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粉酶概述

世界上从事菊粉加工和销售的公司主要有三家,其中比利时的ORAFTI每年加工菊苣40多万吨,其次是荷兰的Cosucra和Sensus。国际市场上98%的菊粉被这三家公司占据。2012年3月,全球最大的菊粉生产商Beno-Orafti宣布,其菊粉和果聚糖被添加到全球30多个国家的350多种食品中。

菊粉产业在中国刚刚起步。2009年3月25日,中国卫生部批准菊粉为新资源食品。在此之前,甘肃、山西、湖北、宁夏、青海等地一些有远见、有胆识的企业家已经投资菊粉产业,并建成了一定规模的生产线,开创了我国菊粉产业发展的先河。截至2012,我国菊粉年产量在5000吨以上。

赛普特环保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小强长期研究和推动菊粉行业,对欧洲和中国的菊粉市场有着深刻的理解。他认为,中国菊粉市场与产业发展差距较大,国内菊粉生产者对市场应用和发展定位不明确,菊粉没有相关国家标准,产品检测方法不明确,菊粉生产者对菊粉衍生物知之甚少。

尽管如此,国内菊粉产业仍然破土而出,顽强发展。不久前,赛普环保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的技术团队刚刚为西北某菊粉生产企业设计了一条菊粉生产线,通过当地的工艺调整,成功加工出40吨以欧洲菊苣为原料的高纯度菊粉。欧洲菊苣的成功工业化生产证明,Sept技术团队设计提供的菊粉生产线不仅适用于菊芋的生产,也适用于欧洲菊苣的生产。这是国内菊粉生产企业首次以菊芋为主要原料,菊苣为辅料生产高纯度菊粉,或以菊苣为主要原料,菊芋为辅料生产高纯度菊粉。

王艳萍,上海博成膳食纤维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具有丰富的国内外膳食纤维市场和企业管理经验。他提醒国内菊粉企业,要让消费者知道菊粉属于膳食纤维范畴。因为消费者对膳食纤维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消费者更容易知道菊粉;再者,要掌握益生元的概念。菊粉不是益生元的主流产品,所以市场份额较低。他提醒菊粉市场企业密切关注国家营养标签规范的机会。

2008年5月1日,营养标签国家卫生标准颁布实施。在此之前,有些产品添加的膳食纤维很少,但也声称是高膳食纤维食品。执行国家营养标签卫生标准,高膳食纤维产品要命名,膳食纤维含量要大于6%,食品加工企业要规范达到有效量,从概念添加到功能添加,这也给菊粉行业提供了机会。

王艳萍根据自己的经验,就如何壮大企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建议菊粉生产者应该在成熟市场,即出口市场中锻炼。他说,没有出口很难实现国际化,不把我们放在发达国家的吹毛求疵中,我们很难成长。在出口竞争中,我们面临着国际领先产品的竞争。我们必须接受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的各种评估,我们必须按照国际标准行事。这是我们成长的捷径,也是我们走向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出口产品的企业都知道,虽然我们做了各种认证,但每次国际大客户都能提出新的问题,这对我们的成长很有帮助。此外,国外的膳食纤维消耗量远大于国内。走出出口壁垒也是我们快速发展,扩大市场规模的最佳途径。

王艳萍提醒相关企业,任何产品最终都不可避免地会变得同质化。有一天,我们所有人在制作菊粉方面将处于同一水平。当你能替代国外产品的时候,你就完成了一次惊心动魄的跳跃。一旦我们进入国际市场,市场结构将被我们重新定义。

国内菊粉生产企业主要有定西龙海乳业有限公司、天门李海菊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山西益生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白银席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张掖彭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中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青海韦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国内主要菊粉生产企业的负责人一致认为,国内菊粉生产企业应该齐心协力,扩大菊粉产业,建立自己的组织。中国菊粉产业发展工作小组已经成立,以进一步推动和落实菊粉产业发展政策,促进中国菊粉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