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品牌价值
公司遍布全国的广泛分销网络由个人代理人、直销员和专业及兼职代理人组成,提供个人寿险、团体寿险、意外险和健康险等产品和服务。截至2005年6月30日,中国人寿拥有超过6554万份有效个人和团体寿险保单、年金合同和长期健康险保单,6543.8+0.5亿份个人和团体意外险和短期健康险保单,拥有和管理超过6543.8+0.2亿份有效长期寿险保单。
在美国著名财经杂志《财富》评选的2002年全球500强企业中,中国人寿营业总收入排名第290位,成为中国大陆首家进入全球500强的保险企业。2003年和2004年全球500强企业中,中国人寿连续入选,分别排名241和212。中国人寿在2003年被全球知名财经杂志Euromoney评为亚洲最佳保险公司。2004年9月1日,中国人寿在《亚洲金融》评选的亚洲寿险公司50强(不含日本)中排名第一。在世界品牌实验室和世界经济论坛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评选中,中国人寿的品牌价值从2004年的427.67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486.67亿元,成为中国保险业第一品牌,跻身中国十大最具价值品牌。【编辑此段】企业文化公司秉承“做自己,成人”的“双成”理念,倡导“求真务实,规范严谨,禁止工作,艰苦奋斗,创新争先”的工作作风,积极推进“外塑形象,内育精神”的文化建设工程,全面塑造“诚信自强,远扬四海”的企业品格。
相识多年,值得托付。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人寿保险公司,总部设在北京。作为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核心成员、世界500强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公司以悠久的历史、雄厚的实力、专业领先的竞争优势和世界知名的品牌赢得了社会最广泛客户的信赖,一直占据国内保险市场领导者的地位,被誉为中国保险业的“中流砥柱”。中国人寿的十大优势
(1)历史悠久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是中国大陆最大的专业化商业人寿保险公司,由国家全资拥有。它在国务院的领导下,有着50多年的悠久历史。规模最大,客户最多,覆盖面最广。根据《亚洲周刊》2001公布的“亚太地区最大的100家寿险公司”最新排名,中国人寿排名13,是中国大陆排名最高的寿险公司。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的中国人寿,是中国最早的保险公司之一,肩负着中国寿险业探索者和开拓者的重任。它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深谙国内寿险市场的管理之道。
2007年6月9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回归国内a股上市,自此成为中国首家三地上市的金融保险企业。
2003年6月5438+2月17日和6月5438+08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纽约和香港上市,并创造了当年全球最大的IPO。
2003年6月30日,中国人寿加快改革发展步伐,成立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独家发起设立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999 1,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经国务院批准成立。
1996,PICC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中国人寿开始进入专业寿险业务时代。
1949 10,中央政府批准成立国内唯一一家保险公司,由此开启了中国人寿的发展元年。
(2)资金充裕
2001年末,公司总资产达到22144亿元,占全国保险公司总资产的48.18%,资产规模占全国保险公司的半壁江山。2001年,公司保费收入达到81236亿元,占全国寿险市场的57%。它一直是中国寿险市场的行业领导者,在中国民族寿险业中扮演着主渠道的角色。
(3)服务网点众多。
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地。* * *拥有县级以上分支机构4800多家,城乡代理网点5.25万个,兼职代理机构1.2万个,从业个人代理人60多万人。我们在日本有一个办事处。
(四)可用资金充裕。
预计到2002年底,公司可用资金余额将达到2400亿元。
(五)灵活运用资金
2001,投资收益45亿元,同比增长23.28%,显示了投资技术和资金运用的实力。
*债券市场:一级市场核保系统排名第一,二级市场交易量位列交易所前五。*回购市场:2001,成交2445亿,占交易所回购市场14243亿的1717%。是资本市场的长期资金提供者。*基金市场:可投资额度220亿元,而基金市场容量不到700亿元,是最具影响力的机构投资者。*银行:协议存款占中国所有保险公司存款总额的50%以上,是商业银行长期资金的重要供应商。
(六)最大市场份额
2001年81236亿元的保费收入占中国寿险市场的57%。
(7)先进的科学技术
投入巨资进行信息化建设,设备覆盖率为100%。公司已全面实现计算机处理业务和办公,率先进入电子办公时代。
