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钢铁侠纪念馆的600字。
今天早上,我迫不及待地吃完早餐,马上和妈妈、奶奶一起去参观铁人纪念馆。天空中灿烂的阳光抚摸着我们的脸庞。
进入铁人纪念馆大门,会看到中间是铁人纪念馆,旁边是绿草地,正面是一座雕像,铁人纪念馆旁边还有两座雕像。说了半天还没说钢铁侠是谁!我告诉你,是王进喜爷爷。铁人纪念馆外的台阶也很有学问。一* * *是47灰台阶,王爷爷也活到了47岁。怎么样?有意思!进了钢铁侠纪念馆,一眼就看到了。王爷爷带领一队士兵前进。向左转,你将进入一个展览区。我看到一个牌子上写着:王进喜6岁拖着失明的父亲乞讨,9岁跟着父亲干活,10岁给地主放牛,15岁在油矿当童工。王进喜就是生活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中。看了这个牌子,不禁想到现在美好的生活环境。在这种环境下,没有人比得上王爷爷。我想:长大后,我要努力成为像王爷爷那样的人才,为祖国做贡献。1923年6月8日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他常说:“石油工人一吼,地动三震!”“这句话给我印象最深。1970 165438+10月15病逝,18年6月,在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陵园,年仅47岁。
铁人精神享誉海内外,历史新,影响深远。铁人的形象不仅铭刻在人们的脑海中,还留存在文学、摄影、美术、邮票、展览和影视作品的记忆中,并不断深化各种形式的宣传。铁人精神熠熠生辉,她已经成为建设企业文化的灵魂,成为中华民族的思想瑰宝。
今天,我的父母带我去参观了铁人纪念馆。
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大庆有一个“铁人”,只是当时不太懂。是铁打的人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知道了“钢铁侠”是谁,发生了什么。
今天,我想好好看看钢铁侠的时代。铁人纪念馆的入口处有一座雕像,那就是铁人王曼·金喜。导游向我们介绍了铁人。1959年,一辆破旧的火车把王进喜和他的1205钻井队从甘肃玉门油田拉到大庆。作为石油大会的主力军,王进喜和他的团队肩负着新中国摆脱贫油帽子的希望。这支几乎只有血肉和钢铁意志的队伍,在王进喜队长的带领下,苦战5天5夜,终于钻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在钻第二口井时,发生了井喷。为了制服井喷,王进喜忘记了腿伤,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动泥浆。井喷被制服了,但他受伤的腿流着血,泥在他的手和脚上烧出了大泡。王进喜和1205队工人的英雄行为深深感动了附近的村民。看到王队长累得不知所措,没日没夜地干活,房东赵阿姨对住在他家的工人说:“阿姨活了大半辈子了,没见过这么拼命的人。王队长真是个铁人!”从此,开启了“铁王曼”的称号。
在纪念馆里,我看到了很多那个年代的照片和实物,当年的恶劣环境:一望无际的草原,人烟稀少;干铺房子,屋内生活用品极其简单;有大竖槽的棉袄;狗皮帽子;泥泞的衣服和裤子;那个年代铁人使用的一种重要交通工具,老式摩托车。照片中有人拉肩膀的工作场景真的很震撼。那么大那么重的钻具,其实都是靠人力安装的。王进喜和工人们在天寒地冻的暴风雪中努力工作的场景;王进喜和工人们正在工地研究问题;生产会议的现场;国家领导人会见铁血王曼的场景。
导游还说,在油田开发建设过程中,铁人精神一直是激励石油工人克服困难、开拓进取、夺取新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铁人精神是大庆油田的传家宝。“爱国创业我最认真,实事求是我最根本!”铁人精神就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主要包括:“为祖国分忧,为民族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了“尽快把中国落后石油的帽子扔进太平洋”“我宁愿活不到20年,也要尽力拿下大油田”;艰苦奋斗的精神做生意“条件允许,但条件不创造”;“一辈子对油田负责”,“工作要经得起后人的检验”,在工作中精益求精,为革命“练苦功、真本事”;不计名利,不计报酬,任劳任怨的“老黄牛”精神等等。在大庆,铁人精神早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大庆人不变的理想、信念和行为准则。
“铁人”不仅是一个先进人物的代表,更体现了一种精神。“铁人精神”是体现工人阶级朴素感情的一面旗帜。“铁人精神”是一种力量,彰显的是一种创业的毅力和勇气。“铁人精神”是一个符号,凝聚了一个民族不畏艰难的民族精神。
通过这次参观,我看到了老一辈人辛勤工作的照片,我感到震撼和激动。铁人精神激励着我,我为自己是大庆人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