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定企业的质量方针?
首先,什么是质量方针
BG/T190002000,3.2.4规定质量方针是“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组织的总体质量目的和方向”。从介绍中可以看出,质量方针的制定是企业最高管理者的职能之一,因为它是企业在质量方面的目的和方向,所以对提高质量管理能力和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起着决定性的重要作用。
二、企业质量方针的意义
每个企业在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特定的总的管理方针,它反映了企业的经营宗旨和经营理念。在总政策下,有许多子政策,如战略政策、质量政策、安全政策、市场政策、技术政策、采购政策、环境政策、劳工政策等等。由于全社会人们质量意识的不断提高,质量方针在企业总方针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相当多的企业直接把质量方针作为企业的总方针。企业质量方针是企业一切行为的准则。企业无法制定目标、制定和选择战略、策划各种质量活动等。没有企业质量方针的指导。
1,企业质量方针是企业质量文化的旗帜。
质量是事物的固有属性,任何事物都有质量问题。人们如何认识和对待质量问题,即人们的质量意识,是企业质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态度决定一切。有什么样的质量意识,什么样的质量管理体系,什么样的工艺,就会生产出什么样的优质产品。没有企业质量方针的指导,企业员工的质量意识可能会混乱,各行其是,生产的产品很难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因此,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需要企业领导高举质量文化的旗帜,把员工的质量意识统一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这面旗帜就是企业的质量方针。高层管理者的质量意识往往决定了企业的质量意识水平,这一水平通过质量方针体现出来。你的质量方针旗帜有多高,你的企业质量意识水平就有多高,你的员工质量意识水平就统一到多高。
2、企业质量方针是企业解决质量问题的出发点。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质量问题无处不在,比如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合格,工作是否按程序进行,不合格产品如何处理等等。质量管理是对质量的指导、协调、控制和处置,当然也包括质量问题的解决。质量方针是这些活动的基础和出发点。
因为人对事物的看法不同,处理问题时也不一样,经常会发生矛盾和冲突。如果你想要这个,他想要那个。这时,质量方针和体现质量方针的相关文件就成为大家达成共识和解决问题的基础。质量方针将使每个人对这些问题有统一的认识。符合质量方针的事情和做法是对的,不符合质量方针的事情是不能做的。即使文件或程序中有规定,或由哪个领导决定,也要根据质量方针的要求进行修改或修正,不允许与质量方针长期相抵触和偏离。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经常出现生产管理部门单纯追求产量,可能会忽视质量;销售部门只考虑扩大销售,把次品推向市场。这些应根据质量政策进行纠正。
3、企业质量方针是制定和评价企业质量目标的基础。
质量方针和目标是孪生姐妹。质量方针为制定和评价质量目标提供了一个框架,质量目标是在质量方针的指导下建立的。企业是否合理地分配和利用资源以达到质量目标中规定的结果,取决于是否符合质量方针大方向的要求。
4、企业质量方针是企业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
质量方针是企业经营的行动纲领。作为指导思想,它指导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包括质量职能的分解、组织结构的建立、过程的确定、资源的配置等。,所有这些都应该在质量方针的框架下进行。特别是企业文件化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是质量方针的体现和具体化。质量方针是检验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有效运行的最高标准。
三、如何建立企业质量方针
鉴于上述质量方针的意义,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质量方针,对建立适宜的质量管理体系,使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应该首先决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成败。
首先,制定质量方针是企业最高管理者的重要职能之一。有些企业领导把这个“重任”委托给一两个人或者在企业内部进行“招标”,用几句顺口溜作为企业的质量方针,是极不可取的。一是不一定代表一把手的质量意识水平,不具备一定的高度;第二,不一定代表和反映企业当前或未来的发展方向。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可以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策划,最终形成具有企业特点、能够代表最高管理者意志的质量方针,并最终实施。
第二,对企业环境进行客观分析。任何企业都有其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包括企业规模、资源、体制、机制、人力财力和员工的需求和期望等内部环境,以及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竞争对手、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需求和期望等外部环境。企业高层首先要给自己的企业定位,考虑自己的定位,确定自己的位置,在考虑自身资源和能力的基础上,恰当地确定自己企业的发展方向。
第三,理清思路,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我们上面已经说过,企业的经营理念往往就是最高管理者的经营理念。现在很多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还存在一种“走过场”的思想,只把管理当作“门面”,当作应付某种检查的临时措施,把“质量第一”当作口号,是纸上谈兵,喊口号。审计来了就装装样子,审计完了还是“涛声依旧”。我们必须理清这种不正确的想法,真正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正确经营理念,确定企业发展的方向,并表现出高层管理者对质量的承诺,并为其实现提供充足的资源,为企业的未来找到一片蓝天。
第四,反复讨论,形成质量方针。古人云,同欲者胜。在企业领导的参与下,我们可以绘制出企业未来的蓝图——以正确的经营理念,在客观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对企业进行定位后,起草企业的质量方针。该质量方针应被视为自上而下的草案,并由高层、管理层和执行层的人员反复讨论。通过这个过程,企业各级各部门的人员,特别是负有领导责任的管理者,对质量方针的理解会逐渐加深,这样在以后的实施过程中就会水到渠成。将真正的质量方针形成到每个人的头脑中,使之成为每个人处理质量问题的准则,而不是一纸空文。
第五,质量方针草案经讨论后,由最高管理者签字批准,然后正式发布,作为企业文件实施。质量方针应单独发布,必要时可包含在质量手册中。
四、建立质量方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质量方针不是一句口号。如“信誉第一,顾客至上”,“文明服务,热情礼貌”。这些说法都是好的,但是太空洞了,不能为企业的质量目标提供框架,也不能为企业的行为提供指导和帮助。遇到问题时,质量方针很难起到评判标准的作用。
第二,不同企业的质量政策不同。企业应避免模仿其他企业的质量方针,生搬硬套,不顾实际情况。
第三,要符合企业的大政方针和企业的未来发展。质量方针只是企业总方针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应与企业总的发展方向相一致。只有这样,才能服务于企业的未来。偏离总方针的质量方针只能是虚的形式。
更多工程/服务/采购招标信息,提高中标率,可点击官网客服底部免费咨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