(8)保险产品齐全。
超过100个险种为客户提供了多样的选择和全面的保障。
(9)“95519”永远服务。
“95519”客服电话热情为客户提供风险咨询、风险管理、投资理财、养老、医疗等特色化、个性化、高品质的增值服务。你可以用最方便的方式在全国任何地方拨打95519。
(10)良好的企业文化
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做自己,做大人”:一方面,不断完善和拓展自己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和社会,另一方面,只有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才能更好地服务客户和社会。【编辑此段】中国人寿:“老大哥”意气风发。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五年来,中国人寿完成重组并在海外上市,股价翻了两番,市值跃居全球寿险公司之首。这个寿险“大佬”越来越像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
今年上半年,中国人寿净利润增长超过70%。更重要的是,公司业务转型已见成效。
多年来,盲目扩大市场的粗放式经营逐渐为保险公司埋下隐患。相比之下,外资保险公司虽然保费收入较少,但更注重内在价值和利润的增长。在此背景下,中国人寿这一市场领头羊的转型,对中国保险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2006年上半年,中国人寿首年保费增长28.4%,首年实缴保费增长26.2%,总续期保费收入增长35.1%。与此同时,风险型保费收入占比、第一年期交保费占比、第一年10年及以上分期付款业务占比均有大幅提升。
入世过渡期结束后,部分外资金融集团通过分业准入,同时涉足银行、保险、证券等业务,逐步整合资源,发挥集团化经营优势。
中国企业也没闲着。自今年年初以来,中国人寿大举投资于股票。在综合理财的大背景下,中国人寿在引领全行业探索新坐标的同时,为庞大的保险资金寻求高收益出路。【编辑此段】中国人寿:朝阳行业的领跑者。2006年6-6月,中国人寿实现净利润581.7万,同比增长61.67%。利润的快速增长主要来自以下四个驱动因素:
(1)保费收入快速增长。2006年6-6月,中国人寿股份的保费收入为111364万元,同比增长22.30%。
(2)保险业务支出增速放缓。2006年6-6月,中国人寿股票保险业务支出3965438+3500万元,同比仅增长9.29%,其中赔款支出下降8.48%,退保保费仅增长2.94%。
(3)投资收益大幅增加。2006年6-6月,中国人寿实现投资收益99.565438亿元,同比增加63.53亿元,增幅为65.438+076.57%。其中债权投资收益56,965.438亿元,股权投资收益42.6亿元。2005年,中国人寿股权投资收入仅为5.68亿元。投资收益尤其是股权投资收益的大幅增长,是今年中国人寿利润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4)实际所得税率有所下降。2006年6-6月,中国人寿有效税率为11.25%,比2005年同期14.13%的水平下降了2.88个百分点。截至2006年6月底,中国人寿总资产已达616926万元,每股净资产2.52元,占整个保险业总资产的35.58%。银行存款、债券投资、股权投资(含基金)和其他资产占比分别为34.63%、52.15%、6.67%和6.55%,其中股票投资占总资产的2.68%,尚未达到监管部门要求的5%上限。
作为中国最大的寿险公司,中国人寿的竞争优势非常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营销渠道广:中国人寿拥有最完善的分销网络。公司现有销售人员约67万人,中介网点9万多个,几乎覆盖中国大陆所有县级行政区域。
品牌价值高:2006年,在“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评选中,中国人寿实现品牌价值486.67亿元,为中国保险行业第一品牌,跻身中国十大最具价值品牌。
庞大的客户群: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客户群最大的寿险公司。国内客户包括中国各行各业最著名的企事业单位,国际客户覆盖中国80%的世界500强企业。
充分享受二三线城市崛起的好处:由于部分国内保险公司和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布局尚未完成,人寿股份在中国二三线城市的市场垄断程度远高于一线城市。随着中国二三线城市的快速发展,生命股份将凭借其在当地的垄断地位,充分享受这些地区的发展。【编辑此段】整合转型:中国人寿在5438年6月+2007年10月9日上午选择了2007年的方向。当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完美完成今年a股市场的开市工作时,该公司总裁颜屋对本报记者坦言,“我感到压力很大。只有努力才能给投资者更好的回报。”这是来自颜屋的谦虚的话吗?10天后,国内外投资机构对中国人寿估值的争议仍在继续。
“从根本上说,保险业的发展依赖于承保。我们说保险业的发展需要承保和投资两个轮子一起转,只有一个轮子转,整个行业只能原地打转。目前保险业不一定能一起转,但要努力发挥以承保为本质的发展方向。如果只突出投资收益,你还是保险行业吗?”在6月5438+10月21日召开的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保监会副主席李克穆(李克穆新闻,李克穆)对颜屋的压力和中国人寿估值之争做出了很好的判断。
