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青梅竹马不玩网游,靠种菜挣钱。
上大学之前父母就安排好了我的生活,以后的日子我想自己走。
这两个“80后”都是四川成都新都区人,一直是青梅竹马。高中毕业后,刘宏宇被保送到四川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王新被中央财经大学录取,随后留学英国,并获得曼彻斯特大学国际金融硕士学位。
像许多80后一样,他们心胸开阔,活泼自信。刘宏宇热爱网络游戏。本科时,他自称“全校无敌”,“超级喜欢周星驰的电影”。王新热衷于网上购物,喜欢漂亮的衣服和化妆品。
大学之前,刘宏宇一直是个听话的男孩。虽然父母没有给他太大的压力,但他总感觉到无形的约束。
进入大学后,学校宽松的环境让他思考自己未来的道路:“一进学校,我就有一种感觉,医生不是我想要的职业。我上大学之前的生活都是父母安排的。以后的日子,我想自己走。”
毕业后,刘宏宇没有像父亲希望的那样成为一名医生,而是选择在一家外资药企做销售。一年半后,他因为销售业绩好,刚刚获得了升职机会。他从网游中嗅到了商机,辞掉了工作,做起了网游虚拟装备交易。
留学归来,王新比刘宏宇更能“折腾”――她在短短一年内换了三份工作:“工作环境太拘束了,我喜欢自由自在。在英国留学,受当地人的影响,我认为钱固然重要,但工作开心更重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更重要。”
两人干脆专门打网游,几乎24小时守在电脑前,困了就倒班睡觉,饿了就吃外卖,十天半月不出门。两人在国外做生意,赚到了他们的第一桶金。
钱是赚到了,但刘宏宇因为几乎足不出户,与社会严重脱节,觉得生活越来越虚幻。他们决定放弃网游,寻找感觉更“真实”的项目。
2006年4月的一天,央视《每日农经》第一期节目引起了两人的注意。节目中介绍的是浙江丽水农科所研发的一整套现代农业科技项目。看着看着,两人不禁兴奋起来:项目所需的资金投入并不是很高,但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却能卖个好价钱。这不正是他们一直在寻找的吗?
后来发生的事情比他们想象的要快。4月份去浙江考察,5月份回成都注册成立广田农业高科技有限公司,6月份招人,租地,修路,盖房子,建大棚,进口设备...一切安排妥当,刘宏宇和王新的现代农业基地就这样建成了。
这是我们的事,过两天就不走了。
他们的农业基地位于新都区斑竹园镇白水村2组,占地54亩。第一份租约签了22年。刘宏宇说:“我们打算长期做下去。这是我们的事业,不是过两天就走的。”每天早起,刘宏宇去地里看庄稼长势,帮工人整理蔬菜。王新负责做账,分析市场,整理信息,联系政府部门。
这次,他们投入了近400万元。除了之前挣的,两家人也各支持一小部分。他们必须尽快盈利,至少在能够维持基本运营之前。
刘宏宇和王新想到了一个主意。说的快一点,豆芽可以算是比较典型的一个。只要有合适的温度、湿度和光照,一周就可以采收上市。
公司建了6个芽苗菜生产车间,每个车间都整齐地摆满了排列着芽苗菜托盘的架子,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小水阀。一旦电脑系统“感觉”到车间湿度不够,水阀就会“沙沙”出水雾。短短几天,豆芽长了起来,整个车间绿油油的,香气扑鼻。
打开市场是重中之重。
从5438年6月到2006年10月,刘宏宇和王新在半个月的时间里,晚上20点到达蔬菜批发市场,凌晨5点后离开。依靠自己豆芽的优良品质,一个又一个批发商被说服同意购买他们的豆芽。
批发商李建英看中了他们芽菜的优良品质和这两个年轻人的真诚和勇气,成为广田公司最早的合作伙伴之一。刘宏宇和王新当时并不知道李建英是成都家乐福最大的蔬菜供应商之一,直到有一天,李建英主动提出带他们去家乐福见负责人。
