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塘厦有几个工业区。
分别是:第一工业区、128工业区、红叶(138)工业区、高丽工业区、高新技术工业区、科苑城信息产业园。
六个工业区的详细介绍:
1,红叶工业区,1991由镇政府投资启动开发,总面积1937400平方米,总投资2.5亿元。1992年,红叶工业区投入使用。从65438到0992,成功引进日本、韩国及港台地区企业38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华强三洋电机有限公司。
2.韩国工业区,占地565,438+0.60万平方米,由镇政府于65,438+0.992年投资兴建。韩国工业区是塘厦南部的工业基地,主要生产电子产品、电脑和家用电器。1996之后,郭巨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智宝电子(东莞)有限公司、童渊玩具厂(生产电子玩具)等一批大型电子企业相继入驻工业园区。
3.科苑城信息产业园是塘厦镇规划面积最大、建设档次最高、配套设施最全、招商功能最全、产业辐射功能最强、经济效益最显著的现代化工业园区。科苑城工业园由塘厦镇政府投资1996。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完善,它于2000年初初初具规模。
4.塘厦第一工业区是最早改革开放后建设的第一个工业区,属于最古老的工业区。
5.塘厦128工业区是广东省改革开放后于上世纪80年代建立的,被相应的国家称为。
6.高新技术产业区位于塘厦镇四村的高新技术产业路上,靠近大屏障国家森林公园,是最新建设的工业区。新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打造智慧科技城市成为时代的必然任务。
扩展数据:
建国初期,塘厦手工业仍占主要地位,但规模较小,设备简陋,发展缓慢。1953年工业总产值只有3.5万元。到1978,塘厦公社先后建成大型工厂:塘厦石灰厂(日产石灰5吨)、塘厦糖厂(日产200吨)、红砖厂(机制)、塘厦粮食加工厂、营盘水电站(600千瓦)、塘厦农机站(用于维修农机、销售农机配件);每个大队有15砖瓦厂和16粮食加工厂。
全年(含各大队)工业总产值258万元。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塘厦的外向型工业开始发展。1979年9月,港商首次在塘厦围解放街设立塘厦毛纺织厂。
1982年4月,塘厦成立对外加工装配办公室,负责外资企业的引进和管理。此后,各村还将“三堂”(堂屋、祠堂、饭堂)作为工厂,引进“三供一补”外资企业。到1985,已引进毛纺厂、服装厂、鞋厂等一批企业52家,全镇工业总产值1743万元,比1978的258万元增长5.7倍。
1994年5月对外加工装配办公室更名为塘厦镇对外经济办公室。1999,镇工商所更名为镇财经所,分管镇贸易、镇办、村办、个体私营家政企业。截止1999年底,全镇建成高丽工业区、红叶工业区等6个镇级工业区,28个村级工业区,总面积2183公顷。
2004年,该镇利用外资221宗,协议外资金额3.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65438+7亿美元,居全市第四位。2004年,全镇共有工业企业4368家,总产值21.81.8亿元(现价),从业人员24.57万人,利润1.272亿元。
到2005年,* * *累计引进外资企业1083家,总产值267.3亿元,私营制造业总产值25亿元,乡镇工业总产值7亿元(按现价统计范围为年产值500万元的规模企业)。2005年工业总产值比1950增长了83.77万倍。?
2011年,全镇全年生产总值约202.54亿元,比2010年增长9.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4719亿元,比2010增长3.2%;各项税收35.47亿元,增长65.438+05.6%;镇级一般预算可支配收入654.38+0.343亿元,增长654.38+08%;社区居民人均纯收入25726元,较2010增长15.9%;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0.5亿元,比2010年末增加11.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097亿元,比2010年末增加121%。?
参考资料:
公园建设_阳光塘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