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分红,除了利息为什么还要分红?这样,还有什么价值投资?
我们以银行股为例。由于银行业绩相对稳定,每年都会有分红。大部分银行的年净利润增长率在5%左右,银行的年分红率也是5%,相当于把今年比去年赚的钱全部拿出来分红。我们以农业银行为例。工行18年净利润2028亿元,工行已公告19。65438+2009年净利润为2121亿元,但在其利润分配预案中,公司分红636.62亿元。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下面的公告:
净利润的30%用于分红。如果把钱分了,公司还有价值投资吗?先说上市公司为什么要分红,为什么分红后还要分红。分红原因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能够持续分红,说明公司盈利能力良好,各项业务收入稳定,行业地位稳固。持续分红有以下好处:
第一,增加投资者的信心。很多投资者,包括一些大股东,关心的是改变公司的年收益率。比如,如果还是按照银行的股息率来算,股息率大概在5%左右。比如买654.38+0万股,可以获得500元左右的分红,远强于一些银行的理财和固定收益率,虽然除息日获得的分红资金需要出现在股价中。
不过公司业绩稳定,利润不错。从中长期来看,大多数公司的股价都在逐步上涨。在分红收益的情况下,股价的上涨也能带来不错的收益。所以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上市公司的持续分化可以获得更好的收益,而对于一些短线投资者来说,并没有什么优势,卖出时要扣除相应的税收。
第二,持续分红可以赢得市场对资金的青睐,尤其是一些机构的大规模资金。资金量越大,投资回报越稳定。如果这部分资金介入,可以稳定股价,促进股价的逐步上行。公司股价的稳步上行是上市公司大股东和上市公司高管都希望看到的。股价的逐步上行带来的是股东财富的增值和公司行业地位的提升。公司的品牌效应和影响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很多上市公司的股价就是上市公司在平时的商业运作过程中最好的名片。
如果上市公司持续盈利却不愿意分红,这就是市场上所谓的“铁公鸡”。很多投资者甚至怀疑公司是否存在财务问题,尤其是在公司股价仍处于下跌趋势的情况下,投资者失去信心,其他机构也不敢介入,这对公司的市值管理非常不利。毕竟上市公司只有赚钱了才能拿到现金分红。即使不分红公司利润也很强劲,我们打个问号。
第三,为了便于后期的再融资和配股,为了让更多的上市公司盈利分红,国家管理层规定上市公司只有进行年终分配,才能在下一年度进行配股和配股。
除息的原因是要根据除息日的分红情况扣除股价。比如10股要给1.8元,除息日和分红日是同一天。根据持股数量,将相应资金转入我行证券账户,并在原股价中扣除0.18元。比如分红前一个交易日的股价是5.6655。当日涨跌幅参考基准价为5.61-0.18=5.43元。为什么要进行除息,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为了保证后期购买股票的投资者的利益,因为分红是公司净利润的一部分,钱给出去后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会发生变化。如果不相应扣除股价,让后期买入股票的投资者承担这部分分红,显然不公平。因此,为了维持这种价格资产的平衡,必须扣除相应的股票价格。
第二,公司持续分红代表公司经营能力的提升。虽然除息后价格有短暂下调,但大部分公司后期可以走出填权行为,中长期不会影响价值投资者。比如对应扣除股价,分红获得的资金可以在除息后以更低的价格买入,投资者可以主要根据持股数量而不是持股金额享受股东权利。
综上所述,我们分析了上市公司分红的原因,以及除息的原因。这些分红和除息对于短线投资者来说其实没有什么优势,但是分红是真正选择一家公司是否适合价值投资的一个很好的参考指标,也是公司估值计算的重要参考数据。
所以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这种问题,国家管理层逐渐鼓励大家投资,少做投机,也可以让中国股市逐渐成熟,让更多的优质企业得到资金的青睐,让后期的发展越来越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让企业优胜劣汰,让一些业绩不好的股票回归合理的估值价格。
感觉文笔不错。点个赞。欢迎关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