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基金时,如何选择债券基金进行投资?

01持有期正收益概率如果是发行时间较长的基金,我们除了可以看它近一年或者两三年的收益率,还可以看这只基金持有期正收益的概率。

那么持有期的正收益概率是多少呢?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持有期,一个是正收益概率。

持有期就是你购买一只基金的时间长度。比如你持有半年,持有期就是半年。

正收益的概率是收益大于0的概率,通过历史数据计算得出。

下面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们准备买一只债券基金,然后我们预计持有这个债基半年(180天)。

另外,这只债券基金已经运作了三年,所以我们需要了解的是这三年中任何时候买入并持有一段时间的这只基金的收益。

然后通过统计方法计算出正收益的概率如下:

因为我们预计持有半年,所以我们主要关注的是过去180天持有正收益的概率。如你所见,正收益的概率是95.2%。

这意味着,按照以往的表现,如果买入并持有180天,有95.2%的概率不亏损。

这个指标对我们的意义在于,我们至少可以从过去的情况来大致判断这只基金投资业绩的稳定性,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进行投资决策。

基金运作时间越长,数据越多,这个指标就越可信。

02规模在买够债券基金的过程中,还可以看规模和持有人结构。有朋友会问,这两个因素对债券基金未来的业绩有什么影响吗?边肖解释说:

首先,债券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规模对它们的影响不同。

对于债券基金来说,规模越大,投资的议价能力越大。与股市相比,债市的交易规模非常巨大,随便买一笔债券交易就可能涉及上亿的投资;

而且债券市场不像股票市场那样活跃,基本上是双边交易,所以规模决定了与交易对手的议价能力;

同时,基金规模越大,可以参与的债券交易越多,投机机会和品种就越多,整体风险也就越分散。

对于股票型基金来说,规模越大,冲击成本会越明显,这并不十分有利于积极投入投资运作的基金经理。

拿顺豪股票(002565。SZ)为例。如果A基金的规模是2亿,B基金的规模是70亿,那么两只基金的投资策略和产品设计是完全一致的。

假设A、B两只基金都要买这只股票。目前顺豪股份流通市值70亿元,日均成交额约50万元(1月平均654.38+00.5万元)。

考虑到监管要求的双5%限制,基金A可以买入65438+1亿元的顺昊股份,基金B可以买入3.5亿元的顺昊股份。

可以明显看出,基金B的3.5亿元买入顺昊股份,更容易拉高股价,拉长建仓时间。

这两个原因会导致建仓成本增加,而基金A在购买顺豪股份时对股价的影响远小于基金B,所以规模对主动管理的股票型基金的影响不是很积极。

所以我们买债券基金的时候,尽量选择大一点的,买股票基金的时候,尽量选择适中的。

3.支架结构

所谓持有人结构,是指持有一只基金的投资者的性质。我们通常把投资者分为两类: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这两类投资者对基金产品有什么影响?

经常关注银行的朋友一定听说过银行委外业务,其实是银行理财业务的延伸。银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后,委托给公募基金管理人进行管理,这就是银行外包。

对于公开募集基金,通常会设立一个公开募集的产品来承接此类基金。这类产品有一个比较隐晦的名字,叫做机构定制产品。

通常披着债券基金的马甲,深藏不露。从外表看,它和普通的债券基金一模一样,但我们也有办法识别它们。

具体方法是,我们可以从定期披露的报告中查看债券基金的持有人结构。一般来说,机构持股80%以上的基金基本都是定制基金。

那么这些基金和普通的债券基金有什么区别呢?因为这个比较复杂,边肖简单说了两个区别。

第一,投资标的存在差异。机构定制的债券基金通常投资期限较长的债券,可能会触及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债券。

第二,投资目标有差异。普通债券基金通常更注重控制投资风险,而机构定制的债券基金通常更注重回报目标。

这导致组织的定制产品总能产生较高的收益,这也是合理的。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银行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是4.5%,外包公募基金的收益达不到4.5%,那么银行就要还。

由于机构定制的债券基金和普通债券基金都是公募基金,这两种类型的基金我们都可以买,但是机构定制的公募基金是深藏不露的,不会专门营销。

所以,如果买不到自己喜欢的银行理财产品,或者觉得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其实购买定制的债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