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PE投资?

私募股权,简称PE。在中国,PE通常被翻译为狭义的股权投资,即“私募股权投资”,是指投资于上市公司未上市股权或非公开交易股权的一种投资方式。私募股权投资的资金来源可以向不特定公众募集,也可以向具有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机构或个人非公开发行。

PE的盈利模式简单直接,收入靠P×E,但这个PE不是PE(私募。其中,P指价格,反映市盈率所代表的投资价格;e指的是收益,反映的是净利润或EPS所代表的企业业绩。企业的收入e是基数,价格p是乘数。PE的投资收益在于退出和投资的差额,既包括经营业绩的差额,也包括投资价格的差额。目前国内PE的盈利模式主要是寻找有上市潜力的公司,通过上市后估值的大幅提升来获取投资收益,而估值的提升主要依靠估值体系中的价格变化,而不是经营业绩的提升。PE投资一个企业,市盈率一般在10倍左右。企业一旦成功上市,二级市场给予企业的市盈率是50倍甚至更高。曾经有一份报告显示,如果PE投资Pre-IPO项目,被投资企业上市一年后,PE的平均收益水平是5倍左右。二级市场的高市盈率成为PE高投资收益的主要来源。所以企业能不能上市就成了PE投资盈利的关键,而企业的业绩增长就没那么重要了。这也是国内PE行业经常出现“抢”Pre-IPO项目、“唯上市论英雄”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从起源和机制建立来看,PE属于金融服务行业,本质上是一种代理机构。从成立的使命来说,PE的使命应该是LP(投资人或有限合伙人)和GP(普通合伙人)的价值最大化。但我个人认为不仅如此,从PE的价值链来看,PE更高层次的使命应该是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最大化。这里的利益相关者应该包括PE投资的企业和PE管理团队的员工(非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