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公司所有权结构”

简单来说,就是所有制结构。

公司的所有者是公司的股东,也就是公司的投资者。公司成立后,公司的股权结构是指股东所持股份之间的比例关系。

所有权决定经营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因此,公司的重大事项需要股东大会做出决议,并按照票数原则通过。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公司法规定修改公司章程,继续发展的有限公司,1/3票以上股东不同意不能通过;上市公司股改,1/3票以上股东不同意的,股改方案不能通过。

扩展数据:

所有制结构(股权结构)有不同的分类。一般来说,所有权结构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意思是指股权集中。

即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三种类型的所有权结构:

1,股权高度集中。

绝对控股股东一般拥有公司50%以上的股份,对公司拥有绝对控制权;

2.股权高度分散。

公司无大股东,所有权和经营权基本完全分离,单一股东持股比例在10%以下;

3.公司有比较大的控股股东和其他主要股东,持股比例在10%-50%之间。

第二层含义是股权构成。

即不同背景的股东群体持有的股份数量。在中国是指国家股东、法人股东和社会公众股东的持股比例。理论上可以根据企业剩余控制权和剩余收益索取权的分配和匹配方式对股权结构进行分类。从这个角度来看,股权结构可以分为非竞争性控制和竞争性控制两种。

在竞争性控制权的情况下,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相互匹配,股东能够也愿意有效控制董事会和经理层;在非竞争性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控股股东的控制地位被锁定,董事会和经理层的监督作用会被削弱。

参考资料:

所有权结构-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