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临港新区无人驾驶产业打造国内最丰富的测试场景。
8月23日,上海临港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测试示范区开园,这意味着我国首个海陆空无人系统综合示范区正在建设中,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
2018年5月,临港区发布《无人系统陆海空综合示范区规划方案》,提出建设国内场景最丰富、功能最完善的无人封闭场地,面向全国无人企业开放,提供无人测试方法研究和一体化数据管理。
根据规划,无人系统综合示范区一期将建设总长4.7公里的无人封闭测试道路、封闭测试场地和部分开放道路测试区域、面积约1平方公里的滴水湖无人船测试场地、直径6公里、高度200米的两个低空通航飞行空域。试验区的面积将根据发展需要扩大。
此次开放的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测试示范区是陆海空的“陆地”,将分三期建设。截至目前,一期已建成并投入试运营,包括26.1km开放测试道路、3km2封闭测试区域和数据中心,区域实现4G、5G网络全覆盖,初步建立车路协同智能交通系统环境。
上海临港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测试示范区由临港新区管委会规划投资,整合了上海临港科技创新城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技术和管理资源,* * *共同成立上海临港智能网联汽车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商演智联),负责园区的运营管理,并为其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与目前国内已投入使用的试验区相比,顾长实表示,临港试验示范区具有路况更好、区域范围更大、场景更科学丰富、网络连接功能更强、提升空间更大、产品覆盖更全、试验环境更真实、技术支撑更强等特点。
“第二阶段将开启更多的应用场景,比如从地铁站到公园的无人出租车、无人小巴、物流区域的无人扫地机等等。”顾长实表示,无人驾驶还在发展中,需要大量的技术和设施来验证,帮助行业制定标准和规范,这也将更快地推动产业发展。
据介绍,上海临港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测试示范区是参考国内外无人驾驶测试规划标准,以及国内外先进测试场地情况而建设的。根据国内外主流企业的设计场景需求,结合全国交通事故数据库,非常适合中国道路交通特点和智能网联汽车落地中国的发展。
自2003年开发建设以来,临港地区聚集了SAIC荣威、SAIC大通、马切科技、布雷顿、华人运通、纽瓦克科技等汽车企业和科大讯飞、地平线、主线科技、途胜未来等人工智能企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