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在美国做什么?和国内有什么相似的?
基本介绍
当荷兰统治的时候,从百老汇的角落可以看到华尔街就建在这里。
越过防御墙。英国人赶走荷兰人后,拆墙建街,故名。这是美国大垄断组织和金融机构的所在地。集中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投资银行、政府和市政证券商、信托公司、美联储银行、各种公用事业和保险公司的总部,以及洛克菲勒、摩根等美国财团开设的银行、保险、铁路、航运、矿业、制造业等大公司的综合管理办公室。成为美国乃至世界的金融和证券交易中心,普遍视华尔街为垄断。垄断资本从此主导美国政治和经济。华尔街已经成为美国垄断资本、金融和投资高度集中的象征。在它的东北角矗立着古代财政部的分馆(现在的展览厅),它是在华盛顿发表就职演说的地方建造的。走在百老汇和华尔街的交界处,我抬头看到了著名的三一教堂。早在华尔街还是一堵破墙的时候,它就已经是这一带的标志性建筑了。目前,三一教堂的正前方是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背后是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两边是高耸的办公楼,只有周围的一小块区域还保存着17世纪的花园和墓地。在教堂前穿过百老汇就是正式进入华尔街了。早在20年前,很多金融机构已经离开了地理意义上的华尔街,搬到了交通便利、视野开阔的曼哈顿中城。华尔街到处都是老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道路像蜘蛛网一样难以辨认,实在不符合金融机构拓展业务的需要。“911”事件从根本上改变了华尔街周边的格局,一些机构干脆离开了纽约这座危险的城市,搬到了安静安全的新泽西。现在,除了美联储银行,没有银行或基金的总部设在华尔街。虽然从地理位置上看,华尔街很小,但真正意义上,华尔街是美国资本市场乃至金融服务业的代名词。毫无疑问,现在当我们谈到1920的时候,一颗炸弹在华尔街的摩根大通总部前爆炸了。
华尔街指的是真正的华尔街,早已远远超出了这条小街和纽约最繁华的市区,包括纽约金融服务区,发展成为遍布全美的金融服务网络。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华尔街已经跨越国界,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因此,真正的华尔街不仅包括每天在华尔街忙碌的几十万人,还包括佛罗里达州的基金经理、加州“硅谷”的风险投资家或美国投资银行在伦敦的交易员。事实上,作为美国金融服务的总称,华尔街实际上已经代表了一个自成一体的金融帝国。经典政治学将世界强国定义为“其利益必须被其他国家考虑的国家。”所以今天的俄罗斯经济虽然很落后,但依然是世界强国。同样的道理,华尔街本身也成为了世界强国,虽然它不是一个主权国家。根据美联储2004年的数据,美国资本市场(也称证券市场,通常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2004年美国股市市值达到17.2万亿美元,是美国GDP(12万亿美元)的143%。美国债券市场市值达到36.9万亿美元,占美国GDP的308%。2000年早些时候,这两个数字甚至更高。2001 9月11日,位于华尔街附近的纽约金融区世贸中心遭到恐怖袭击,纽约证券交易所停止交易。这一刻,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几乎停滞,可见华尔街作为金融帝国的影响力。华尔街的总长度只有500多米(1英里= 1 609.344米)。历史追溯到1653到19世纪末华尔街的童年。起初,纽约是荷兰的殖民地,那里居住着荷兰移民。当时,它被称为新阿姆斯特丹。新阿姆斯特丹市议会成立的那一年,即1653,一般被认为是华尔街童年的开始。1792年,荷兰殖民者为抵御英国入侵,修筑了一道土墙,从东河一直延伸到哈得逊河,沿着墙形成了一条街道,因此得名华尔街。后来,这堵墙被拆除了,但“华尔街”这个名字却保留了下来。在纽约早期的快速发展和股市崩盘后,人们聚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外。
纽约金融业的崛起与荷兰的商业精神有很大关系。虽然资本主义的早期萌芽始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但真正的资本主义是在17世纪中期的荷兰逐渐完善的。当时,荷兰形成了非常完整的金融体系,包括银行、证券交易所、信贷、保险、有限责任公司等。金融体系的发展催生了荷兰经济的腾飞,让这个欧洲小国一度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当荷兰人移民到北美时,他们把资本主义商业精神带到了新阿姆斯特丹。1664年,新阿姆斯特丹被英国人攻陷,城市从荷兰人手中转到英国人手中,并被命名为纽约(简称纽约),作为对当时英国国王查理二世的弟弟兼继承人约克公爵的献礼。但是纽约市民保持了热爱商业和赚钱的荷兰文化。今天,在纽约工作和生活的人也能体会到纽约的金钱至上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商业化程度越高,城市越倾向于推崇金钱。
现状
说股份有限公司是“华尔街公司”,并不是说它的办公地点在华尔街,更有可能是它主要从事金融服务,它的总部可能设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今天,华尔街的劳动力主要是在大中型企业工作的法律和金融专家。附近的商圈大多是符合这些专家口味的区域公司和连锁店,为他们提供生活必需品。大多数在金融区工作的人每天从邻近的长岛、康涅狄格州、宾夕法尼亚州、新泽西州和北哈德逊村通勤到这里工作。华尔街文化一般是华尔街和威廉的街角。
