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所谓的避税天堂几乎都是小岛?
首先,要成为避税天堂,有两个先决条件:
1)小而落后,没有资源,没有技术,甚至没有美景成为景区,发展经济非常困难;
2)拥有独特的政策“特权”。
x浪,腾x,x度,x狐…
这些本土互联网公司都在同一个地方注册:开曼群岛。
就像微信上写冰岛安道尔的人,比冰岛安道尔的人还多。
同样,在开曼群岛注册的跨国公司早已超过开曼群岛的人口。
不同的是,一个是装X,一个是避税。
以最著名的开曼群岛为例。
这个位于加勒比海的群岛是英国直辖殖民地。1963脱离了牙买加的管辖。面积只有200多平方公里,人口只有6万。
受自然和人文环境的限制,开曼群岛不可能发展传统经济。
1978年,开曼群岛收到皇家法令,规定开曼群岛永远免除纳税。政府不会征收任何直接税,公司的利润、资本收益和个人收入也不会被征税。
成立公司更容易,只需填写注册信息,不需要有办公地点或员工实际在此工作。
而且为了增加在离岸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开曼群岛还模仿了瑞士银行,设置了严格的保密措施,相当于明显暗示了它能给企业带来什么。
此后,开曼群岛发展了金融服务业,成为“避税天堂”。
1999年,X Wave公司试图在海外上市,但根据1993的规定,中国信息产业部禁止外商进入信息服务和电信增值业务,只能提供技术服务,X Wave不可能在海外上市。
因此,X波公司剥离了受限业务;重组其余,在开曼群岛成立新的控股公司作为上市主体。
这样,X Wave同时符合中国和美国的法律,形成了“在开曼注册,在中国经营,在美国上市”的模式,并于2000年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此后,各大公司纷纷效仿,登陆纳斯达克。
如今,开曼群岛是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拥有1.3万家公司,1.2万名相关人员,包括700多家银行,800多家保险公司和近万家对冲基金机构。
实际常住人口6万,人均GDP 85477美元,近60万人民币,远超发达国家最低标准。
这一切都* * *在这三个小岛上。
其实在著名的开曼群岛有很多兄弟姐妹。
维尔京群岛,百慕达,瑙鲁,塞舌尔…
当然还有爱尔兰首都都柏林,被称为“欧洲的硅谷”,这里聚集了苹果、脸书、Twitter、ebay、亚马逊、微软、谷歌等众多互联网巨头。
为了避免美国的税务负担,苹果在爱尔兰设立了子公司,并将所有知识产权转移到爱尔兰。2017年这一事件被揭露时,高达2520亿美元的离岸现金让苹果在欧盟委员会的诉讼中栽了跟头。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爱尔兰通过高举低税率的大旗吸引了众多这样的跨国公司,扩大了本土企业的规模和就业,并凭借巨头资本的流入成为欧洲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作为老大哥的开曼群岛就更夸张了。注册对冲基金已达2.3万亿美元,加密基金累计资产管理规模达200亿美元。
由于安全性高、成本低,这些地区成为世界各国企业的“避税天堂”。每年,各国的跨国公司通过这些“避税天堂”至少减少政府税收5000-6000亿美元。
没概念?这笔钱比瑞典、波兰、比利时的GDP还高。
2021年7月初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发布公告,宣布与会各方一致同意推进全球税制改革,国际税收框架达成历史性协议,正式形成两支柱方案,已得到132个国家和司法管辖区的支持。
所谓的双柱,
一是将大型跨国企业的部分征税权从注册地重新分配到企业的营业地和利润地;
第二,建立全球最低的企业税率,彻底终结各种“避税天堂”的无底线内卷化。
目前基本标准是15%,但对于G7国家来说,15%的最低税率仍远低于各国平均水平。
根据税收基金的数据,2020年G7国家的税率远高于15%。
但是,短时间内,这些“避税天堂”的红利还会存在,这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世界大量国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