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门教育“跑路”的启示——

小米创始人雷军也是“终身VIP”学生的教育,终究还是“雷”的。那么,万门大学为什么会这样收场呢?知识付费商业模式是不是不行了?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

2012 10,万门大学在人人网公众主页正式开始运营。2014年4月,人人公司宣布投资一万所大学。作为万门大学最早的用户之一,看到CEO童哲发展成这样真的很可惜。

也许这只是巧合,但现在结局似乎已经预演过了:去年九周年启动奖学金活动,用户大规模融资,疑似资金链断裂,近几年课程质量严重下滑。

我对这件事有个初步的了解:用户通过万门大学官方渠道升级了账号,成为终身VIP(包括但不限于可以观看当前和未来所有更新的课程),但是现在联系不上童哲(万门公司法人代表),涉嫌携款潜逃,听不到课程。

目前,我的初步判断是:

更惨淡的是,如果学生靠借款交学费,一旦这个培训学校真的关门了,你不仅没课,还要继续还贷,直到学费还清。

十多年前,我在Renren.com上看到童哲的视频,谈论熵是什么。当时,我感到非常兴奋。我感觉中国的高等教育有救了,我了解到每个人都是爱因斯坦。

因为教育产品的质量很难量化,所以这类产品有生存空间。本来这种促销模式可以一直走下去。毕竟成本低,边际效应大。

其次,对于退款,行业内会有一个特殊的流程。简单的操作,比如设置多人打电话阻止退款,因为权限不够,很多部门推诿,目前需要等待退款的人很多,非工作日也不会处理。

同时,将退款率与收银员的绩效挂钩。你想退钱吗?你显然是想抢我的钱。想都别想。

说实话,我在人人网上看到隔壁童哲创办的万门大学。当时我觉得很难成功,因为我一直认为学习最大的障碍不是缺乏资源,而是缺乏意愿和毅力。

互联网等一些新兴的资源其实也不错,但是你学的有多好取决于学习者本身。不管是买几十块钱的教材,还是几万块钱的网络课程,真正的学习效果主要还是由学习者自己决定的。

就像有些人买了很多好书却只是随便翻翻序言和目录就放在书柜里装点门面。你是否真的吸收和运用了知识,你心里清楚,人有时候可以骗自己,但现实世界不会。

制造焦虑,倡导知识付费,疯狂扩张,设计套路返现,吸引白嫖党。千言万语,横看竖看,依稀写着“奔跑”二字。比如考试机构,情感培训机构,健身房,一年比一年花的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