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企业加权资本成本率与非负债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率的关系

负债经营是指债务人或企业以银行信用或商业信用的形式使用债权人或他人的资金,以扩大企业规模,增加经营能力和竞争力。因此,负债经营自然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企业的必然选择。但债务是要偿还的,企业的债务管理必须以具体的偿还责任和一定的偿债能力为保证,讲求债务规模、债务结构和债务效益,否则企业就可能陷入坏账危机。因此,有必要对企业债务管理的利弊进行分析,以便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解决。

企业债务管理的好处

——企业债务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于投资者来说,债权收益率是固定的,到期一般可以收回本金,除非企业资不抵债,进行清算。风险比股权投资小,要求的收益率也相应低,债务融资的成本也比股权融资低。因此,债务资本的成本低于权益资本。此外,债务管理可以受益于“减税效应”。由于债务的利息费用在税前支付,企业可以获得减少所得税的好处。在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下,当资金总量固定时,一定比例的负债经营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负债经营给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因为向债权人支付利息是一项与企业利润水平无关的固定支出,当企业利润率高于债务资金成本时,企业的收益会有更大程度的增加,即财务杠杆效应。同时,企业可以利用负债节省下来的自有资金创造新的利润。因此,一定程度的债务管理对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债务管理可以使企业受益于通货膨胀。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下,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但企业债务偿还仍以其账面价值为基础,不考虑通货膨胀。这样,企业实际偿还的真实价值低于借入的货币的真实价值,使企业获得了货币贬值的收益。

-债务管理有利于维护公司控制权。企业在筹集资金时,如果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资本,必然导致股权分散,影响现有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举债筹资可以在不影响企业控制权的情况下增加企业资金来源,有利于现有股东的控制。

-债务管理也是公司改善治理机制的一个外部监督因素。企业债务不仅是一种融资手段,还可以通过优化资本结构,引入债权人的监督,降低股东和管理者的代理成本。债权人为了保证自身资本的回收和增值,当然会关注企业的经营情况,这就无形中监督了管理者,从而降低了股东监督管理者的成本。债务不仅是企业融资的手段,也是公司改善治理机制的外部监督因素的引入。

债务管理的风险

——“财务杠杆效应”的负面效应。当企业面临经济发展低迷或其他原因导致的经营困难时,由于固定利息的负担,当资金利润率下降时,投资者的收益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

-破产风险。对于负债经营,企业负有到期还本付息的法律责任。如果企业无法从以债务方式筹集的资金投资项目中获得预期收益率,或者企业整体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恶化,或者企业短期资本运作不当,这些因素不仅会导致企业利润大幅下降,还会使企业面临资不抵债的风险。因此,企业可能会资金短缺,被迫低价拍卖或抵押资产。

-再融资风险。由于负债经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增加,对债权人的担保程度降低,企业投资者也因为企业的风险增加而要求更高的收益率。作为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的补偿,将大大增加企业发行股票、债券等贷款筹集资金的成本和难度。

企业应该如何适度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