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退出市场的途径有哪些?

市场退出战略包括产品退出战略、行业退出战略和企业整体退出战略。

产品退出战略是指根据产品生命周期、需求变化和产品对企业的边际贡献,在生产经营中调整产品结构。产业退出战略是指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国家产业政策和自身资源状况,做出的逐步退出某些行业的决策。表现为调整现有产业结构,剥离非主业,集中资源发展主业的思路。整体退出战略是指对由于各种原因投资回报差、控制力弱,不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业务单元或子公司的控制权进行整体转让。它通过关闭、清算、破产和出售退出。

企业的退出战略大致可以分为自然退出、被动退出和主动退出三种情况,企业退出战略的研究重点应该是主动退出。企业实施市场退出战略的主要原因是:从劣势地区退出;聚焦主业,培育核心能力;优化资源配置;进入新的业务领域等。

退出是指企业退出原来的经营领域,即放弃生产或提供特定市场的产品或服务。退出某个市场或某个产业领域,也至少包括两个要素:一个是退出程度,即退出者同时放弃的市场份额;另一个是退出的速度,即一旦发生退出,以什么速度退出。

有几个主要因素阻碍了退出:

(1)下沉成本高。企业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因此在很多情况下,不容易为了特定目的而转让或出售资产。当企业从行业或产业中退出时,企业就无法收回这些高度专业化的资产,其价值也就无法收回。这种不可收回的成本构成了企业退出时的沉没成本。当沉没成本足够大时,企业一般会选择暂时留在行业或行业。(2)辞退员工成本高。很多时候,企业退出一个行业,就需要辞退工人,而辞退工人要支付养老金、辞退工资等各种费用。这些费用是企业退出一个行业要付出的代价。同样,当价格过高时,企业会选择不退出该行业或行业。

(3)结合生产问题。联合生产存在于许多行业。因为联合生产,很难因为一种产品需求的变化而改变另一种产品的生产,尤其是在退出的时候。虽然某一个或某些产品市场萎缩严重,但企业整体很难轻易退出。

(4)政策或监管障碍。政府出于某种目的,往往通过制定政策法规来限制生产某种产品的企业退出行业,尤其是生产关系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的公共产品的企业。即使企业处于亏损状态,由于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往往也很难从行业或产业中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