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产能上升的“大冒险”

文|王赢

编辑|王立峰

严重不及预期的业绩预告打击了东方日盛(300118。SZ),其6月26日开盘价接近9% 65438,随后跌幅收窄。截至收盘,东方日盛股价收于23.12元,跌幅4.07%,总市值。

东方日盛,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龙头企业之一,2010年9月登陆创业板。公司总部位于浙江宁波宁海县,实际控制人为林海峰。据PV Tech最新数据显示,东方日盛在2021年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排名中位列第六。

根据东方日盛25日晚间发布的2021业绩预告,2021.1.131.7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当年未归母净利润为亏损,亏损5.95亿元-613万元,亏损率同比增长超过160%。

业绩预测严重低于组织的一致预期。此前机构普遍预计,东方日盛2021年有望实现净利润6543.8+0.83亿元(Wind一致预测),同比增速555%;收入方面,不如机构预测。机构一致预测2021年收入增长可达205.7亿元,增速约28%。实际营收不超过194亿元,同比增速略高于20%。

超预期的业绩增速也可能影响这家光伏龙头的再融资,从而影响其雄心勃勃的投资计划。一年前,东方日盛因为业绩亏损,被迫放弃可转债再融资计划。

大容量“冒险”

一个月前,东方日盛刚刚抛出了雄心勃勃的光伏组件和电站投资计划,以抓住中国绿色能源的市场机遇,但其账面上捉襟见肘的现金流构成了最大的挑战。

这份发布于去年2月27日65438的公告显示,东方日盛将在内蒙古固阳金山工业园建设增量配电网一体化示范项目(二期),总投资446.5亿元。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1三季度末,东方日盛账面货币资金余额不足61亿元。单看这一科目,项目投资总资金缺口高达386亿元。公司在公告中提醒投资者注意本项目可能存在的“现金流动性风险”。

鉴于投资巨大,公司还表示,为缓解现金流压力,将坚持“适度持有、滚动发展”的思路。

东方日盛的产能是“有风险的”,这是中国政府双碳路线目标所鼓励的。中国将在2030年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些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的稳定增长。因此,包括太阳能电池在内的光伏产业进入了黄金发展期。美好的市场前景吸引各种光伏组件企业投产扩大产能。

从2017开始的5年里,东方日盛的固定资产增长了5倍,到2021第三季度末达到1065438+7500万元,而且还在扩张的路上。加上去年2月底披露的446.5亿元光伏组件及电站投资计划,目前公布的投资项目合计787亿元。

产能扩张伴随着积极的融资。股票、银行贷款等。所有的融资方式都是这家公司采用的吗?自2017以来,东方日盛通过这些方式累计融资超过330亿元。如果不是2021年初发行可转债失败,东方日盛累计融资将超过360亿元。

杠杆率也在上升。财务数据显示,东方日盛资产负债率由2065,438+06年末的60.29%上升65,438+08个百分点,至去年三季度末的68.29%。杠杆的上升意味着金融风险的增加。

这将制约东方日盛接下来的再融资能力。

为筹集资金,自2021年6月以来,东方日盛先后出售江苏九九九科技、江苏太古新材、多家境内外电站资产股权,处置各类资产7项,共收回资金约48亿元。

不过,即使加上这些处置资产的现金流入,东方日盛的账面资本最高也在865438+亿元左右(前述处置资产部分发生在去年第三季度)。对于去年底446.5亿元的投资项目来说,这意味着总资金缺口超过360亿元。

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也不理想。财报显示,公司2021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仅为3.92亿元,远远不能满足资本扩张的需求。

融资方式不明

光有野心是不够的,你还得有钱。

公司公告,本次对外投资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公司没有说明具体的自筹方式,是发行股票,还是借款,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从杠杆率和风险来看,几乎没有借贷的空间;完全通过增发来满足资金缺口也不现实,会导致控股股东权益被严重稀释。假设全部通过增发完成,上述360亿元的资金缺口需要发行超过12亿股(按目前市场20天移动平均线计算),实际控制人林海峰的股权将被严重稀释。

增发股份也会稀释其他股东的权益。东方日盛抛出446.5亿元的巨额投资计划后,公司股价连续下跌,迄今跌幅近30%。

接下来的问题是,东方日盛需要发行多少股份才能满足投资需求?

在不考虑批量融资和批量建设能力的情况下,假设募资后资本结构保持稳定,即资产负债率为68%,上述360亿元的资本缺口需要通过发行股票募集资金115亿元。按照目前的20天均价,需要4亿新股。

从这个角度来看,随着新股配售的完成,目前的股东权益实际上会被稀释30%左右。

针对公司目前扩产存在的资金缺口、未来可能的融资方式、实际控制人林海峰是否会参与认购等问题,《读书一校》就这些问题采访了东方日盛,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连续两年扣除后的亏损

东方日盛盈利能力堪忧,连续两年扣非后亏损。

由于2020年扣非净利润亏损6543.8+350亿元,东方日盛也无缘可转债发行。2021年,虽然全年业绩预告显示净亏损0.35亿-0.53亿元,但这一结果是转让光伏电站产生的2.4亿元和转让股权产生的5.6亿元非经常性损益带来的。如果扣除这些非经常性项目的影响,东方日盛去年的净亏损实际为5.95亿元-665,438+03万元,同比亏损呈扩大趋势。

东方日盛盈利能力严重不足,受到上游材料价格上涨的不利影响。

东方日盛虽然处于太阳能产业链的上游,但行业地位其实很尴尬。长期以来,东方日盛在光伏制造端的布局仅限于电池和组件两端,并没有进行整合。

一旦上游硅料价格上涨,东方日盛的组件利润将受到严重挤压。财务报表清楚地揭示了这一趋势。2020年前后,硅料价格上涨相对平缓时,东方日盛毛利率可超过20%,最低可维持在13.65%。

进入2021后,情况完全变了。受光伏上下游供需严重错配影响,硅料价格一度涨至27万元/吨的历史高位,同步带动硅片价格上调。这意味着东方的上升成本大幅上升,因此去年第三季度毛利率骤降至7.94%。

但根据公司年度业绩预告,由于上游原材料尤其是硅料和硅片价格上涨,公司组件订单销售价格提前签约且组件销售价格增速慢于上游原材料,导致组件销售毛利较较低,影响营业利润约9.4亿元。

现金流情况不好,利润承受成本压力大。东方日盛说服股东购买其新出售的股票是一门艺术。

最近东方日盛频频接受媒体采访,文章中不乏转型、改革、危机感等字眼。孙跃茂总裁曾表示对未来的融资能力充满信心。“随着滁州和马来生产基地的投产,公司产能大幅提升,出货量也会增加。企业的组织机构做了一些调整,运营体系得到了加强,未来的盈利能力会有很大提高。”

也有机构预测,随着上游硅材料产能的逐步释放,2022年硅材料价格将有所下降,光伏组件毛利率将有所回升,届时东方日盛利润将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