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公司有机会成为保险领域的巨头?
相比之下,保险行业的变化相对滞后。2015起,众多创新型企业进入互联网保险行业。时至今日,互联网保险仍处于发展元年。
保监会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保费规模达到3.1万亿,巨大的市场空间让互联网保险这块最后的处女地显示出巨大的吸引力。从互联网巨头的入口到创业公司的参与,再到投资机构的布局,整个行业熙熙攘攘。但是,互联网保险的故事讲了这么久,为什么还没有爆发?
我们认为,保险行业从产品设计、定价到销售、理赔,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百万代理人的电话轰炸让很多用户谈保险色变,行业积累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哪些企业有机会成长为保险领域的巨头?
因此,基于近期的实地调研和对国内外标杆公司的分析,爱眼时隔半年发布了第二版《爱眼中国互联网保险企业估值榜》,为行业和投资者提供参考。
互联网保险估值榜:哪些公司有机会成为保险领域的巨头?
在这份榜单的制作中,爱分析选取了典型的保险创新企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技术创新。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兴起,保险行业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技术创新提高了销售效率,承保理赔和产品设计也有望改变。
第二,产品创新。产品创新来源于用户需求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用户有了新的风险保障需求,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退货险,满足了用户退货时的保障需求。
第三,销售模式创新。传统的保险销售,无论是通过专业的保险中介,还是兼职代理,都需要靠人,人员成本高。互联网保险通过2C直销、场景销售、团险拓宽销售渠道,省去了人工销售的环节。
以下将以保险产业链为主要脉络,辅以险种分类,逐一为读者讲解。
保险公司——巨头的游戏
这次有7家保险公司上榜,总估值578亿元。这七家公司都是名门望族,背景显赫,所以保险公司真的是巨头的游戏。
互联网保险估值榜:哪些公司有机会成为保险领域的巨头?
保险公司的准入门槛很高,首先体现在注册资本上。上市公司注册资本在6543.8+0亿以上。即使符合要求,也不容易通过保监会的审批。截至目前,已有200多家拟设保险公司在保监会排队申请牌照,而2016年获批设立的只有22家。
在互联网保险的发展过程中,BAT纷纷入局,进度不一。阿里大踏步前进,腾讯步步为营,百度举步维艰。
蚂蚁金服控股国泰产险,入股梅辛人寿、众安保险,率先完成寿险、财险牌照布局。此外,阿里还准备筹建健康保险公司。结合蚂蚁金服近期推出的“车险积分”和支付宝线下支付健康险,阿里瞄准了市场空间最大的寿险和车险,野心可见一斑。
腾讯是众安保险的发起人之一,其子公司INK毕成参股了合泰人寿。相比阿里,腾讯的保险布局略逊一筹,但腾讯有微信等重量级入口,可以引导寿险业务,还可以根据用户画像进行保险产品的定向推送和精准定价,值得期待。
早在2015年底,百度就与安联保险、高要资本合作打造百安保险,意在融入百度自身的O2O等场景。但百安保险获批时间不长,自身的外卖、团购场景也失去了先发优势。
互联网巨头的进入,让保险行业充满了想象空间。就像腾讯、阿里彻底改变线下支付习惯一样,我们期待巨头的进入从产业链上改造保险行业。
首先是产品端。传统保险产品,尤其是寿险条款复杂难懂,不适合网络销售。阿里和腾讯产品能力强,善于与用户互动,有望让保险产品的设计更加简洁易懂。此外,传统保险公司的产品设计多基于大数定律,从承保利益出发;依托大数据,互联网保险产品的设计有望满足用户需求。
其次是销售环节,传统保险销售依靠代理人、兼职渠道等。,佣金率高,用户体验很差。互联网保险销售面临的是获客问题,流量的争夺还在后面。
腾讯和阿里掌握了用户的主要支付和社交场景。仅微信就有8亿多用户。此外,他们还布局了大量的金融和消费场景,掌握了交易场景,容易附加保险。
最后,索赔得到解决。传统保险理赔繁琐、周期长,很多平台在理赔时仍然需要用户提供和填写很多纸质材料,无法体现互联网保险的效率。腾讯和阿里把技术带入市场,有能力提高理赔效率。
保险中介——各种模式仍在尝试。
互联网保险的创新主要集中在销售环节,可分为2A、2C、场景保险、团险等模式。互联网保险平台多采用其中一种或几种。
2A指的是面向代理商的平台,为代理商提供在线计费工具。名单中的保险人是一家提供代理工具的公司,大特保、百世保险、林西金融、车险等公司的业务中也包含这种模式。
由于2A模式可以迅速扩大平台的交易量,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保险中介开始采用这种模式。目前国内有700多万代理商,为代理商提供在线开票工具有一定的市场空间。
