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下一笔款项的支付。如何向金融公司收款?

业内人士直言,作为风控的重要一环,贷后管理受到影响,意味着整个业务都会受到影响,金融机构压力较大。“是时候拼科技实力了。”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之后,这场疫情再次让收藏界几乎陷入停滞。

据了解,常见的催收有四种,分层次递进,分别是电话催收;家访收藏;暴力催收;合法收藏。

这种情况下,除了电催,其他方式都需要面对面的接触,这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是不可能遏制新冠肺炎蔓延的。但对于信息安全和采集系统的要求,传统的电催还需要采集人员在公司上班,劳动强度大,与疫情防控的要求相冲突。

但逃债现象并没有因为疫情而按下暂停键。相反,最近很多处于清退过程中的P2P平台宣布催收进度放缓,回款面临困难。已有两家平台表示兑付计划受到影响。其中,不排除少数老赖借疫情向受灾严重的用户群体浑水摸鱼,故意拖欠还款。

面对借款人还款意愿不高的现状,新金融注意到不少金融公司推出了智能产品,实现了远程催收。业内人士直言,作为风控的重要一环,贷后管理受到影响,意味着整个业务都会受到影响,金融机构压力较大。“是时候拼科技实力了。”

1

收藏有限,老赖横行。

2月10日晚,新增贷款发放进度表示,受疫情影响,部分催收工作进度放缓。鑫鑫贷表示,在相关部门的协助下,平台协调各方力量继续积极催收,部分拒绝还款、企图恶意逃废债务的借款人银行账户已被查封冻结。疫情好转后,还款情况会进一步改善。

同时,由于“工作人员暂时无法正常复工,第六笔支付工作仍有一小部分处于暂停状态,无法如期完成。”

新贷并不是第一个受到疫情影响的P2P平台。此前,“58分红”发布了关于良性赎回计划第一期延期的公告。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58奖金”催收人员无法开展相关催收工作,决定将第一期未付金额统一延期,并于2020年2月29日前完成支付。

此外,近期多家P2P公告表示,今年突发疫情使得催收方式受限,导致老赖横冲直撞,催收效果下降。

2月10,华夏新财称公司正在尽最大努力安排催收团队复工。然而,由于对进入办公场所的限制以及外国员工返回后的隔离观察,公司预计将恢复所有岗位,直到本月17左右。华夏新财表示,2月份计划缴款日不变。但由于不可避免的节假日和疫情,还款情况预计会有明显缺口。

2月4日,伊尹。com表示,平台和助贷公司暂时不具备全面复工的条件,需要等待相关部门核实通过后才能复工。同时,疫情对各地的资金筹集和法律诉讼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可以看出,由于复工延迟、交通管制等方面的原因,P2P平台在各种清退中的催收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对于没有退网的P2P平台来说,贷后的影响意味着贷前和贷中都会受到影响,所以这些平台面对疫情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另一方面,65438年10月26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银行保险业金融服务配合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工作的通知》,指出对因疫情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群众,在信贷政策上适当倾斜,灵活调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个人信用还款安排,合理推迟还款期限。这一政策成了一些老赖的挡箭牌和救命符,他们试图借此机会通过伪造假证和恶意投诉来逃避债务。

2

一家公司被警方传唤复工。

据昆山之窗消息,2月3日,催收外包企业昆山樊华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因涉嫌不执行政府依法下达的停工复工决定,在应急处置中涉嫌隐瞒、缓报或谎报。企业相关负责人被公安传唤,企业被责令停业整顿。

报道称,昆山华磐业务涉及民生后台支持服务等业务。由于相关业务需要,一些客服工作在历年春节期间从未间断。和往年一样,今年春节期间,公司仍有612名员工转岗。2月3日,区经促局到企业现场检查时,企业仍有226名员工(含管理人员)。目前公司已疏散所有员工,关门整顿。

企业信息显示,昆山樊华注册于2010年10月5日,注册资本12万元,100%的股权由上海樊华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樊华”)持有。上海樊华,注册于2002年6月4日,注册资本380万美元,是飞奥(香港)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以服务外包方式从事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中的呼叫中心业务,并提供相关咨询”。

资料显示,奥菲集团成立于1997,主要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外包呼叫中心和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客户包括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知名企业。昆山樊华是其四个运营中心之一。据第一消费金融报道,上海樊华外包电话业务涉及催收。该公司的招聘还显示,上海樊华曾经招聘过上汽通用汽车的车贷催收EC人员。奥菲的呼叫外包服务包括信用卡发卡行的账单提醒服务。

据了解,传统的征集方式主要是内部征集和外部征集,内部征集多以电话、外访等方式进行。如果内部催收无效,逾期时间过长,很多金融机构会把账送到第三方催收机构,拿一部分(甚至高达70%)作为委托费。高额收取佣金,或者一些外包机构在疫情防控期间擅自复工,“顶风作案”。

智能收藏开始大显身手。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AI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技术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智能催收逐渐兴起。

据招联金融介绍,其行业首创的“AI智能大脑”集成了思维算法、自然语言处理和语音识别技术,为与不同业务系统快速对接提供了便利条件,并配以贷后资产管理、客户服务等业务策略。疫情期间,招联消费金融已启用约5000台智能机器人提供服务,覆盖提醒客户等多个场景,承担了95%的客户服务和贷后资产管理。

据即刻金融介绍,公司于2月3日首次创新推出“云呼叫中心”办公机制,坐席通过PC端和WEB应用白名单登录呼叫中心管理平台,从而将“呼叫中心”搬回家,在系统监控下随时随地移动办公,实现公司客服和贷后管理人员在家实时为客户提供服务。

中邮消费金融还表示,疫情发生后,公司及时暂停人工现场催收,全面启动智能机器人,组织相关人员利用短信、语音等远程办公方式提醒客户还款,并要求业务和技术团队全力以赴开发远程催收功能。

360金融大数据总监苏穗认为,与传统催收方式相比,AI催收有很多优势。第一,机器人等AI催收产品是标准化的,不会被利益因素驱动。二是机器人可控,采集员的特殊工种,工作中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影响采集效果。催收机器人本身不存在这个问题,机器人的发言都是事先经过人工审核的,没有感情因素。第三,降本增效。以360催收机器人为例。同样的时间段,人类一天可以打300个电话,机器人可以打800-1000个电话,效率是人类的数倍。AI催收系统易于部署,可根据业务需求随时扩展,远低于人工招聘、管理和培训的成本。

目前,智能催收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在互联网金融公司中较为成熟。比如苏宁金融的“千寻”智能催收服务系统,还与科大讯飞合作成立了首个“智能催收实验室”;拍拍贷旗下的“智牛”催收机器人主要用于早期催收,对逾期3天的用户催收率可达人工的90%;拉卡拉·金科的“小蓝”师傅主要用于贷后环节,通过电话机器人降低人工成本。平安集团的金融账户也有智能贷后管理系统,实现智能批量贷后管理。

此外,银行对智能归集产品的接受度也有所提高。如广发信用卡智能自助语音催收项目获得“最佳自助银行奖”;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引入FICO CCS自动语音催收系统以来,节省催收人力30%以上。O2O银行苏宁银行开发了“千寻”智能催收系统进行催收。

此前业内认为,智能催收完全取代人工催收至少还需要很长时间。但这次疫情可能会推动智能催收产品的普及,改变传统的基于人工坐席的催收模式。苏穗认为,未来一两年,催收行业将进入人机结合的模式,最终实现机器大头、人工辅助的最佳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