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的形式有哪些?

1,员工持股计划;2.股权激励计划;3.股票期权计划;4.利润分享计划;5.模拟股权计划;6.MBO计划。

1.比如准备上市的公司(辅导期过后),建议上市前先实施模拟股权计划,上市后再实施员工持股和收益分成计划。

上述方案的综合实施还考虑了长期激励和短期激励的结合。一般持股计划设计为长期激励,期货期权计划设计为中期激励,收益分成计划设计为短期激励。

在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中,还要考虑约束和激励并重的问题,否则不是好方案。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很多企业经营者存在严重的偏好激励、回避约束的倾向,进一步说明了上述考虑的必要性。在上面提到的备选方案中,股权激励、期权计划、收益* * *享受计划更侧重于激励而非约束,所以要精心设计或与其他方案一起实施。

股权激励方案最终是否有效,取决于考核指标制定是否科学(很多企业的业绩考核指标存在严重问题)

2.股票期权模式

股票期权模式是世界上最经典、应用最广泛的股权激励模式。其内容要点是,经股东大会批准,公司将对已发行且未上市的普通股预留股票期权作为“一揽子”奖励的一部分,以预定的期权价格有条件授予或奖励给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股票期权的持有者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行权、兑现等选择。

股票期权模式的设计和实施,要求公司必须是公众上市公司,有合理合法的可用于实施股票期权的股票来源,有股票价格能够基本反映股票内在价值的资本市场载体,运作相对规范,秩序良好。

3.股票期权模式

由于我国大多数企业无法在现行公司法框架内解决“股源”问题,一些地方采取了变通措施。股票期权模式实际上是一种股票期权转化模式。北京是这种模式的设计者和推动者,所以这种模式也被称为“北京选项模式”。

该模式规定,经公司投资者或董事会同意,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可以集团方式收购公司5%-20%的股份,董事长和经理的持股比例应占集团股份的65,438+00%以上。经营者要持股,首先要出资,一般不低于654.38+万元,经营者的股份份额由他出资的654.38+0-4倍决定。三年任期届满后,完成约定目标,两年后可按到期时每股净资产实现。

北京期权模式的一大特点是引入了“3+2”的收益模式,即所谓的“3+2”,即企业经营者在3年期限届满后,如果不再续聘,则必须对其经营方式对企业的长期影响再进行2年的考察,通过考核后才能兑现收益。

4.期货股票奖励模式

股票期货激励模式是目前国内上市公司流行的股权激励方式。其特点是从当年净利润或未分配利润中提取奖金,股份折算成对高级管理人员的奖励。

5.虚拟股票期权模式

虚拟股票期权不是真正的股票认购权,它是延期支付红利,将红利转换为普通股。这些股份享有分红权和股份转让权,但在一定期限内不能流通,只能按规定分期兑现。该模式是针对货源障碍的创新设计,暂以内部结算方式运营。虚拟股票期权的资金来源不同于股票期货。它来自于企业积累的激励资金。

6、年薪奖励转为股权模式

年薪分红转股权模式是由武汉市国有资产控股公司设计并推出的,因此也被称为“武汉期权模式”。

7.股票增值权模型。

其主要内容是通过模拟股票期权的方式,获取公司年末支付的公司股票净资产与年初相比的增值利差。

值得注意的是,股票增值权并不是真正的股票,它没有所有权、投票权和配股权。这种模式直接用每股净资产增加值来激励其高管、技术骨干和董事,不需要财政部、证监会等机构审批,只要股东大会通过就可以实施,操作起来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