(一)2006年,积极均衡发展初见成效。
为了积极均衡的发展,中国人寿提出并推出了“巩固城市,扩大两乡”的竞争战略。一方面,总部提出重构大中城市发展战略,实施定点超越;另一方面,进一步深化了对“扩面两乡”战略意义的认识,制定出台了加快农村业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大了农村网点建设,总结推广了农村业务发展模式。中国人寿一位负责人表示,过去一年,公司个险业务重组取得初步成效,产品结构逐步优化。
(二)中国人寿投资管理能力的提升和资本运作的重大突破更加明显。
成功投资中信证券;股票市场的份额;投资中国建设银行h股后,成为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a股最大战略投资者和h股最大基础投资者之一。成功争取到投资南方电网的战略机遇,最终集团公司出资近350亿,持有南方电网32%股权;在国内率先建立高水平、完整的管理信息系统,初步建立符合保险资金投资特点的投资基准体系。
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人寿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中国会计准则下保费收入约为6543.8+083.8亿元,同比增长654.38+04.2%,高于行业2.7个百分点。市场份额继续保持行业绝对领先地位。从业务结构看,公司首年保费占首年保费的比例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满十年及以上的首年保费占首年保费的比例同比上升4.3个百分点。同时,运营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三)运行机制改革迈出新步伐。
去年以来,中国人寿一直致力于在新的治理结构下规范经营。非常自豪的是,由于其在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方面的出色表现,公司领导应邀出席了联合国的相关会议,并就其经验作了专题介绍。
“一段时间没见,国寿的立场又变了。”这是去年很多媒体对中国人寿的印象。中国人寿相关人士告诉记者,2006年,中国人寿对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人力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并对总部组织机构进行了必要的调整,为提高公司执行力和运营效率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同时,公司大力加强分公司领导班子建设,完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启动员工职业素质提升工程,开展跨地区、跨岗位干部交流。
公司加大备份中心建设投入,启动数据中心建设;在业务支撑方面,开发了短期保险业务管理系统,引入了投资管理系统,推出了新一代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搭建了新农合统一平台,为有效提升公司经营效率奠定了技术基础。
以404条款合规为契机,中国人寿还加大了风险管控资源整合力度,以监管机构现场检查整改为推动,强化内控管理,强化代理业务管控。首次开展以内控合规为主题的管理月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四)2007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年。
“2007年是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年。”在日前召开的中国人寿股份制保险工作会议上,颜屋强调了2007年加快公司发展的两个重点:一是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提高均衡发展能力;二是整合资源,深化改革,推动商业模式转型。
在这次工作会议上,公司提出了推动转型的措施:一是通过交叉销售,实现渠道优势互补,实现销售、服务、保障体系一体化向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转变;二是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推动业务发展从过于注重首年和批发交割向依靠续期和期货交割转变,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三是通过完善经营计划和考核,稳步推进省级集中,完善制度,优化流程,增强创新驱动力,促进管理向集约化、精细化转变;第四,通过深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由行政化向市场化转变;五是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大战略资产投资力度,促进投资业务由一般资金运用向战略资产有效配置和资产负债合理匹配转变;第六,强化执行力,完善管控体系,推动管控体系向标准化转变。颜屋强调,要通过上述转型突破,为新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延伸阅读:如何买保险,哪个好,教你如何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