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员工被审计问题大吗?
1,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企业的财务制度是否完善合理,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企业文化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相应的制度是否能有效地在企业内部和部门之间相互制约。
通过合理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措施,企业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强有力的条件。
2.费用的合理性。
企业内部财务审计应当重点关注费用支出是否符合企业相关标准程序,费用支出是否超出预定预算,费用支出是否为刚需,费用支出是否合理、合法、合规。
指令流程是否合规等。,用我们的大白话来说就是公司的钱有没有被挪用,流程有没有完成。
3、财务人员业务合规性
包括内部核算流程是否规范,财务资料处理是否正确,是否符合相关税法。
4.风险评估
有效降低企业风险并提出相应的科学应对策略,是企业风险控制目的设定的合理性,是对可控范围内风险的全面检测,是对项目有效性的分析。
5、内部审计部门制度
一个公司的审计部门是属于那个,是属于财务部还是总工部还是直接属于企业老板,会直接影响到公司内部审计的有效监督是否真正有效。
对公司内部审计部门进行审计,主要是审计其在日常工作中的履职情况,是否符合规范,是否能发现暴露出来的问题。
鉴于上述,在检查学校的公用经费账目时,您需要结合其审计的以下重点情况进行自查:
一是实行“收支两条线”;二是看是否存在截留、隐瞒预算外收入和其他收入,私自设立“小金库”的情况;三是检查是否存在滥收费用;四是检查是否存在挪用公款、公款消费等违法违规问题。审计账目时,可以采用顺向审计和逆向审计的有机结合。
序贯查找法是指获取证据的顺序与反映经济业务的会计数据的形成过程相一致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审计人员首先要核对原始凭证——核对会计凭证——核对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并与财务报表进行核对。
反向调查法是指取证顺序与反映经济业务的会计资料形成过程相反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审计师首先要分析和检查财务报表——追溯到相关的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检查会计凭证——检查原始凭证。
一般情况下,在核对账目时,应首先运用反向核对法对反映全面综合情况的会计报表进行核对,抓住可能出现假账的关键环节。
然后根据关键环节,确定需要检查的会计账簿和凭证,进行详细的审核和检查。
在审核和检查会计账簿时,如果要确认某一记录是否有舞弊行为,可以用序贯检查法将该记录与账簿或报表中的记录进行核对,检查是否一致。
当然,查账时要把正向和反向查询结合起来,在两者的灵活运用中及时准确地捕捉疑点。
现在内部审计意见已经从最初的事后审计发展到现在的过程审计和预警审计。一般来说,现代内部审计具有以下功能:
(1)风险评估和预防性风险评估是指内部审计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评价应对风险的相应措施的过程和方式。风险防范是指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的检查和监督,找出薄弱环节,提前尽可能早地发出警报,发挥风险的预警作用,进而控制风险。内部审计通过注重风险评估和风险防范,可以经常、及时地了解企业的各个方面,发现企业存在或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并进行分析,建立和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帮助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重视风险管理和控制。
(2)监督与再控制企业由于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营活动的日益复杂,企业的最高管理层很难直接控制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层需要一个专门的监督机构来监督和评估企业的上述情况,从而达到其控制企业的目的。内部审计不仅要监督和控制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还要评价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并提出改进未来工作绩效的建议。
(3)咨询职能随着市场风险越来越复杂,集团下企业自我判断能力不足,企业各部门专业知识狭窄。内部审计作为一项独立客观的确认工作和咨询活动,在企业中承担着咨询职能。内部审计可以制止企业中不合理的事项,防止更大的管理漏洞和经营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