劳动者和所有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挖掘公司内在成长的驱动力,提高公司自身的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

3.优化公司组织:员工参与员工持股计划获得公司股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公司股东的构成,员工作为股东参与公司的日常管理,将促进公司治理的完善;

4内部融资:员工参与持股计划需要支付现金购买公司股份,因此可以根据股份大小实现不同程度的内部融资。

3.员工持股模式

1个人直接持股。

2成立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持股平台

3设立有限合伙企业作为持股平台

4效仿华为:通过员工持股会。员工只享有分红权,没有买卖股票、参与决策或退出资本市场的权利。

常见的员工持股方式有:设立有限合伙企业。原企业实际控制人或一致行动人作为普通合伙人,其他均为有限合伙人。

总结一下:首先要评估员工持股计划是否有利于公司未来发展;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聘请专业团队,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讨论拟定员工持股计划。充分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战略安排。最后,在机制安排合理的情况下,选择相对低成本的方式。员工持股意向明确后,再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