当刘宏宇捧出有水滴的芽菜样品时,家乐福生鲜部经理有点激动。他反复说只在广州见过这样的产品,当场问他们什么时候可以进场,给他们腾地方。
刘宏宇和王新马上回去做了放芽菜的架子,印了宣传册,做了宣传板,请了促销员。
第一天的火爆销售场面,让王新现在很自豪:“太受欢迎了,有的顾客不要我们切菜,就把盘子底部的无纺布包起来带走。”那一天,他们卖出了200多张唱片。
一战成名,广田的豆芽在超市开辟了市场。直接给各个超市供货,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了专心生产,他们最终选择了全部卖给批发商的简单操作,李剑英也和他们合作至今。
由于全方位立体空间栽培,占地60平米的车间,芽菜日产量为一吨(如果在土地上栽培,需要60亩才能达到这个产量)。光是卖芽菜的收入就能维持整个农场的日常开支。
通过从事现代农业,我们可以赚钱,为当地经济做出贡献。
没有了运营费用的担忧,刘宏宇和王新放开手脚尝试现代农业技术:
建成1.500平方米的育苗大棚,通过“植物电场发生器”和* * *种子唤醒,达到快速发芽生长的目的;
黄油生菜采用管道水培种植,立体栽培模式生菜长得又快又好,也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
用珍珠岩培养基育苗,一片叶子一个月就能长成幼苗,使育苗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
在南瓜苗上嫁接黄瓜苗,借助南瓜强大的抗病毒能力,黄瓜几乎不用施农药;
他们还成功掌握了先进的“气溶胶培养”培养模式。植物种在大桶里,营养液通过桶里的喷嘴自动转化成雾状。发达的根系充分吸收养分,实现“爆发式增长”:一个南瓜可以长到几百公斤,一个番茄可以结5000个果实。
这些技术不仅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刘宏宇举了一个例子:利用他们掌握的技术,大棚种植的西红柿,亩产可以达到1.5万公斤。按照年均价1.8万每公斤0.2元保守计算,总收益为1.8万元。公司1亩,不算工人工资,化肥投入,设备消耗,至少有5万。
但总基数只有54亩,限制了利润的扩大。刘宏宇和王新正在推广“公司+农户”的模式。刘宏宇说:“现代农业要走规模化、产业化的道路。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农民的力量凝聚起来,发展前景将是无* * *。一方面农民增加了收入,另一方面公司通过提供种苗和统一销售获得了利润。”
他们现在给农民开出了相当优惠的条件:一是免费提供种苗、技术、肥料,等蔬菜长大卖给公司后,从销售款中扣除费用。为了吸引农民加入,他们计划给农民每亩1000元的补贴。
王新说:“这就像是一个商场开业的大奖励,但这个补贴只有你先加盟才能享受。我们没有那么多钱。”
现在他们已经联系了周围30多户农户,准备从6月份开始合作种菜。
一年的现代农业生活,刘宏宇和王新有很多感触,最让他们感受到的是对社会的责任感。刘宏宇说:“我以前玩网游,自己也赚了钱,但没给社会带来什么。”现在搞现代农业,可以赚钱,也可以带动农民致富,为当地经济做贡献。这不是大话,年轻人,要有社会责任感。"
刘宏宇自信地说,四年内可以收回400万元的投资。
目前,广田公司员工约20人,其中有8名农业背景的大学生。蔬菜的销量也很喜人。有的批发商自己开车去公司拉菜,有时候白跑一趟,因为已经卖完了。
刘宏宇已经忙得没时间玩网游了,王新也不像以前那样经常逛街花一两千元了:“你想想那点钱,黄瓜多少钱啊!”"
但他们比以前更幸福:“这样的生活才是我们想要的感觉。”
网络游戏赚钱