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金凤的性格故事

2003年6月,林金凤从上海产权交易所拍卖获得贵州茅台12万法人股,并一直持有。截至2065.438+02,654.38年2月5日,辛颖投资持有贵州茅台368.33万股,市值7亿元,收益率57倍。

2013 10月29日,65438+林金凤宣布增持茅台(具体金额未公布)。这是林金凤入股茅台十年来的第一次,也是近三年来的第一次入股。

1989年,还在读高三的林金凤,偶然和父亲一起走进了深交所,从此再也没有离开。在上大学之前,林金凤阅读了所有关于金融原理的书籍。大一的时候,林金凤用6000元的学费开始了他的第一次投资。大学毕业时,林金凤已经是百万富翁了。

他在2003年创立的深圳辛颖投资有限公司(后来的辛颖投资集团),在过去的9年里,其净值增长了20多倍,年复合增长率为42.04%,大大跑赢了市场。2011年,他将目光投向了资产管理领域,辛颖瑞丰投资管理企业由辛颖集团发起成立。

林金凤投资茅台并非偶然。在投资茅台之前,他研究了白酒行业所有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和年报,连材料上的小备注都没有放过。2001茅台上市前,林金凤关注了5年,也关注了五粮液(当时最后抢手的酒)、沱牌等白酒企业。在明确把茅台作为调研对象的时候,他做了很多工作:他和茅台深圳办事处的经理以及茅台经销商进行了一天的座谈。进行消费者调查,每个周末去商场,对所有买酒的消费者进行访谈调查,包括了解他们为什么买红酒/黄酒而不买白酒,为什么买五粮液而不买茅台等等。

在调查过程中,一次‘消费体验’对他触动很大:“喝过茅台的人,对茅台的偏好很高,会继续购买,但对其他酒的忠诚度没有那么高。”这并没有体现在年报或任何材料中,而是来源于对数百名消费者的个人调查。

正是出于这种全方位的调查研究,林金凤决定收购贵州茅台。“当时几乎所有的资金都投进去了。”林金凤是首批购买茅台的投资者之一。他从2003年底就一直持有。回想起第一次参加茅台股东大会,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我受茅台邀请,从深圳到贵阳,然后坐了7个小时的山路,到了茅台镇。我见到了季克良董事长、袁仁国总经理等一大批高管,他们接待我非常热情。”

自2003年被收购以来,贵州茅台为林金凤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在过去的9年里,林金凤没有出售一股股票。2003年,辛颖投资是茅台的第六大股东。多年来,各种基金公司来来去去,林金凤始终不为所动。2012,10,茅台2065438+。2013 1,茅台第十大股东林金凤宣布增持茅台。

2007年,林金凤再次投资白酒企业,成为陕西西凤酒的第二大股东。

2009年9月中旬,深圳市辛颖创业投资公司正式收购安徽双轮酒业有限公司100%股份,根据安徽蚌埠产权交易所挂牌信息,本次交易底价为2.09亿元,实际收购价格约为4亿元。除了2.09亿元的品牌和基建,还包括近2亿元的白酒资产和其他资产。2011年8月,林金凤出任双轮酒业董事长。从2012,11开始,白酒熊市不跌的神话破灭了。对于塑化剂问题,林金凤表示,在酒的生产过程中,有一些环节与塑料制品接触,可能会导致塑料溶解,导致塑化剂超标的问题。

此外,对于目前投资者担心的白酒产能过剩和白酒拐点的问题,林金凤认为:“白酒行业的黄金十年已经过去了,不可能再这样增长了。中国的3万家白酒企业在最近五年一直在扩大生产,市场供过于求。竞争会更加激烈。”

但对于茅台等高端白酒,他还是看好的。“其实每个行业都有好企业和差企业。为什么我们还坚持持有茅台?因为茅台一直在创新,一直是白酒行业的领头羊,背后的潜力还是比较大的。”

至于双轮酒厂,林金凤作为董事长,不在乎双轮短期能赚多少钱,而是希望有长期价值。“我们致力于酿造中国最好的葡萄酒。只要质量提高了,我们自然会赚钱。”在林金凤看来,工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企业家和创新才是国家的未来,而不是金融和资本市场。

在多年投资的长期思考中,林金凤总结了当前市场的“两个浪费”——“太多人把钱浪费在投机上;年轻的创业者都认为投资好而放弃实业是对全社会资产配置的浪费,这也导致中国失去了工业基础。”

2009年9月,辛颖出资4亿元收购安徽双轮酒业100%股份,三个月完成股份制改造。双轮酒业完成了安徽白酒企业中速度最快、资产遗留问题解决最彻底的企业制度转换。2011,林金凤被任命为双轮酒业董事长,全面参与双轮酒业的经营管理。

2012是二郎变法的第三年。从1949成立至今,这个曾经的国有第一酒厂与* * *和中国* * *一起成长。60年来,经历了风风雨雨:在1999和2000年的挣扎之后,二郎推出《高炉家》打破困局。

辛颖收购二郎三年来,二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重组的大背景下,二郎正在通过新的规划寻求新的未来:建立新的管理团队,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研发新产品,完善产品线...为Erlang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2008年至2009年,尽管全球经济危机寒流来袭,但双轮酒业仍保持稳定增长。2010年6月,双轮酒业重新调整产品结构,以“高炉”品牌为核心,打造和谐年份高炉、高炉、高炉系列酒。其中,“高炉家和谐年份酒”作为新的主打产品诞生。2011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其中,年份系列产品上市仅一年多,就实现销售额3.5亿元。

这一切都说明,辛颖对于两轮车的动力并不是一个“钱”字,而是借助“资本”将两轮车推向更高的起点。

林金凤坦言,二郎不同于他投资的其他白酒企业。他投资二郎做生意。他会把二郎当成自己的孩子,支持企业发展,承诺绝不卖二郎。

林金凤认为,做生意和投资一样,要有长远的目标,要长期的专注和投入。对于双轮,林金凤始终坚持长期价值投资的理念。他不在乎两轮车短期能赚多少钱,而是希望有长期价值。他经常对两轮团队说的一句话是:只要有长期价值,就一定要做;只要首先对客户有利,就一定要做。

林金凤非常重视双轮酒业的产品质量控制。双轮酒业是安徽白酒企业中品酒师数量最多的。林金凤强调质量是最根本的策略。企业今天为提升品质所做的一切,消费者在消费时都能感受到,也能体会到经营者对生产管理能力的重视和为消费者提供最好产品的诚意。

作为双轮酒业的董事长,林金凤认为自己对双轮最大的改变就是让双轮坚定地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天天向上。“我相信,做好每一件事,未来都会有好的回报。”这是林金凤的哲学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