大众觉得太死板了。几十年来,华尔街公司创造了这些刻板印象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这也导致了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团体的出现。近年来,对华尔街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基本的结构性问题上,拒绝改变长期形成的习惯。华尔街的公司反对政府监管。与此同时,纽约市以其复杂的官僚机构而闻名,这使得中产阶级企业家很难进入华尔街及其邻近地区的市场。自美国美联储董事会银行体系建立以来,位于金融区的美联储银行一直是美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地,但制定政策的权利是在华盛顿特区的美联储银行中央管理委员会..纽约是美国唯一拥有自己的美联储银行的行政区,部分原因是当时纽约人口众多。(在1960' s之前,纽约的人口在美国排名第一,现在排名第三,仅次于加利福尼亚和得克萨斯。纽约州美联储银行行长是美联储管理委员会的唯一常驻代表,传统上担任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地下25米处有一个储存黄金的地窖,是世界上最大的,其储存量甚至大于诺克斯堡。
复兴和衰退
1920 9月16日,华尔街23号摩根大通总部前发生炸弹爆炸,造成38人死亡,300多人受伤。曼哈顿金融区是美国最大的商业区之一,仅次于纽约中城。19世纪末20世纪初,纽约的企业文化是竞相建造摩天大楼,当时的对手只有芝加哥。即使在今天,金融区的天际线也确实保留了自己的特色,与位于北面几公里处的中城不同,尽管建筑高度略低。位于华尔街23号的联邦国家纪念馆。
摩根大通总部建于1914。这个地址在美国金融界占据了几十年的一席之地,但它正在被改造成一套公寓。1920年9月6日中午,摩根大通银行门前发生炸弹爆炸,造成38人死亡,400人受伤。炸弹爆炸前不久,一封警告信被送到了塞浦瑞斯街和百老汇十字路口的邮箱里,信中写道:“记住,我们不会再忍受下去了。释放政治犯,否则你们都会死。美国无政府主义战士。”释放政治犯,否则你们都会被处死。美国无政府主义战士。经过20年的调查,当局仍然没有找到嫌疑犯。1940年,美国联邦调查局将档案闲置,尽管仍有许多理论试图解释华尔街爆炸案,并猜测嫌疑人的身份。华尔街崩盘后,人群聚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外。华尔街股市1929崩盘,导致大萧条。大萧条时期,大多数位于金融区的项目被迫延期。世界贸易中心是20世纪后四分之三实施的少数几个主要项目之一,但结果却出人意料地成功。事实上,世贸中心是政府投资的计划。为了刺激下城的经济发展,纽约和新泽西的港务局决定建造它。国际交易所需的一切工具都已经包含在这两栋超高层的综合大楼里。然而,在建成后的最初阶段,建筑中的大部分空间都被忽略了。然而,一些大型和有影响力的制造商确实进入了世贸中心,这进一步吸引了其他有影响力的企业购买中心的办公室。有人认为世贸中心已经取代华尔街,成为金融区的核心。在911恐怖袭击中,世贸中心被毁,导致1970年代出现了建造复合建筑的趋势,留下了断层。9·11恐怖袭击的结果是,企业纷纷离开华尔街,在新泽西的临时办公地点变成了长期办公地点,甚至将业务分散到了芝加哥、波士顿等其他城市。无论你从什么角度看无聊格林公园的铜牛雕像。
华尔街本身和金融区确实高楼林立。世贸中心的损失导致了金融区几十年未见的大规模发展,部分原因是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希望刺激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丹尼尔·里贝斯金德纪念基金计划中的新世贸中心建筑群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其中一栋建筑已经被替换。项目的中心是自由塔,高度为541.32米(1.776英尺)。新的住宅楼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也得益于税收优惠,旧的办公楼被翻新成了住宅楼。金融区还计划建设更多新的交通系统,包括一个新的通勤站和一个位于富尔顿街的交通中心。
文化影响
自然
相对于商业街,华尔街通常指商业影响力大于中小企业和中产阶级的公司,有时也特别用来代表分析师、股东以及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普通人对商业街的印象通常无非是地域企业和银行。另一方面,华尔街一般被认为是私人的、利己的“美国企业”的代名词。有时华尔街被用来区分投资银行和世界500强企业和小企业在影响力、文化和生活方式上的差异。
意见
老式的摩天大楼通常都有精致的外观,但这种精致的美学在现代企业建筑中已经几十年没有出现过了。建于1970年代的世贸中心是当今注重实用性的摩天大楼的代表。它的外观单调而简单,世贸中心双塔经常被批评为看起来像两个高高的盒子。华尔街最能代表金融和经济实力。对美国人来说,华尔街有时等同于精英主义、强权政治和残酷的资本主义,但与此同时,华尔街也激起了美国人对市场经济的自豪感。在美国人眼里,华尔街是一个国家和经济体系的象征,它是在贸易、资本主义和创新中成长起来的,而不是殖民主义和掠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