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员工的企业认同感和凝聚力

转载以下信息,供参考。

如何提高员工的凝聚力

一.收入

影响人才流动的因素很多,经济因素是其中之一。收入的多少不仅可以物化,更重要的是某种程度上是对个人价值的肯定,从而实现员工的自我满足。但是单纯的高收入,只能说在外在方面有很强的竞争力。可能会暂时吸引人才,但不一定能长期留住人才。留人的关键取决于收入分配过程中的公平性、合理性和激励性。比如有A、B两个企业,A企业不分岗位、工种,统一月薪三千,B企业根据员工个人能力和贡献大小,把收入分成几个档次。虽然最高月薪不到2500,但是从实现自我价值的角度来说,企业B比企业A更有竞争优势,更能得到人才的青睐。因此,要拓宽收入阶层,用量化的经济指标衡量员工的不同能力和价值,在企业内部建立能力优先机制。

第二,工作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即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是企业主和人力资源经理在实际人事管理中经常接触到的问题。

1.为员工创造一个优美安静的办公环境。舒适的办公环境不仅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还能树立公司自身的形象,激发员工的自豪感。不好的办公环境会让员工自卑,产生自卑心理,严重挫伤工作积极性。

2.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提供通勤班车服务,既方便了员工上班,也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公司对员工的关心。同时,载有公司名称和logo的班车走在街上,本身就是一种广告效应。

3.在公司形成尊重员工劳动的氛围,尤其是领导,不能轻易否定员工的劳动成果。需要注意的是,培养员工的积极性就像堆雪人一样。要摧毁它,一壶水就够了,但要恢复却非一日之功。

4.建立员工建议制度。一个完善的员工建议制度是非常可行的。当员工的建议被重视时,就能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满意度。美国的柯达公司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卓有成效。他们从总经理到基层管理者都非常重视建议制度,在各个部门都设立了专门的建议办公室。公司总经理乔治·伊斯曼甚至认为,公司的成败与员工能否提出建设性意见密切相关。

5.实行员工参与制。古人认为:“人可使之,而不可使之知”。但是在现代社会,人们想知道他们周围发生的一切。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有安全感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如果让员工及时了解组织的运作情况,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管理,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求,那么他们的责任感就会增强,士气也会提高。所以我觉得老话应该改成:“民有所知,始有所成。”

6.工作合理化和工作丰富化。所谓工作合理化,就是通过科学的衡量,确定一个合理的工作量和工艺流程,防止员工因为负担过重或过于放松而对工作失去兴趣;工作充实就是在单调的工作中加入一点兴趣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比如美化工作名称,适当增加决策内容,定期轮换具有相同工作特点的岗位。

第三,亲和力

提高亲和力,本质上是将管理的触角伸向员工的私人领域,通过人际交往增强凝聚力。

1,设立内部报刊杂志,为员工提供发表意见、交流心声的园地。在企业设计中,最重要的是MI,即企业概念设计,内部报刊杂志是MI设计的最佳载体。

2.员工生日送上一束鲜花或者其他物质上的祝福,会让员工深深感受到公司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与和谐。这比空洞的说教更有力量。公司小的话,生日会让员工难忘。

3、实行定期沟通制度,让领导和员工聚在一起,总结过去的经验,规划未来的发展。如果公司规模较大,在公司统一安排的前提下,员工可以自由集结,轮流参加公司的各种会议。我之所以提倡自由组合,是考虑到企业内部可能存在非正式的组织,让有共同语言的员工一起参与,可以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让他们的真实想法可以坦率地说出来,让公司领导真正掌握员工的心理动向,从而发现管理的差距,加强对员工的管理。

4.尽量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有计划地组织一些活动,如歌咏比赛、电影预约、参观等。

第四,员工安全心理

为员工提供实质性的生活保障,增强他们的心理安全感,对增强公司的凝聚力起到强大的基础性作用。

1.为员工提供医疗和养老保险。社会保险的作用是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积极投入工作。

2.按惯例提供住房补贴或提供无息住房贷款。在现代人的观念中,住房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解决了住房问题,就相当于给员工卸下了一个大包袱,让他们在工作中更加安心。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尝试制定一套住房解决方案。

3.完善休假制度。休假也是员工生活中很重要的内容。在休假制度中,不仅要包括国家法定节假日和国家法定最低年假天数,还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员工的服务年限给予相应的休假待遇。

动词 (verb的缩写)人的能力发展

如果一个公司能够为员工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让员工的个人能力和素质随着公司的发展而成长,那么公司和员工的相互认同度就越高,团队的凝聚力就越强。个人发展是公司的能力发展。现在有一种人才银行的观点,认为人才数量是硬银行,质量是软银行。人力资源的开发是为了让公司软银行的“固定资产”不断增值。

1.鼓励员工参加继续教育,尽可能取得各类证书,对成绩优秀者给予一定奖励,如提高考核分数、报销学费等。

2.对于大型集团企业,可以尝试建立统一的培训学院,各地分公司可以根据总部的安排,分批派员参加培训。集体培训的结果,不仅降低了培训成本,也方便了分支机构之间的沟通。

3.鼓励员工向更高层次发展。公司不仅会刁难有突出贡献的员工,还会给予一定的奖励。

第六,绩效管理

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绩效考核是最重要的工作,其他的人事管理,如薪酬分配、奖励、调配、晋升、培训等,都必须与考核结果进行比较后才能实施。因此,要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必须建立科学、公正的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体系。过去的考核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考核程序简化,考核方式专制,考核要素随意,考核结果自然失真,甚至出现较大偏差。机构人员考核将基于员工不同的岗位标准,既保证了考核标准的统一性,又兼顾了考核对象的差异性。因为相对公平的考核,员工对自己职位和待遇的抱怨降到最低,自然能有效消除内耗,增强员工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