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后管理是什么意思?贷后如何管理?

1.贷后管理,就银行信贷管理而言,是指从贷款发放或其他信贷业务到本息回收或信贷结束的整个信贷管理过程。长期以来,贷后管理一直是我国银行信贷管理的薄弱环节。由于信贷管理的惯性思维和做法,贷后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在《商业银行授信尽职调查指引》中,贷后管理和问题信贷处理作为银行信贷业务的重要环节得到了强调和规范,充分说明了加强贷后管理的重要性。

二、贷后如何管理

1.加强不良贷款管理。要制定和落实不良贷款清收责任制,要求辖内机构定期上报连续三期或累计六期未偿贷款余额和明细,督促辖内专家加强不良贷款清收工作;为有效控制贷款不良率,不良率高的银行可根据情况调整业务审批权限,暂停不良资产业务品种,直至不良率降至合理水平。

2.定期检查与随机检查相结合,及时发现问题。主要包括:核对档案材料;核对账目;对抵押品进行抽查;检查账目。

3.完善档案管理制度。贷款发放后,要按要求完善档案,信贷员要认真检查合同要素有无遗漏,并按档案管理要求做好档案交接登记制度。信贷档案应严格分类保管,抵押登记或其他抵押物产权证明(一级档案)应入库保管,二级档案由档案管理员保管。档案的查询、借阅和结算应严格按照总行信贷档案管理办法执行。

4.加强贷后检查。贷款发放后,贷款管理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跟踪检查借款人履行借款合同、资信、收入、抵押物现状及担保人情况,防范贷款风险的发生。信贷人员应根据贷后检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并书面报告信贷部门负责人和主管行长。

5.加强不良贷款清收。比如贷款拖欠三个月以内,要通过电话、催款信等方式催收。按照催收程序,还是应该要求经销商提前还款;对连续三期或累计六期未付的,要及时采取法律措施催收或要求经销商、保险公司履行担保责任;损失贷款应按照程序及时核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