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担保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对外担保,一旦被担保方出现问题,将导致上市公司巨额亏损。
股票上的阴影
公司能否从事对外担保,法律上显然没有禁止。公司对外担保虽然也是经营项目,但属于非常规的经营行为,法律并不一定授权由公司管理层行使。
公司一旦承担担保责任,必然会对公司尤其是股东的利益产生直接影响。再加上多年来现实中随处可见的董事、经理违法担保行为带来的负面效应,立法者认为公司对外担保的决定权必须由公司所有者——股东来行使。
扩展数据
对外担保的形式
包括保证、抵押和质押
对外担保的审批和备案
(一)银行提供的对外担保:对境内外机构提供的融资性对外担保余额实行指标管理,指标不得超过本外币实收资本或外汇净资产的50%;
取消融资性对外担保的资格条件;非融资性担保的风险管理要求担保人或受益人中有一方为境内法人,或至少有一方为境内机构在境外依法设立或持有的机构。银行的对外担保业绩不需要外管局审批。
(二)中资非银行金融机构:余额管理与个别审批相结合。
(3)国内企业
1.担保人必须是担保人在境内外依法设立并直接或间接控股的企业;
2、担保人不得是连续三年亏损的企业,但资源开发企业除外;净资产应为正;
3.对担保人的要求:担保余额不超过净资产的50%,净资产与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15%。
百度百科-外部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