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首富到“第一负”、“狂人”李
提起李,,可以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
有人说他“就是个大炮,骗钱的!”有人说他到处都是地址不明。事实上,这一切都源于他超乎寻常的疯狂,以至于人们用“李是个吹牛大王,是个画饼高手”来形容他。
但是,作为曾经的中国首富,他确实在世界不看好的领域大放异彩:
他曾经创办了世界上最大的私有民营水电站——金乔安水电站;他曾在光伏行业不景气的时候创立汉能薄膜发电公司,成为全球薄膜发电的领导者。
从这一点来看,李确实做到了他所说的。只要他尽了最大努力,他总是会成功的。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曾经的首富在20分钟内损失了上千亿,短短5年时间,他从首富变成了真正的“首亏”。
李的首富之路涨得很快,也崩得很快。那么,是什么让李成为首富呢?为什么李又迅速衰落了?
一个
“水电之王”、“中国首富”、“能源之王”...这些都是外界给汉能创始人、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贴上的标签。这些标签的背后,是李多年经商生涯中经历和讲述的故事。
历史上,广州人最先开始做生意。秦汉时期岭南文化萌芽时,广州形成了“重商”的文化氛围,这就是粤商的起源。巧了,李也是广东商人。
李,1967,广东河源山区人,客家人。
父母都以种田为生,家里除了粮食没有其他收入,李家常年过着拮据的生活。
因此,像大多数贫农弟子一样,李渴望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从小就努力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父母和村民对他寄予厚望。也许他就是那个“飞出山窝的金凤凰”。
努力有回报!65438年至0984年,李毕业于河源中学,考入北方交通大学(现“北交大”)机械系,成为当时官塘村小有名气的少年。
李踏上这片热土的那一刻,心中就涌起了理想的波澜。他以为自己会留在这个独一无二的城市,或者走得更远更高。
李过去住在一个人口稠密的山区。一旦他看到北京花钱如流水,他不想让他的父母更累,所以在大学期间,李偶尔拨出一些小企业,以补贴他的生活费用。
二
大二的时候,李组织同宿舍的男生在食堂门口卖片子。接下来的三天,李除了本钱和同学的工资外,又赚了12元。这在几十年前对于贫困生来说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更重要的是,这让李第一次尝到了做生意的甜头,也在他心里种下了一颗商业梦的种子。
边学习边工作的李顺利考入北交大读研究生,他的志向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导师的去世,让李决定放弃学业,下海创业。
李大胆向他的教授借了5万元创业,但这个创业是一时冲动的产物,没有目标,没有计划,所以结局是可以预见的。李没有经验,经常碰壁,最后身无分文。
李出师不利,欠下一屁股债,不得不去中关村卖电子元件、电脑、贸易、矿泉水...反正赚钱还债到底是什么?
不得不说,中关村从来不缺神话。短短五年间,李赚了8000万元,这是李的第一桶金,也是他成为首富之路的起点。
此时的李已经下定决心要创业了,他想做就去做。他雄心勃勃地进入了真正的商业领域。
1994年,在一个金融同学的建议下,李花了10多万元在家乡河源买了一个小水电站,装机容量只有1500千瓦。他的真正目的是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拥有一个产业。
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水电是一个很好的行业。因此,在随后的几年里,他继续在广东、青海、浙江、广西等地收购或建设小水电站,成立了汉能集团。
三
出身草根的李能成为中国首富。除了跟风,他还足够大胆疯狂的讲故事。
2002年,云南省急于引进资金,开发金沙江水资源。
得到消息的李一口气与云南签订了六个百万千瓦级水电站,但等待他们的结果是国家发改委以实力不足为由拒绝了。
还有,如果水电站建成,水库库容可达913万立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民营水电站,前期资金投入如同无底洞,自己建水电站无异于做梦。
不得不说,李也是一个“疯子”。一怒之下,他拿着云南的合同,把NDRC告上了法庭。这在现在是不可想象的!
妥协是李在这场博弈中的必然结果。最终,李得到了六座水电站中资源最好的——总装机容量300万千瓦的金水电站。
建设这座水电站将耗资约200亿元,是李全部身家的10倍。这无疑是一项有风险的投资。李挤过人群,大赌了一把。他卖掉了其他能赚钱的水电站,向银行借钱融资,把一切都押在这个宏伟的工程上。
事实证明,李的豪赌成功了!最终,历时8年、耗资260亿元建成的金水电站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民营水电站,李也成为了一个商业传奇。
2003年,36岁的李以20亿的净资产入选新财富富豪榜。
挥霍
金水电站的建成不仅给韩带来了230亿元的年收入,也给李带来了更大的声望和资本。有了这些资本,李开始讲述他的下一个故事,光伏薄膜发电。
李认为,成功是可以复制的,他对此充满信心,他不仅仅是想发展水电产业。
2010,李开始带领汉能企业转型升级,进军光伏发电行业。
当时光伏的技术路线有两条:一条是以尚德为代表的多晶硅路线,太阳能转换效率高,可以达到15%;另一种是薄膜发电,效率不到9%,但代表未来方向,应用范围更广。
在薄膜发电行业不景气的时候,李却对薄膜技术的美好未来充满信心。
最终,“疯子”李力推众筹,投资31亿元在河源建设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和基地,再投资500多亿元收购国外企业。
2012年,汉能薄膜发电公司在香港上市,李成为全球薄膜太阳能行业的领导者。
2012下半年以来,全球光伏市场遭遇严冬,曾经的光伏明星企业赛维、尚德相继倒下,而李继续豪赌薄膜太阳能。
汉能薄膜产品销量不好的时候,李就开始了“左手转右手”的招数。汉能集团与发电公司的关联交易模式,让两家公司股价轮番上涨,“空手套白狼”也让李尝到了中国首富的滋味。
2015年,李带着骄傲的汉能集团,以1655亿的个人身价成为中国首富。但是,程也输给了萧何和萧何。李首富的位置还没有坐稳。只是因为集团的商业模式不合规,造成了股市动荡。他在20分钟内损失了几千亿,现在这个曾经的首富已经风光不再。
如今,5年前荣登榜首的前光伏大王、商业大亨李和他的汉能集团正因欠薪而面临严峻考验。
汉能集团被曝拖欠员工工资后,天眼查数据显示,自2020年以来,汉能集团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70次。同时,包括北京汉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子公司被列为执行人。
曾在胡润百富榜名列前茅的李,曾有脚踏实地的理想,也曾创造过财富传奇,但如今他的汉能企业已经到了绝境,他本人也从首富变成了“第一输家”。毕竟是他的急躁让他赌输了所有。
在每个行业,都会有大量的企业家,他们中的一些人负责告诉其他人该做什么,其他人不该做什么以获得成功。
有更大梦想的人不在少数,对梦想更是不顾一切。但如果不认清现实,提前做出准确的判断,一味的横冲直撞,一定会撞得头破血流,血本无归。
参考资料:
中新经纬《故事大王李和君》、
华商战略“中国首富换成李”回归”,
中国首富:逼政府和银行赌博!》、
君逸蓝桥“李当了90天首富,20分钟亏了1000亿,现在身价只有300亿”,
千年苦战,中国“首当其冲”李,能源帝国20分钟倒。如果自救失败,我们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