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不同的标准,金融机构有哪些不同的类型?
比如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都是代表国家行使金融监管权的机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其他所有金融企业都必须接受其监督管理。
2.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是指需要取得金融监管部门授予的金融业务许可证才能从事相关业务的企业,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
(2)按能否接受公众存款分为存款类金融机构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1。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类金融机构主要是通过吸收各种存款来获取资金来源,并贷给各种需要资金的经济主体和投资证券以获取收益的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储蓄贷款协会、合作储蓄银行等。
2.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不得吸收公众储蓄存款,主要来源为保险公司、信托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和各类证券公司、财务公司等基金持有人根据合同缴纳的非存款类资金。
(三)根据是否承担国家政策性融资任务,可分为政策性金融机构和非政策性金融机构1。政策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指由政府投资,按照政府的意图和计划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
它们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是在特定业务领域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如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2.非政策性金融机构非政策性金融机构不承担国家政策性融资任务。
(4)根据是否属于银行体系,可分为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1。
它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汇款等业务,在全社会融通资金。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现代银行有多种分类。
比如按资本性质分,有国家银行、公私合营银行、私人银行;根据其功能,有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
2.非银行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指经营各种金融业务但不称为银行的金融机构。
这类机构比较复杂,比如保险机构、证券机构、消费信贷机构、投资基金机构、财务公司、典当行等等。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出现,使金融机构、融资渠道和融资形式多样化,为客户提供的金融服务也日益多样化。同时也增加了金融领域的竞争对手,有利于提高金融行业的服务水平。
(五)按所属国家,也可分为国内金融机构、国外金融机构和国际金融机构1。境内金融机构是指在一个国家注册并获准开展金融业务的企业,如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
2.外资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是指在一国境外注册,并经所在国家或地区金融监管当局或行业协会认可的金融机构,如花旗银行在中国开展业务。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开始进入中国市场,这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完善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3.国际金融机构国际金融机构又称国际金融组织,是指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政府之间通过签署国际条约或协定而建立的,从事国际金融业务,协调国际金融关系,维护国际货币和信用体系正常运行的超国家金融机构。
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