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往无前》一部小米的血腥成长史

小米公司成立于10年4月6日,18年7月9日在香港成功上市,估值超500亿美元。65438+2009年7月23日,首次入选全球500强,从成立到入选仅用了9年时间,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全球500强企业。

小米作为一家在移动互联网大潮中成长起来的软硬件结合的互联网企业,成绩斐然,改变了中国的手机行业和电子消费品行业,让大众用上高性价比的产品,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

《一往无前》这本书分三部分讲述了小米的兴衰历史。

这部分讲述了雷军为什么做小米,如何寻找合作伙伴,组建团队,克服各种困难(取得高通协议,寻找供应商,建立生态链等。),并初步确立小米之道:极致的工业设计,极高的产品性能,极具杀伤力的价格,用电商解决商业效率问题。

1,决定创业的勇气:我一直觉得雷军是亲和力最高的互联网大佬之一——普通家庭背景,高材生,武汉大学,笑起来有酒窝,发布会上穿着简单统一,社交媒体活跃度高,勤勤恳恳的劳模。在小米创立之前,雷军已经带领金山上市,也是一名优秀的天使投资人。获得了财富的自由,他在40岁的时候再次开始自己的事业,他创立了小米。他佩服这位老大哥的勇气和眼光,对趋势的判断和强大的行动力。当然,以往的成功经验和个人资源当然也为这个决定增添了信心。

2.接触用户:小米在做MIUI操作系统的过程中,没有闭门造车,没有离开用户,而是及时与用户沟通,听取用户的意见和反馈,不断迭代更新,拥有了一大批忠实米粉。可见做产品时与用户沟通和市场调研的重要性和正确性。

3.差异化的市场定位:性价比最高的小米手机的出现,改变了中国的手机市场格局,终结了山寨手机市场,让消费者能够买到高性价比的品牌手机,实现了小米“让每个人都享受科技的乐趣”的愿景。由此可见,小米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和高效的商业模式,使其获得了大众的认可,获得了顶级的市场份额。

4.创业不易:从全局和系统的角度来看,创业确实不易。作为工人,我们只负责一小部分工作,每个人都是公司的一个齿轮或螺丝钉。个人认为,判断一个创业公司是否有未来,重要的是看人和企业文化。人做事就成功了一半,企业文化体现了公司的价值观。在与自己价值观一致的公司工作,更有激情和动力。

这部分讲述了手机商业峰会的流程,小米的物联网布局,生态链整改管理。

1,提前战略布局:从物联网和生态链企业投资的布局,可以看出雷军作为一个企业家的长远眼光。小米生态链企业也不负众望,频频爆款产品,如平衡车、电饭煲、充电宝等。,产品设计好,性价比高。2018的Q2,小米打造了全球最大的IoT消费物联网平台,拥有1.1.5亿台智能联网设备。

2.灵活劳模:小米和三星供应商关系不好,三星决定不给小米供应屏幕。雷军亲自道歉,并多次前往韩国三星总部。最后三星同意两年后给小米供货。公司手机部门出了问题,雷军亲自接手,亲自培训干部,上午布置任务,晚上检查,凌晨两点下班成了常态。再一次佩服大禹的灵活、细心、耐心和劳模精神。

3.与时俱进的战略调整:企业发展过程中,战略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小米最初的模式是互联网手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互联网流量快速增长的趋势在2016达到顶峰。这时候互联网公司从线上走到线下,新的生态开始出现。如果不进行线下扩张,小米的市场基本面就无法继续增长,所以小米需要探索线下门店,小米之家这种线下零售店就开始扩张。

这部分讲述了小米公司成立质量委员会,人工智能战略布局,上市之旅,新前景。

1,不忘你的倡议心:上市程序启动后,雷军希望以法律文件的形式宣传小米的未来,目标是将净利润比例写入公司章程,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举动。经过与董事会、股东、高管的艰难讨论,最终决定硬件净利润永远不超过5%。这个决定的推出,已经感受到了雷军对公司初心的坚持。大佬真的胆子很大,对小米有好感。

2.适时提出双品牌战略:战略和组织架构的调整伴随着公司的发展。2019 1月,金立前总裁陆加盟小米,负责Redmi品牌。红米品牌独立于小米,由陆负责交易和打造。此次战略调整,旨在让Redmi继续承担小米手机极致性价比的使命,而小米手机将摆脱价格束缚,走极致体验和黑科技探索之路,让小米品牌焕发新的活力。可以说,双品牌战略是在18手机市场萎缩、竞争激烈的时候产生的,适合小米当时的内外部环境。

创业真的不容易。优秀的创业者往往具有敏锐的商业嗅觉、极强的行动力、极客精神、研究精神和自律精神。无论是人还是公司,跟风更容易成功。小米是一家值得尊敬的公司,希望能保持初心,给大家带来更多好的产品,更酷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