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股指期货取消了会怎么样?

那么,如果股指期货真的取消了,股市可能会发生哪些变化?

变化之一:大型机构投资者抛售股票。

股指期货最重要的功能是为大型企业和机构对冲风险。三大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头寸对应的是股市中大型企业和机构持有的相同市值的股票额度。

在这种背景下,当股市下跌时,大型企业和机构可以持股,依靠做空股指期货的盈利来对冲下跌股票的损失。一旦股指期货取消,股市下跌,哪怕只跌一个点,大企业大机构都会缩水百万。所以他们不得不卖掉他们的股票。这个时候股市会涨吗?恐怕不乐观。比如,在股灾期间,现货市场的一些活跃资金为了稳定a股受限期货指数,必然会因为套期保值手段不足而减少股票操作甚至退出。

第二个变化:现货套利消失。

但是,每当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交易价格出现较大偏离时——无论是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还是现货价格高于期货价格,都会出现套利的涌入,卖出出价高的品种,同时买入价格低的品种。这种无风险现货套利的客观效果是使异常的现货价差迅速恢复正常,有效地冲销了可能扰乱市场甚至跨市场操纵的行为。股指期货取消后,现货套利的市场功能自然不存在了。

第三个变化:不鼓励外国QFII。

按照国际惯例,各国市场在引入外资时,应严格限制其投机和操纵市场行为,同时保证其合理的投资收益。我国规定合格境外投资机构QFII以套期保值的方式进入股市,以规范操作,对冲风险。如果QFII既不能对冲,又不能大规模套现股票,那只能是“让中国投资者先走”的“活雷锋”,最后在股市下跌时自己全身而退。这样的“雷锋”有多少?恐怕也是一个谜。

第四个变化:离岸期指火爆。

离岸期货指数可能是新加坡最成功的金融创新之一。9月,1986,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SIMEX推出日经225指数期货。因为当时日本法律禁止证券交易员投资股指期货,所以美国和欧洲的机构投资者利用新加坡的日经225股指期货合约来对冲对日本股票的投资。两年后,大阪证交所终于推出了自己的日经225指数期货。随后从1998年9月到165438+年10月,尝到甜头的新加坡乘胜追击,相继推出了新加坡、道琼斯马来西亚、道琼斯泰国、MSCI香港、MSCI台湾交易所等股指期货。2006年9月5日,新加坡率先推出A50股指期货,其50只成份股全部是沪深300指数中的核心资源。依靠这些离岸期货产品,新加坡80%以上的衍生品交易来自大陆以外的国际投资者。

如果中国取消股指期货,对于同样拥有a股股指期货的新加坡、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和文莱国际交易所来说,无疑是“天上掉馅饼”。因为大量原本在国内的a股股指期货交易者将不得不转战离岸市场。至于这些资金是否会有意识地只在出国时做多,限制做空a股股指期货?恐怕东道国的监管机构不会以“维护中国股市稳定”为己任。

目前,全球已有37个国家和地区推出了200多个股指期货,但没有一个国家的股指期货被取消。美国三大股指期货因熔断机制触发而暂停,中国正在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今年7月8日,1400多股a股停牌,近千股因“无理由停牌”不得不继续下跌。可见,建立市场化的科学熔断规则限制过度投机,熔断停牌应对异常波动,将成为两市普遍期待的常态化对冲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