然而,2A模式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平台需要给代理人分配佣金,销售环节成本居高不下,没有提高保险产业链的效率。其次,代理商对平台缺乏忠诚度,会被佣金比例更高的平台吸引。平台缺乏对代理商的控制,容易陷入价格战的泥潭。
2A模式是对保险业现状的妥协和适应,缺乏互联网应有的创新和效率,对改善保险业是有效的。我们认为纯粹的2A模式价值有限。
2C是直营模式,如JD.COM保险、启信宝、新站等。可以算是一个保险电商平台。
这种模式有效简化了保险产品到达用户的流程,降低了平台的销售成本,但面临用户主动购买保险意识不强、平台交易量有限等问题。
2C模式的核心是流量。来自京东金融等互联网巨头的平台会有很大优势。一方面,这类平台有流量优势。另一方面,这类平台的获客成本低于其他公司。
场景保险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自身场景,比如榜单中的携程,在机票和旅游业务的基础上,销售意外险和旅游险。另一种是依托第三方场景,如榜单中的小雨伞、海绵保险、大象保险等,通过向保险公司定制产品,提供特定场景的保险解决方案。
在特定场景下,用户往往对保险有很强的需求,刺激用户的购买欲望。所以相比2C模式,嵌入式场景可以有效引流,解决交易量不足的问题。参考消费分期的经验,场景保险将是互联网保险的重要发展方向。
在自身场景下拓展保险业务,需要满足主营业务发展良好,支付闭环的特点。以携程等OTA平台为例,平台流量巨大,议价能力强,可以获得较高的佣金率;而且平台上大部分保险用户都是自然转化,获客成本远低于2A和2C模式,可以获得很高的利润率。
保险中介与第三方的合作是基于场景处于高度分散的市场,垄断程度不高,与巨头的合作很容易被替代。以海绵保险为例,合作驾校场景高度分散,不存在垄断性大企业。
与第三方场景合作需要一定的佣金费用,获客成本会高于2C,但低于2A。但随着场景竞争的加剧,获客成本会进一步提高,利润空间会被压缩。
顾名思义,团险是针对企业员工的整体解决方案。销售对象是企业和企业HR,服务对象是企业员工。名单中包括保险极客、风险管家、豆包网等互联网团险玩家。与之前的模式不同,团险针对的是B端用户,因此受资源能力和销售能力影响较大。
团险主要为员工提供医疗保险,保险公司利润率低,保险中介能拿到的佣金率也低,会影响他们的收益能力。
服务公司-已初具规模。
为保险业提供服务的公司可分为商业服务和技术服务。商业服务除了上面提到的销售,还包括公估、理赔等服务。这类公司还处于起步阶段,这次没有进入榜单。今后我们会继续关注他们。
在技术服务方面,随着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互联网化进程的深入,需要IT系统服务甚至大数据和AI技术的支持。这次* * *有三家技术服务公司入榜,分别是平家科技、熊猫车险、壁虎车险。
其中,平驾科技是UBI数据服务商,为保险公司提供驾驶行为数据分析服务,保险公司可以据此定价,降低赔付率。熊猫车险为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搭建交易和支付系统。
目前技术服务公司数量和体量有限,但我们相信这类公司未来可以在保险行业占据一席之地,大数据和AI技术也有望在定价、核保和赔付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不同险种的互联网化程度差异很大。
保险互联网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险种,但这类险种对保险市场空间的增量作用有限。比如最爆款的返还型保险,年保费只有22亿,和行业年保费3万亿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保险互联网化最重要的是将传统保险互联网化。
互联网保险估值榜:哪些公司有机会成为保险领域的巨头?
其中意外险和健康险受益于保费低、条款简单、销售场景多,互联网化程度高。在榜单中,很多中介平台如汇选。com,人人保险,大特保,启信宝主要是意外险和健康险。2016年健康险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长68%。这个细分市场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互联网中介平台有机会快速成长。
汽车保险是最重要的财产保险。预计2020年保费突破万亿元,是保险创业最热烈的领域。这次还有史圣大联、车险、百世保险、林西金融、OK车险等多家车险中介平台。但车险网销率不高,大部分创业公司走上了靠返点吸引代理人的老路,行业创新乏力。
受制于保费金额高、缴费周期长、条款复杂等因素,寿险是互联网化程度最低的险种,而寿险又是保险领域最大的一块蛋糕,因此阿里等巨头也蠢蠢欲动。此次入榜的悟空保,正在大力推广寿险。寿险互联网化的过程是艰难的,需要一个先行者去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