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大众:“梦醒”泸州
65438年2月2日,江淮大众宣布公司正式更名为大众汽车(安徽),大众中国由持股50%变更为持股75%,获得合资公司的主导地位。此外,大众将正式持有江淮汽车股东姜奇控股50%的股权,而姜奇控股持有江淮25%的股权,相当于大众间接持有江淮12.5%的股权。
不到一周后,大众(安徽)举行揭牌仪式,宣布投资200亿元在合肥建设产能30万辆的新工厂。其产品以集团为基础?MEB?模块化电驱动平台,首款车型将于2023年投产。
回顾大众和江淮在一起的三年,似乎可以用一条双向主线串联起来:大众在华盈利,江淮寻求支持。但让我没想到的是,两个“奇怪的同床异梦”的合作变化如此之快。
“江淮大众要黄了”这次是真的。
大众与江淮合作之初,一度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2017至12,大众和JAC各持股50%,成立了JAC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这是继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之后,大众在中国的第三家合资工厂。
根据协议,JAC大众将合作研发、生产和销售基于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
合作敲定后,JAC大众的项目进展迅速。首款新车于2018年4月上市。思豪E20X,但新品没有使用大众车标或江淮车标,而是作为新品牌思豪出现;2018年2月,江淮大众R&D中心奠基。公司还在安徽合肥举行了隆重的开工仪式,计划于2018年底前开工建设。
然而,这两个项目的进展速度远远不够。作为JAC大众推出的首款车,思豪E20X直到2019年9月才正式上市。原因据说是大众认为“成品技术质量不达标”。其次,江淮大众的R&D中心并没有按计划在2018年底开工,接下来的2019也没有太大的进展。
从JAC公布的2019财报来看,JAC大众的主要资产是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对工厂等固定资产的投入很少,可见当时JAC大众的合作并没有实质性进展。
当时“江淮大众要黄了”的声音此起彼伏,后来大众也确实表现出抛弃江淮的想法,机会来自西雅特。
按照原计划,JAC大众将在2021年引入西雅特品牌,生产西雅特纯电动汽车。然而,今年5月初,大众集团对全球业务进行了调整,宣布将接管代号为“MEB?参赛作品“电动车项目。大众集团表示:“西雅特的退出与西雅特推迟进入中国有关。到那时,与JAC的合作将不再有意义。”
这意味着江淮间接出局了。
用股权换技术,“去江淮”也无妨。
当然,并不仅仅是西亚特的曲线入华计划失败,JAC大众的表现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市场表现来看,江淮大众推出的思豪品牌初期发展十分乏力,上市的思豪E20X也不被市场看好。数据显示,上市4个月,思豪E20X累计销量仅为3875辆。2020年销量直接达到低谷,从1到10,思豪E20X销量只有1辆。
与此同时,江淮还处于连年亏损的窘境。在JAC发布的三季报中,JAC总营收为401亿元,同比增长7.7%,但利润下滑迅速,净利润为4200万元,同比下降651.8%。更为严重的是,扣非净利润为亏损9654.38+0亿元,同比下滑985.38+02%。这说明JAC严重入不敷出。
但现在看来,可能正是因为合作伙伴的弱势,大众才成功促成了股比的拉开。
今年5月,大众中国与姜奇控股就江淮大众的增资项目达成协议。大众中国将持有姜奇控股50%的股份,然后将其在江淮大众的股份增加到75%。合资公司正式更名为大众汽车(安徽)。
谈判桌上总是免不了你来我往,但面对江淮大众的步步“去江淮”,江淮并没有表现出拒绝。从表面上看,大众获得了控制权,但从江淮的角度来看,这次合作并不亏。
近两年,大众将德国VDA质量管理体系引入江淮,投资2亿元升级生产线。从江淮佳悦系列的佳悦A5到佳悦X7、X4等车型,无一例外都能看到“德系品质”的影子。此外,实现技术和品牌升级也符合JAC最初的合资诉求。
此外,根据协议,大众集团还承诺授予江淮大众4~5大众集团品牌产品。计划中的产品将基于其纯电动平台打造,大众集团也将优先向江淮大众引入b级车和C级车,包括纯电动汽车、燃油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及潜在的商用车产品。
再造一个"新江淮",郝的思想已成为历史。
但大众(安徽)的股比变更尘埃落定后,大众(安徽)将不再与江淮新能源团队合作,江淮汽车需要开始寻找出路。另一方面,对于大众集团来说,75%的股比意味着绝对的话语权,其计划中的第一件事似乎就是盘活产品和销售渠道,迅速抹去江淮的痕迹。
四号品牌已被大众汽车(安徽)召回JAC。目前大众(安徽)已无产品在售,营销工作正式进入暂停状态,等待大众(安徽)新产品投产销售。据了解,原四好新能源经销商在江淮大众股比变更前已被“辞退”,江淮和大众等额支付经销商建设和运营费用。不出意外的话,大众(安徽)成立后将重建渠道。
如果所有计划都能达到预期,就相当于再造了一个完全大众化的“新江淮”。
根据大众汽车集团发布的最新计划,中国汽车市场将实现大规模电动化,到2025年将在当地生产65,438+05辆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在集团产品组合中的比例将提升至35%。其中,江淮大众,即现在的大众(安徽)计划在2025年前再推出5款纯电动汽车,同时建立和完善电动车工厂和R&D中心。
目前,大众集团已分别在一汽和SAIC推出基于MEB平台的新车ID.4。x和ID.4?卷发.也就是说,加上大众(安徽),三者将在中国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大众(安徽)很可能是更“受宠”的一方。
此外,“精打细算”的大众也支持国产电池方案。今年5月,它入股郭萱高科,并启动了电池生产的布局...
在合肥,历史名城庐州,现在也是新能源产业链的聚集地。对于大众(安徽)来说,无论是“新江淮”的转型,还是话语权的争夺,深谙中国市场的大众都不得不以“花式”的方式牢牢把握中国市场,而已经被乘用车束缚、依赖大众的江淮也必须开始靠自己“生存”。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